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恰风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新华社《瞭望》周刊推出中英文特辑专刊《百年岐黄 逐梦一流》,深入讲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中医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王伟
当中医药发展进入“最好的时代”
几个月后,9月10日在体育馆,王伟和广中医近6000名新生一起,伫立在秋日阳光下,迎来新生入学典礼。王伟寄语新生:“要把握好表与里的关系,做一个内外兼修、立大志的广中医人;要把握好寒与热的关系,做一个拥抱时代、明大德的广中医人;要把握好虚与实的关系,做一个仰望星空、成大才的广中医人;要把握好阴与阳的关系,做一个守正创新、担大任的广中医人。”
辨证论治的智慧和辩证求索的哲思就这样从一次又一次“结业”,走向一个又一个“纳新”,在广中医的中医药教育史上,形成坚实的闭环。
在广中医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王伟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他眼中这个中医药发展“最好的时代”,以及广中医如何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让中医药智慧惠及世界。
据王伟介绍,广中医作为一所“双一流”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领头羊”作用。
“这是最好的时代”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全国124家医院参与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论文,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影响因子120.7分)上刊出。研究结果显示,在指南推荐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以显著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天和1年的临床预后,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
王伟特别补充道,“之所以国际医学顶刊也认可这款中成药的疗效,一个重要原因是,阜外医院团队的研究方法,完全按照西医的标准。也就是用现代医学的语言,证明了中药的疗效。”
在王伟看来,通心络绝不是孤例,当下中医药学越来越体现出其优势,且日益受到重视,也在不断赢得医学界的认可。
王伟说,从中医药教育的角度来看,目前全国独立设置的中医药大学有25所,有中医药专业的大学450多所,中医药类的专业人才队伍正不断壮大。
以中医药高校“领头羊”——广中医为例,“我校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目前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建校百年来,广中医为国家培养了中医药专门人才18万人,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刘良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
不仅如此,广中医还为世界培养中医药人才。自1974年起至今,学校已为全球110多个国家培养了逾2万名中医药高级人才。
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的地区基本设置了独立的中医院,有的甚至不止一家,中西医结合的医院也很多,许多综合医院设立了中医专门科室。
此外,综合性医院中医专门科室服务的患者人数接近接受中医诊疗患者总量的1/3,近几年来,综合性医院也越来越重视中医专科、学科建设。
广中医对中医院和中医专科的建设始终不遗余力,将其视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担当社会服务责任的重要路径。广中医现有直属医院4所,校政合作医院8所,75家教学医院(含非直属附属医院),其中第一、二附属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成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
“随着疾病谱和人类健康需求的改变,在老年病、慢性病、公共病等疾病治疗中,中医药展现出独特优势;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一些举措和办法已得到很好落实;老百姓对中医药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这也激励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王伟说,从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来看,中医第一时间冲到抗疫最前线,从危重症的救治到预防,中医药全链条、全方位参与其中。中医药抗疫的疗效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广中医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目前已成为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为了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最需要的角落,带去中国智慧和中国疗效。一批又一批中医药人,走向疫病肆虐的国家和地区。
广中医是其中最重要的高校代表之一——不仅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蒿素复方及疟疾防治方案,还整建制派出医疗队执行援外任务,大幅减少科摩罗等十余个国家居民的疟疾发病与死亡案例,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区建立7个国家级中医药海外中心,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共建5个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
目前中医药领域已刮起认知旋风,生物学、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的中外现代科学家纷纷主动与中医药队伍联手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医学天然具有多学科属性,当前各种学科的人才向中医药学主动汇聚而来,有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认为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王伟说。
