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该校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在教学、医疗、文化、师资、校产等方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一脉相承、自然顺接,其办学历程、办学精神也一直得以延续,从未中断。
一、筹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1912—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壬子癸丑学制”,颁布《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却未将中医列入“医药学教育规程”,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漏列中医”事件。该事件激起了包括广东中医药界在内的全国中医药界的抗议。1913年2月23日,广东慈善团体九大善堂集会,通电抗议并倡议联合创办中医中药学堂,同时号召广州和香港各地商会和药行给予支持。
1913年3月,广州和香港药行随即行动,在广州寿世会馆集议,决定创办中医学校,此次会议商定并正式发出《筹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宣言书》。筹建会议一致推选卢乃潼为筹办主席。
1913年3月,粤港药行筹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宣言书。
从1913年开始,穗港药业积极响应倡议捐资办学,购买了广州市麻行街四间房屋以及南濠街一段地皮作为校址。1917年12月,卢乃潼等向广东省长公署提交立案申请,并附学校简章。简章有十项,详细列举办校计划,内容涉及办学宗旨、名称、校址、经费、学期、学科、校员、学额、学费、设备等。立案申请中阐明学校办学宗旨“研究中医中药为主,采择西医西药为辅,沟通交换,养成完全医药之人才,以注重实习、慎重民命、永保国粹为宗旨”,学校定名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址在广州市麻行街五十二号,学制为五年。
1918年1月15日,办学申请获广东省长公署第151号指令批复,同意成立。同年1月27日,又获北洋政府内务部第58号批文,同意备案。随即学校建筑开工,1919年建成校门首座,1921年建成礼堂。1923年12月18日,广州、香港药业同人在香港联益公司开会,正式推举卢乃潼为第一任校长,着手准备开学事宜。1924年卢乃潼等向南方政府申请备案,获大元帅大本营内政部第198号批文立案。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门。
1924年7月,学校教室完工,校舍已经完备,办学条件具备,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开始招生。入学要求参照当时高等教育中的专门学校标准,学生须18岁以上,中学毕业或有同等学力,经考试后录取,考试科目为国文、数学、物理和化学。首批共录取了60名学生。
9月15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举行正式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首任校长卢乃潼对学生致开学训词中说:“本校设立之宗旨,习中医以存中药,由中医以通西医,葆全国粹,维持土货,以养成医药学之人材,而举国皆登仁寿域矣!”鲜明地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为“上医医国,先觉觉民”,前句出自《国语》,后句出自《孟子》。校训既有浓厚的国学底蕴,又鲜明地表达了创办者维护文化、振兴中医的愿景。
当时学校占地有十亩,主体有三座建筑。正门刻有“广东中医药学校”七个大字。在卢乃潼主持下,学校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先后购置了各种图书仪器,在校内筹设中药标本室、建设药物园,又开办了赠医处。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室。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药物标本陈列室。
二、更名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1927年8月29日,卢乃潼不幸病逝,校董会推选陈任枚继任校长。学校校务继续稳步发展,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扩大图书馆和阅书报室,设立生理模型陈列室,购置各种人体标本与模型,化学实验室也增添教学仪器,药物园增添多种岭南生草药以配合伤科、外科教学。
1929年4月29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公告,要求现有的中医学校不得使用“学校”名称,一律改为传习所。1930年8月14日,学校召开董事会,不得不暂时改名为“广东中医药学社”。1936年,学校在广东军阀陈济棠的支持下正式恢复使用“学校”名称,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20世纪30年代的“广东中医药学校”校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校的建设成就得到社会及政府的肯定。1928年,广东省督学马衍盘视察学校后,给教育厅的报告称赞其“校舍宽敞,各科讲授,均甚严密”。1937年春,国民政府教育部官员来粤视察,在广东省教育厅陪同下到该学校巡视,也称赞“系国中不可多得之医校”。
三、创建附属广东中医院
1926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校内开办了赠医处,供教学与学生实习之用,对社会开放,不收诊金。这就是广东省中医院的前身。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赠医处(广东省中医院前身)内科赠医室。
1928年,学校先后获广东省民政厅批文、省教育厅批文,准予医院立案。广东中医院位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对面(中间隔麻行街),占地约300平方米,楼高3层。内有大小病房20间,病床30多张,另设有各科门诊、药房、医疗室、护理室、煎药室、供应室等,成为当时较有规模的中医医院。医院建设共花费13万余元,均由粤港药业界捐款解决。
1933年8月14日,附属广东中医院正式开业。广东中医院是广州首创有正式留医部(也就是住院部)的医院。广东中医院成立之后,在医学实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东中医院制定了《实习生规则》《实习办法》。《实习生规则》除规定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等纪律外,还注重精神面貌方面的要求,强调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穿着制服,衣履整洁,实习时须整饬举止,实习时服从各科主任医生、临床教授的指导或劝告,并须助理诊务。1936年,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视察学校和广东中医院,对学校和附属医院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迁港办学和战后复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学校和附属医院所有设施,均在战火中损失。当时不少师生逃难到香港,香港校董决定在香港复校,租定香港跑马地礼顿道37号为校址,于1939年3月复课,校名为香港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1940年香港广东中医药专科(专门)学校赠医处开幕纪念。
