新华社《瞭望》周刊 | 发挥中医药大学优势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健康   2024-11-14 12:03   广东  

编者按:百年恰风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新华社《瞭望》周刊推出中英文特辑专刊《百年岐黄  逐梦一流》,深入讲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中医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100周年系列

发挥中医药大学优势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潘华峰在“百年校庆谋奋进·产教融合促转化”科技成果展示和项目路演上代表学校签约

左眼对准镜头,上下左右转动拍照,再换右眼。10张眼球照片上传后,不到两分钟时间,一份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眼像健康评估报告就完成了,里面不仅有中医证候和易发病症的预测,还给出了饮食、起居、情志、针灸等健康管理方案。8月23日,记者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体验了传统中医药学与新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便捷和精准诊断。

“中医有全息理论,眼白的血丝、黑点、红点、黄色等小赘生物都代表着脏腑不同的病理状态,所以通过眼睛就可以看到全身的状态。此外,我们还有四诊仪、身体成分分析、全身扫描、生物全息系统等检测手段,针对亚健康、易患疾病人群、慢性病患者及病后康复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状态评估,再通过针、灸、正骨推拿、熏蒸、火罐、沐足、贴敷、砭石等传统疗法,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效果。”治未病中心主任林嬿钊告诉记者。

一中医、一脉枕、一根针,望闻问切、草药针灸,这是人们对中医药学的传统印象。如今在中医现代诊疗装备的加持下,在中医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交叉应用下,中医药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仅治未病中心,每年就服务近20万人次,甚至有人专程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慕名而来。

治未病中心坚持原创性研究和科技创新,探索中医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结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将传统中医药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生命科学相融合,厚植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中医药高质量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

“学校建设了‘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拥有‘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3个;近五年新增纵向科研项目26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近600项,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1项;学校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推动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临床循证评价研究、中医诊疗数字化研究和临床医学影像智能化诊疗;附属医院结合中医特色和临床经验研发现代诊疗装备,相信将会有更多新技术新产品造福患者……”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宏斌说。

攻坚克难 砥砺建设四大科研平台



中医药高校既是人才培养主阵地,又是科技创新主战场。在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各司其职,众多实验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中国幅员辽阔,东北地区寒冷,西北地区干燥,南部则普遍潮湿。湿邪具有广泛性、粘滞、难以愈合的特点,表现在皮肤上,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成为特应性皮炎的诱因;若湿气停滞于胃肠道和脏腑,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者胃脘组织问题,临床上就是溃疡性结肠炎或者其他病症。湿邪与许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变化有关,解决湿证问题后,背后的疾病可能会逐渐好转。”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学校副校长刘中秋与科研团队成员在实验室

2021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获批建设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中国首家中医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中医湿证与主要慢病防治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既符合国民健康的重大需求,又具有岭南地方特色。

实验室确定四大主攻方向:“理论源流与内涵”“发病机制与规律”“早期预警与干预”“临床转化与治疗”。聚焦慢病防治,以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相关疾病等为载体,开展系统规范深入的临床-基础-转化全链条研究。

在科研人员不懈努力下,实验室成立还不到四年,就已结出丰硕成果:累计发表论文273篇,其中SCI论文195篇,总影响因子1184.927分,影响因子10.0以上论文20篇;获各级奖励16项;获授权专利47项;牵头制定颁布各类标准23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2项;获著作权/软件著作权13项、出版专著与论著31部;新药及处方转让6项,金额共1.738亿元。

实验室还承担了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2项(其中国家级47项),总经费达1.2391亿元,获批中医药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项目(重大项目类别)——自身免疫性疾病复发的湿证特征及中医药调控机制研究(经费1200万元),参与并获得了包括全国名中医、长江学者、岐黄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及荣誉称号/奖励33项,建立了一支交叉融合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3月正式获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是目前中国中医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聚焦中医药“辨证论治”原创理论的诊疗规律与原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跨学科的前瞻性、集成性、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以乳腺癌、心衰、病毒性肺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重大疾病为研究对象,着力于包括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与客观化、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诊疗规律、中医证候科学内涵、基于证候的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和基于证候的方药开发五大攻关任务,打造能够体现国家水平和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中医药融合创新高端研究平台,以及国家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中心。

实验室启动建设以来,以固定人员为项目负责人运行及新增国家级项目共计6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中科院1区53篇;发明专利授权37项,新增标准10项(含国际标准2项);成果转化3项。其中人体磁感应睡眠状态评估仪已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报告,为该领域的医疗应用提供了实质性支持。清化养肺颗粒等研究项目获得了医院院内制剂注册批件,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实验室在2023年荣获科技奖励6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2023年12月,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为主要参建单位的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正式落地横琴。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聚焦中医药原创理论、重大疾病防治、中药新药创制、国际科技竞争四大战略需求,开展中医人体免疫防御与生物安全保障产品开发、中医辨证论治与“病证结合”诊疗原理解读、常见重大慢性病中医诊疗方案开发、中医现代诊疗装备开发、中药新型药物创制等五大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人缘、专业优势,加大对省内三级中医院的赋能力度和省外三级中医院的辐射引领,锚定“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

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启动的“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大项目。2022年底,广东省唯一的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平台正式落户广州中医药大学。

平台以中医药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解决中医药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过程中关键技术难点,搭建起包括药物作用靶网络技术平台、大数据挖掘技术平台、大型设备测试中心、模式实验动物中心和经典名方开发综合技术平台在内的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围绕恶性肿瘤、风湿免疫与代谢疾病、心脑血管病、呼吸及感染性疾病等四个方向的中医经典名方、治疗重大疾病药物研发技术方案进行“产教融合”协同攻关,探索创新教育、创新医疗、创新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实现出人才、出方案、出技术、出产品的“四出”目标。