站在改革高维 望见“整合医学”
9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在2024年中国中部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目前医院学科发展和医学专业技术过度细化,缺乏整合医学观。医学发展如果是不断降维与分化,就容易导致一些医护人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出现“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偏差,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和医患关系紧张。
樊代明院士提出的问题在全世界广泛存在,是现代医学发展至今所表现出的明显局限。王伟告诉记者,樊代明院士提出的“整合医学观”正好呼应了时代需求。现代医学如果只有西医,就难说是医学最好的时代。
王伟向记者分析道,医疗的对象应是整体的人,这一理念正不断赢得更广泛的共识,而中医药特别强调整体观。但为何当下中医的发展不如西医?中医于数千年前起源于中国,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发展下来,非常了不起,因为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基本被西医学所取代。中医之所以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西医是现代科学的产物,现代科学标准统领着世界标准体系,而长期以来,中医药缺乏用现代科学阐释基础理论的能力,在世界医学话语体系中难免“失语”。
中医药研究方法正在起变化。王伟表示,“我们同样采用随机对照研究(RCT)、队列研究等流行病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设计,以死亡率、肿瘤缩小数据等临床指标,对中医药的疗效进行分析,而且这样的研究越来越多,成果也日益丰富,从不同方面证实着中医药的有效性,以此阐释中医药的科学依据。”
这其中,高校在中医药研究方法现代化上迈出了跨越性步伐。广中医目前拥有中医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医学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与省内外15个地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还与北京大学国际数学中心和大湾区大学联合共建智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大数据中心),通过创新中医药的理论与技术,促进医工交叉,催生更多的成果落地。
王伟进一步指出:“尤其在当下,西医正面临诸多困境,在治疗许多重大慢性病、老年病、共病时,时常显得力不从心。西医以靶向和对抗治疗为核心思路,依赖于数理化的现代科学基础和结构决定功能的基本理念,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相比之下,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慢病慢调、急病急调,理念上是非常先进的。因此,中西医结合是一条最好的路径,中国独具优势。”
“樊代明院士所提到的‘整合医学观’不仅仅是西医各科之间的整合,也意味着中医和西医的融合。这种整合为解决疑难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整合医学的发展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医学类高校的改革中,就涉及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实习见习制度等多个方面,是个系统性工程。”王伟表示。
这个系统性工程,首先体现在学科建设的改革上。
对此,王伟介绍道,广中医早在21年前就创办了医学信息工程学院,专注于医疗卫生信息化、生物医学工程及IT行业的人才培养。学院不仅拥有“医学信息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还建立了“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经过多年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医工结合、多学科深入融合创新的特色明显,基本确立了医工结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稳定的研究方向。
当前,广中医正以“新医科”建设为契机,推进中医药学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优化长学制本硕博贯通课程体系,既注重与现代医学的汇聚创新,又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学科的融合融通,构建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建立跨院校、跨学科中医药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王伟具体介绍道,广中医正在选择与医学关系密切的学科点,采取跨校联合的方式来建设交叉学科。目前学校教务处正在开展一项工作,计划在九年一贯制医学和药学专业中开设工科大数据相关课程,以培养适应未来医疗、教育和科研需求的人才。此外,学校还会选拔一批学生进行第二学位学习,目的是实现中医药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的有机结合。目前,广中医已打造一支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围绕“整合医学”所进行的学科改革,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王伟举例说,比如教育部自2021年底启动“101计划”,从计算机等基础学科扩展至新医科、新农科,旨在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新突破。“目前我校已参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实施的中医学‘101计划’,中药学尚未参与。接下来,我校将充分依托教育部中医学‘101计划’、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平台,开发中医学核心课程与实践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中药学基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核心课程及教材建设。”
传承与创新是时代命题
千古犹传本草经,百年仍飘杏林香。对于中医药而言,传承与创新永远是时代命题。