1938—1941年期间,先后有4批毕业生在香港毕业。1941年12月,日军攻陷香港,学校停办。香港沦陷期间,学校校董会依然正常运行,1944年校董会议决定到韶关复课,6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韶关告急,复课之举又告停止。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穗港两地校董们将复校提上议事日程,推举黄世河为港方负责人,何信泉为广州负责人,于1945年底赴广州办理具体复校事宜。因为当时校舍为宪兵队进驻,大德路的医院已变成西医院,收回的过程非常艰辛。1946年开学典礼不得不在医院走廊举行,1947年学校只能在医院内上课。1948年9月3日,停顿10年之久的广东中医院终于重新开业。这一时期学校和医院的经费,依然由广州和香港两方药业平均负担。
五、新中国成立后的延续发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所有资产终于全部物归原主。1950年春,校董会正式委任罗元恺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校长,陈永梁为广东中医院院长,聘赵思兢为学校教务主任,后改由邓铁涛担任。1951年5月起由校长罗元恺兼理医院院务。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归属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厅管理。
一直到1953年,学校的基本费用仍靠粤港两地药业支持。据记载,香港药行每年拨付学校1.5万港元左右。1924—1955年,学校教育教学制度、自编教材在全国享有盛誉。1933年,中央国医馆向全国中医药学校征集教材,其中以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选送的最多,达84册。学校的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在当时的广东高校中非常先进。
1955年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第21届(最后一届)毕业生合影。
1924年至1955年,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毕业生共计21届571人,曾短期就读322人,合计893人。其中,有后来的国医大师邓铁涛、国际知名疟疾专家李国桥,还有全国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指导教师罗元恺、黎炳南、关汝耀、王德鉴、黄耀燊、刘仕昌、李丽芸、靳瑞、陈全新、刘亦选、赵思兢、钟耀奎等一大批杰出中医人才。
六、并入广州中医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多数传统中医师没有学习过现代医学尤其是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因此卫生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办中医进修学校。1952年12月,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正式成立,借用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的教室和办公室作为校舍。1953年2月,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董事会一致决定将全部校产和院产献给国家。1953年8月,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卫生厅接办,正式合并改制为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1953年9月起,罗元恺任进修学校副校长,邓铁涛任教务主任。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3年停止招生,但是没有停止办学,高年级继续完成学习直至1955年7月。
195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卫生部,同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分别成立四所中医学院。同年6月18日广东省人民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广州中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名单:主任委员古大存,副主任委员陈汝棠、娄光琦、黄省三、陈经镇。古大存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广东省委书记兼副省长;副主任委员陈汝棠时任广东省副省长。从领导配备可以看出广东省委省政府对筹办工作的高度重视。1956年7月24日,广州中医学院筹备委员会确定办学地址暂设在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内。经费方面,除政府拨款外,香港中药联商会将原用于补助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的经费4万多港元,全部捐赠给广州中医学院。
1956—1958年,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全面参与广州中医学院的筹建。1958年4月,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正式并入广州中医学院,并在三元里校区建成后随迁往新校区。至此,从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到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完全融入广州中医学院之中。
七、从广州中医学院到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学院作为最早的四所中医学院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步扩充规模和完善设施,积极发展教学、科研、医疗和社会服务,培养多层次中医药人才,开启了新的中医高等院校建设之路。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先后成为全国首批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高校;1983年,学校获批博士招收计划,成为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建设发展的探索者和主力军。
1995年,学校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学校由原直属卫生部转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2004年,进驻广州大学城,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办学格局。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晋级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2年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1995年广州中医学院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结语
回顾百年征程,几经更名与波折但办学一直延续的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及后继的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为新生的广州中医学院提供了办学基础的人、财、物和学术等条件。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的校训精神亦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这段历史,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恒久意义。