向新求质 产学研平台成果斐然



9月8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校庆谋奋进·产教融合促转化”科技成果展示和项目路演在大学城校区举行。国医大师周岱翰团队、岐黄学者林定坤医生团队、肖静医生团队、宋健平教授团队、王剑教授团队、何金洋教授团队、徐培平教授团队等15个项目团队,分别带来了新药创制、中医现代诊疗装备、大健康产品等方面的优质成果。

学校副校长王宏斌在智慧课室给学生上课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是加快培育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此次路演正是学校努力探索通过“有组织转化”的改革,推动“四链”加速融合的创新实践。建校100周年之际,路演也彰显了学校把产学研融合发展作为“百尺竿头谋奋进”的着力点和决心。

在中药新药创制方面,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创造性提出“基于临床需求发现临床价值”的中药新药研发“人用经验”理念,形成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证据体系。2021年学校附属医院专家主持并制定广东省中药医疗机构制剂人用经验规范收集整理与评估指南,建立“中药人用经验临床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

由学校研发的滋肾育胎丸、鹤蟾片、胃乃安、骨仙片、金佛止痛丸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并畅销全国。近五年,学校附属医院成功研发新医院制剂21个。其中第一附属医院研发中药1.1类新药心阳片于2022年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第二附属医院养阴疏肝颗粒于2021年转让,2023年7月获批《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温阳解毒颗粒于2024年8月获得药品注册证书;青蒿研究中心青蒿素硫酸羟氯喹片和青杏颗粒分别于2021年、2024年获批《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此外,藿朴夏苓汤加减方、健儿解毒颗粒等中药新药均成功向企业转化,其中,学校副校长、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主持研发的扶正解毒颗粒成果,以1亿元人民币转让给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款中药新药还填补了新冠疫病“三药三方”缺乏“虚证”药物的空白,被纳入多国诊疗方案。

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新技术,得益于广中医多年来致力于提高产学研融合及成果转化能力。

在内引方面,学校积极向中医药领域的企业家及行业分析专家“问计问需”,确保科研方向精准对接产业前沿。同时,学校全面深化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修订并出台了一系列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级层面的赋权改革、知识产权资产单列管理等政策举措,旨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校人才与创新资源的活力,推动其与资本和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开创性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外联方面,学校转变以往人才团队“单兵作战”模式,转而采取高位统筹的有组织转化策略。依托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技术经理人队伍这一关键枢纽,学校积极链接产业端与资本端资源,通过构建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等举措,正向引导科研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专业优势,如与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等国家级平台紧密合作,汇聚行业伙伴搭建转化工作的“朋友圈”,共同推动中医药知识产权市场的繁荣发展。此外,学校还与广州天使母基金等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共识为基础,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

近年来,广中医还陆续与十多个地方政府签约,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

与茂名市、广东农垦集团合作的广东省南药种业创新园,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药产业,围绕广东名优中成药大品种与中医临床急需的南药,致力于化橘红、广藿香、溪黄草、岗梅、两面针、三叉苦、鸡血藤、凉粉草、青蒿等道地与大宗南药的种子种苗繁育与GAP种植技术研发,构建了广东南药产业“种质资源圃+良种繁育+GAP产业化基地”发展新路径,吸引企业共建新增南药种植面积10.857万亩,新增产值累计18亿元。

南药种业创新园创建了“技术研发+南药基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南药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南药产业服务新模式,帮助中药企业建立名优中成药大品种的“第一车间”,支撑广东名优中成药大品种及中医临床急需的南药产业发展。累计共建设岗梅、三叉苦、千里香等道地与大宗南药的生态种植基地98449亩,新增产值累计16亿元,实现中药企业中成药的产业升级,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健康发展,为广东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作出贡献。

“其中仅我校直属附属医院的500多个医院制剂,年产值就超3亿元,学校还将整合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等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围绕中药制剂研发、生产、转化全面赋能,筑牢锻造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四梁八柱’,构建中医药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宏斌告诉记者。

精准施策 发挥高校“三位一体”倍增效应



体制机制创新是培育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中医药高校是中医药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既是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的先锋军,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只有“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三者的协同效应,共同支撑中医药高校高质量发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学府,始终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倍增效应。尤其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以人才新质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我们常说科研人员不是在申报课题路上就是在结题路上,还有采购、报销、填表等琐事。要加快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尽可能地简化校内流程,提升办理时效,把科技人才从‘填表’中解放出来。同时增强科研团队、人员间共享数据和沟通,加强交叉学科的团队协作。”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如是说。

广中医还探索设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增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近期修订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贡献评价方案》,突出对高水平代表作、高质量科研项目、高水平科技成果等重大科技贡献的激励,让科研人员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和长周期研究中能坐住坐稳“冷板凳”。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我们改组了转化领导小组,推动成果转化中心实体化运作。我们还联合知识产权机构,探索共建服务平台,引入第三方服务,提升转化效率。此外,我们还建设了中医药中试平台,设立转化基金,引入社会资源,培养技术经纪人才,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人才兼职。通过联合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我们开展技术攻关与市场培育,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技术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王宏斌告诉记者。

7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部署20项具体任务及25项专栏任务,对现有标准体系再升级。

“今年恰逢学校百年华诞,广州中医药大学和附属医院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中医健康服务,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信息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化组织建设;不仅要在广东全面推进新一轮中医药强省、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扛起使命担当,还要助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陈文锋表示。



来源 | 新华社《瞭望》周刊

执行编辑 | 谢文山

责任编辑 | 廖晓键

审核 | 孟   楠  盛   楠

审定 | 游   江

广州中医药大学
您好!我们将为您提供关于广中医的权威资讯,与您分享广中医人的精彩故事。谢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