“遗憾的是,中医药虽有浩瀚的典籍,但其中不少仍在图书馆、博物馆、资料馆甚至民间蒙尘,我们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将其挖掘、整理、应用。不只是应用于疾病诊疗,还要不断创新,并推动理论技术进步。”王伟向记者表示。
在王伟看来,中医药的传承有以下路径:
一是国家层面的传承。大学、研究院所已在文献挖掘、收集、整理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组建的专门团队正伏案工作,潜心研究古籍,包括流失的善本和珍本。最近人民卫生出版社就发布了“医典重光——珍版海外中医古籍善本丛书”及数字化资源库。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
二是要在大学里加强经典的学习、研读和教育。医学院校大多组织学生进行经典等级考试,广中医还成立了中医经典系。
2024年毕业典礼上,王伟为2024届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
此外,广中医还采用“活态传承”模式,即师带徒模式。学校先后开设多个中医实验班,如中医学“铁涛班”(五年制)、中医学(“5+3”一体化)“国维班”和“岱翰国医班”;还有“院校-师承-地域医学”教育相结合的“岭南班”,强化针灸临床技能的深圳“扁鹊班”(针灸推拿学专业)等,让优秀新生跟诊国医大师、名中医,学习他们的中医思维、理法方药、临床诊疗技术等。真正让中医经典回归临床,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学校甚至聘请民间人士,请有一技之长、中医诊疗方面有特色的人到学校或附属医院,为大家做培训、临诊和跟诊等。多管齐下,学校的师承教育很见成效。
至于创新路径,王伟强调中医要与现代科学结合。他表示,将中医药特有的思维模式、整体观念和逻辑思维等,纳入现代科学的研究范式和轨道,利用现代科学方法,从实证角度进行研究。“广中医已在临床实践中实现了较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目前,附属医院各科室几乎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例如,在妇科、心脑血管、肿瘤、免疫和皮肤类疾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从药物创新角度来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广中医在青蒿素的研究上作出的巨大贡献;此外,在新药创新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广药集团许多中成药都来自我们学校专家的研究成果。”
“‘先觉觉民’,广中医的先辈早在百年前就启示我们,中医药发展要与时俱进。广中医始终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和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王伟告诉记者。
跑赢“第三条赛道”
谁来书写新的中医四大经典?王伟提出了中医药发展的时代之问。
他指出:“古人在没有进行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情况下,写出了彪炳千古的中医四大经典,这是古代的具有特定意义的“大数据”。现在随着科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形成新的中医药经典和理论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大数据不仅是技术手段,同样也是中医药真正走上自主发展独立赛道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王伟认为,现代医学的发展,走的是两条路:一是基础研究推动之路,二是临床研究驱动之路。两条路都需要强大的财力和人才支持,而中医药学在这两个方向相对较弱。然而,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中医药发展迎来了第三条路,尤其在临床大数据方面,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这条新路径前景光明,但也面临重重挑战,特别是需要对整个临床诊疗数据进行根本性的改造。
据统计,中国人均每年就诊次数高达7次,门诊量接近80亿次。这样的数字带来了海量的医疗信息。他提到,中医的“三因制宜”治疗原则未来需要整合更多数据,包括环境、气候等因素。王伟指出,整合全国病人的诊疗信息与疾病的发生时间、地域以及其他领域的同时期数据,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分析结果。当前,许多疾病的病因仍不明确,这主要是因为观察窗口过小,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扩展这一观察窗口。
“未来我们将如何认识疾病?如果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有一份健康档案,观察几百万或上千万人的案例,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我们就能对各种因素之于生老病死的影响,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为此,医院系统就需要把这些数据切入进来。虽然打通数据环节很难,但只要我们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开始打基础,假以时日,一定能实现。”
王伟告诉记者:“广中医有多家附属医院、共建医院产生的数据,具备发展中医药第三条赛道的优势。我们正在考虑从某些科室开始试点,形成一套范式,再逐步扩展。这当然难度很大,除了人、财、物的大量投入外,还需要对管理系统进行颠覆性改造。”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即是其中之一。王伟指出:“我认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医学上的价值更为显著,因为它直接针对人。人的遗传背景、代际传递,疾病的发展规律及相互影响、易感性等,依靠过去的方法难以得出准确结论。例如,过去一些发达国家曾研究肺癌与吸烟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了吸烟与罹患肺癌之间的总体规律,但这些结论是基于大范围人群的统计概率。未来,我们需要明确吸烟和其他多种相关因素对具体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罹患肺癌的概率。这将十分有利于开展戒烟宣传和肺癌预防。”
这是中医药发展“最好的时代”,站在新的百年发展起点上,广中医正坚定地迈入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中医药大模型时代。
来源 | 新华社《瞭望》周刊
制图 | 郑苑珊
执行编辑 | 谢文山
责任编辑 | 廖晓键
审核 | 孟 楠 盛 楠
审定 | 游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