内容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史略(1924—2024)》
举行史上最高规格、最宽范围、最广覆盖面的学科高质量发展大会;
首次召开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体现“大广中医”发展理念;
半年内成立2家校政合作医院,成立第十临床医学院和深圳中西医结合医院,扩大广中医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陈文锋在接受南方+采访时介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所中医药大学,学校肩负着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既需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又需要铁一样的作风、铁一样的干部来担当作为。未来将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优势,大力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全力打造大湾区中医药高水平人才高地,助推全省的高质量发展。
南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发出了向改革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令。作为一所广东地区的百年老校,我们应要如何继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陈文锋: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学校已编制确定《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工作清单》20项重点改革任务,研究形成62项二级学院具体改革措施,解决学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瓶颈,为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广东新篇章作出广中医贡献。
深化作风建设,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兴八大作风,解放思想再出发,持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努力营造以实绩论英雄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和导向,促进形成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改变了学校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与干事创业的激情。
树立“大广中医”理念,打造大学与附属医院共同体。今年7月,学校召开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学校党委制定印发了“一揽子”政策文件,为附属医院搭平台、拓路径、给资源、强培训、输人才。
提出“学科学院”概念,集聚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创新资源。学校以大学科为组织管理单元,推进构建“学科学院”,在今年8月出台一级、二级学科带头人岗位工作评价办法与绩效发放办法后,持续优化学科运行机制和经费支持办法,探索学院学科协同管理机制,不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勇攀科技高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聚焦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以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重大任务牵引,探索有组织科研的中医药领域科研,近五年,学校已成功转化45项科研成果,总金额超2.5亿元,很好服务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南方+:“双百行动”开展以来,学校与哪些地区开展结对共建,推进了哪些项目?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和代表性成果?
陈文锋:学校积极参与“双百行动”,坚持“县域所需、高校所能”,充分发挥学校中医药学科和资源优势,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作经验做法先后五次被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双百行动”专班工作简报、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信息收录。
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支持。与水头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帮扶关系,自2023年8月11日开业以来,水头镇卫生院日均门诊量达到120人次,与帮扶前相比实现翻番,甚至有来自香港、澳门、深圳等地居民慕名前来就诊,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获得省级益苗计划“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专项重点项目、省级优秀示范项目团队等荣誉称号。
聚焦基层医疗养老行业,突出基层人才培养培训。搭建基层医疗人才能力提升平台,着力为当地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有力推动了医疗帮扶从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转变。聚焦养老行业人才匮乏薄弱环节,举办“双百行动”养老机构护理员和双百社工技能培训班,提升基层养老服务水平,为基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强化高校资源整合,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联合当地政府和民营企业,撬动企业资本投资2.1亿元建设水头国际康养中心,以“公私合建+合营”的模式推进医养产业发展,已通过广东省总工会认定,成为广东省职工疗养基地。正式运营一年多以来,服务群众超12万人次。
南方+: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我们是如何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陈文锋:广州中医药大学自创建之日起,便与香港和澳门渊源深厚。1913年,省港中医药界八行置地筹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24年9月正式开学,开启了中医药现代教育先河,截至目前,学校共培养港澳台侨人数超1万名,目前在校港澳台侨学生1070人。
立足湾区,辐射内地。两年来,学校牵头民族医药开发合作联盟、粤港澳高校针灸联盟等联盟,深入参与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积极主动参与中医药全产业链香港中心推出的“守创中药贸易平台”,建言献策、谋划作为,以实际行动共同助推湘赣粤港澳三省两地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
11月16日将迎来广中医建校百年。王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所中医药大学,广中医将以人工智能为支点,大力发展中医药数智化,促进中医药与工科、理学的交融,培养更多一流中医药复合人才,为中医药科技创新释放更多动能。
南方+: 学校启动“双一流”建设以来,有何新的部署?
王伟:“双一流”大学建设,重点在“建设”两字,是办一所一流大学的起点,而不是重点。一所学校的真正声誉是学术成果和学生。学术成果是衡量学校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学生则是学校教育质量和培养成果的直接体现。办好一所一流中医药大学,要秉持“整体观”,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注重协调发展。比如中医学发展需要现代医学的支撑,没有现代医学的发展与支撑,中医学是走不远的。想把中医学建设成为一流学科,传统临床基础要出挑,现代医学创新也不能有短板。
南方+:您说,办一所学校需要秉持“整体观”,应如何理解?
王伟:作为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首先是学科建设,每一个学科之间发展差距不能太大,学科之间需要相互交叉、协同发展。百年来的历史已揭示,生物医药行业的每一步创新是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相互支撑产生的结果。
其次,办大学要保持长期主义,既着眼于现在,也着眼于未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是一件急不来的事情,不能以纯市场经济逻辑去办学,因此要呼吁加强对教育尤其是中医药教育的投入。就像是建设马路一样,靠企业建马路,大家就会计算成本,只有政府加大投入,大家才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最后,大学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场所。管理知识分子,关键在于管人心,只有这样,才能把管理者的主张和目标转化成为知识分子自主独立的人生追求,否则学校很难形成发展的合力。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圈,是要让学者和管理人员围绕目标,各司其职,才能够跑得足够远。
南方+:为了培养一流人才,学校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伟:一流人才队伍的培养需要有教育、科技和医疗三个基础性平台的支持,不能“喊口号式”培养人才,关键是加大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力度,让好苗子在良好的生态圈中茁壮成才。
两年来,学校加入了对临床技能实训平台和智慧教室建设,扩大了实验室的面积,让更多学生接触到了先进的技术;学校也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扩大中医药学生知识体系,争取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地带,发挥年轻人的潜力。
筑巢引凤,大平台吸引高素质人才。广中医先后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和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草药囊泡提取技术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目前已汇聚一大批海内外有志之士,为中医药创新和一流平台建设献策立功,我们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呼吁更多不同学科背景人才加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生产出重大的理论性创新成果和技术性成果,最终推动整个中医药界的理论革新和产品转化。
南方+:大家都说中医药创新,落脚点应该在哪里?
王伟:高校要在基础理论创新上下功夫,在守住“根与魂”的同时,建立一套符合时代发展的中医药概念和逻辑体系。人工智能是时代风口,更是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面对新技术,要主动拥抱,善于利用。为此学校牵头成立智能中医药研究院和大数据研究中心,希望以数智化为契机,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逐渐建立自主医学知识体系。
事实上,中医药发展到了今天,若按照生物医药赛道路径走下去,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想要实现弯道超车,还是要回到人本身,只有及时对真实世界的医疗数据和人体规律的总结与归纳,才能建立一套信息时代的理论经典,引领中医药领域的革命。不久前,学校与北京大学、大湾区大学(筹)合作共建了人工智能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一批既懂人工智能大数据又了解中西医学的复合型人才,争取早日建立起真实世界里的中医药数据大模型。
在中医肿瘤学领域,国医大师周岱翰始终是备受敬仰的领军人物。83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地活跃于抗癌临床、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周岱翰率先提出“带瘤生存”治癌理念已成为行业标杆;他推动学校将中医肿瘤学正式纳入国内高等院校专业培养体系,并创办了填补国内空白的学术期刊《中医肿瘤学杂志》。
周岱翰的经历,不仅是中医肿瘤学开创者的个人奋斗史,更是中医学科发展的缩影。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迎来建校100周年之际,周岱翰寄语年轻一代:要成为优秀的中医医生,既要具备精湛的医术,更要拥有对中医的情怀与自信。学好中医需要情怀、悟性与积淀,唯有全情投入,方能领悟中医的博大精深。
周岱翰的中医肿瘤学科创立之路,始于他对岭南地区高发癌症的敏锐观察。
周岱翰出生于广东汕头的一个医学世家。1960年,周岱翰进入广州中医学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学习,1968年赴广东泗安医院工作,成为该院首位中医师。
在工作中,周岱翰目睹了癌症对无数家庭的摧残。发现中草药在缓解癌症痛苦方面的潜力后,他便决心深入研究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
在调回广州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后,周岱翰全身心投入中医肿瘤研究。那时,国内仅有少数学校进行此类研究。于是,周岱翰开始筹建肿瘤研究室、申请科研项目、开设肿瘤专科门诊,还参与教材编写,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临床实践的探索者。
慢慢地,中医肿瘤治疗逐步融入现代医学体系。“中医药应当全程参与肿瘤的治疗,而不是肿瘤晚期患者的最后选择。”周岱翰强调。
与西医强调精准治疗不同,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强调“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围绕不同个体、不同阶段分析疾病的核心病机进行辨证论治,而非简单地复制西医的治疗方法。
如今,周岱翰还在持续推动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让中医在全球范围内打开知名度和认可度。
1984年,林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医乳腺病专科。1997年她到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二次创业”,从零开始建设中医乳腺科,仅用5年就实现了国家级重点专科的突破。
11月16日是广中医建校百年的日子。作为全国乳腺病学科的领军人物,已到耄耋之年的林毅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采访时心系中医,呼吁岭南中医人依托现代科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医药品牌,提升岭南中医药的市场竞争力。
南方+:能否谈谈您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缘分?
林毅:我与广中医的缘分始于1990年。那时桂林市中医医院与广东省中医院正式结为友好医院,时任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德林希望携手共建广东省中医院乳腺专科。1993年,省中医挂牌“全国中医乳腺病防治中心广州门诊部”。当时医院的乳腺专科门诊才刚刚起步,只有两位外科医生兼职乳腺门诊,没有独立的病房,也没有配套的影像学设备。
1997年,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成立,从白手起家,到建立国家级重点专科,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逐步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科。到了今天,省中医乳腺病专科医院已成为了一张“金字招牌”。
南方+:当年您学习中医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和氛围?临床教学时,如何处理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关系?
林毅:我是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中医的大门,在校期间我不仅艰苦学习,打下坚实的中医基础,而且跟随班秀文、林沛湘等名医学习,不断提升临床技能。
我始终倡导“优势病种能中不西,疑难病症衷中参西,急危重症中西结合”的临床纲领,要求团队既要通过中西医融合优势互补,为患者实现“1+1>2”的效果,又要瞄准现代医学的难点与盲区,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的特色与优势。
南方+:作为中医药界的龙头,您认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从哪些地方入手?您对岭南中医药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林毅:现代中医人应聚焦重大疾病领域,使用现代科学把“中医药优势病种”原理讲清楚、说明白,探索优势病种的中西医融合诊疗方案。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引领中医药发展。一方面,疗效是中医药的命脉,要围绕现代医学的难点和盲区,形成规范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深化中医药与现代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在已有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上优化协同,更好地提升中医药的临床确切疗效。
人才是第一引擎,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关键。我一直告诫学生,要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学生,我都是不分门户,倾囊相授,希望建设一支具备坚定中医信念、系统中医思维、深厚中医理论基础和扎实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来源 | 南方日报
执行编辑 | 谢文山
责任编辑 | 廖晓键
审核 | 孟 楠 盛 楠
审定 | 游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