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恰风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新华社《瞭望》周刊推出中英文特辑专刊《百年岐黄 逐梦一流》,深入讲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中医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100周年系列
社会服务担使命 笃行不怠启新程
2024年1月12日,时任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林彬代表学校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汕尾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共建深汕中医医院
西藏林芝市总面积11.487万平方千米,居住着藏、汉、门巴、珞巴等35个民族和僜巴。202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援藏医生彭雄强刚来到林芝市人民医院时,就发现这里是偌大的林芝地区血液透析患者唯一的透析中心。高原地区的医疗条件,特别是超声诊断技术相对落后,有些透析通路失功患者不得不跋山涉水到拉萨甚至四川治疗。为此,彭雄强在当地开展了“透析患者动静脉超声检查”等三项新技术,使得血透患者诊治时间及成本大大减少,极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为林芝市人民医院功能科副主任,彭雄强还完善了科室超声报告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及病理随访制度,定期开展超声报告质量控制及病例随访,并总结原因及改进措施。同时进行了20余万字的超声诊断模板更新,针对高原甲状腺、乳腺疾病的RADS分类,在科室开展规范化诊断学习,提升诊断符合率。日常工作外,他还利用节假日随医疗队深入林芝各县区、乡镇进行义诊,备受边远地区民众的欢迎和喜爱。
彭雄强的事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多年来以“上医医国,先觉觉民”“厚德博学,精诚济世”校训精神为核心,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留下遗书、逆行出征,还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等国家急重公共卫生事件中不怕牺牲、冲锋陷阵;无论是援疆援藏,用精湛的医术绽放民族团结之花,还是扎根非洲20年,有效抑制疟疾传播助力大国外交,一代代广中医人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创建于1924年。两年后,该校开办了赠医处,用于临床教学并向社会免费赠医送药,赠医处即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的前身。当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还积极开展施种牛痘工作,每年春季“赠种洋痘,不取分文”,使很多贫苦群众免于天花疫症。
学校成立之初,积极参与地方社会活动,例如法庭鉴证,每当出现与医疗有关的案件,常需要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提供医学意见。如1928年广州地方法庭判决一宗怀疑伤害案,咨询了学校专业意见后,在判词中指出:参考咨询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员笔录,受害人乃是中风,据此决疑。
1933年,学校附属“广东中医院”正式开业,内有大小病房二十间,病床三十多张,另设有各科门诊、药房、医疗室、护理室、煎药室、供应室、太平间等。医院仍为赠诊性质,普通医生不收诊金,聘来的名誉医生则收取一定诊金,随到随诊的特诊收诊金1元。病人处方后可在院内配剂,亦可往别处购药,外科首诊病人还赠外敷药。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中医学院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为基础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
199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一路走来,百年办学历程从未间断,育人兴邦薪火相传,更将“红色因子”与时代元素结合,以党建引领学校和附属医院建设,绘制了一幅幅赓续红色血脉、为苍生立心立命、为杏林传承薪火的时代画卷。
2003年“非典”期间,87岁高龄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临危受命,担任中医专家组组长。在他的努力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73例病人,取得“零转院”“零死亡”“零感染”的成绩。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抗击非典战斗岗位上发出“这里危险,让我来吧!”的壮语,与同行们汇聚起白衣战士的时代强音。
援青海干部在雪天里坚持诊疗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第二附属医院传承叶欣精神,不畏艰险,在8小时内535名医务人员争先请缨驰援湖北,24小时内开辟出隔离病区,60小时不眠不休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派出101人次逆行出征,在湖北、香港、河北、云南、辽宁等抗疫一线奋战,同时还驰援马来西亚开展国际援助。
2022年广州面临十分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穗三家直属附属医院共派出医疗骨干726人,接管方舱医院6140张床位、收治患者13291人,出动2.6万医护人员支援核酸采样量超1087万份,大力支持地方疫情防控工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忠德14次参与全国抗疫行动,带领团队坚持临床与科研并进,实践并完善了国家制订的中西医融合方案,降低新冠重症病死率及重症转化率,有效提升新冠病毒感染救治成功率,救治急危重患者10万余人次,交出了一份属于中医药人的漂亮答卷,并为国内乃至全球抗疫提供了有力的经验和方案。
比彭雄强早一年来到林芝的,是第二附属医院针灸专家、副主任医师袁锋。在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吹响集结号之际,从非洲加纳结束为期13个月援外医疗任务还不到两年的袁锋,选择了去青藏高原开始为期3年的医疗支援帮扶工作。
在林芝,袁锋努力为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惠及基层牵线搭桥,从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助力林芝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临床诊疗上,他发挥针刀优势,提高疑难杂症处理能力。因为疗效显著,多地患者慕名前来。他还推进“师带徒”,手把手、全方位帮扶带教对象,为当地培养出一支带不走、打得赢的医疗铁军。为提升临床能力,他还将三甲医院查房模式带到藏区医院,着力提高当地医生对疑难复杂疾病的认识能力。
在了解到藏医药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功效后,袁锋化身宣传使者,邀请非遗宣传人直播讲解,并通过多家媒体报道,为藏医药浴走出高原、服务群众、融入健康共同体培基筑底。为促进中医藏医交流,由他主导,第二届、第三届粤林中医藏医交往交流学术论坛在林芝和广州成功举行,促进中藏医药深度交流,造福两地人民。
除了援疆援藏,广州中医药大学找准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口,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百校联百县”助力广东省“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坚持“县域所需、高校所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
2023年8月以来,学校先后派出两批共16名医疗专家常驻佛冈开展基层医疗帮扶、医疗人才培养等工作,累计驻县工作时间超过280天,师生服务团队服务覆盖佛冈全部6个镇及21个典型村;组织附属医院专家超过300人次到佛冈各镇村开展大型义诊、健康科普讲座30余场,服务群众超过4000人;组织300多名学生组成14支“百千万工程”大学生突击队奔赴佛冈各镇,开展义诊义教、科普宣传、社会调研、政策宣传、红色文化宣讲等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共计82场次,直接服务群众超过7500人次。
学校与水头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帮扶关系,组建“1名执行院长+1名院长助理+N名骨干医生”的医疗服务团队,参照三甲医院标准,全方位、全过程、深层次参与卫生院新院区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及医疗业务指导。自2023年8月11日开业以来,水头镇卫生院日均门诊量达到120人次,与帮扶前相比实现翻番,甚至有香港、澳门、深圳等地居民慕名前来就诊。
此外,学校还联合当地政府和民营企业,通过政府专项债投入1亿元,撬动企业资本投资2.1亿元建设水头国际康养中心,以“公私合建+合营”的模式推进医养产业发展。学校组织医疗专家团队为康养中心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和运营指导。目前康养中心已通过广东省总工会认定,成为广东省职工疗养基地。正式运营9个月以来,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医养旅游群众超1万人次,直接带动当地百姓就业近百人。
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科和资源优势,以医疗卫生教育、医养产业发展、基层人才培养作为帮扶主要发力点,实现佛冈县水头镇基层医疗卫生条件从“有”到“好”的根本转变,变乡镇康养服务“短板”为“潜力板”。目前,水头镇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兴旺,2023年10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合计325万元,同比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17.7%,2023年新增返乡及外来就业3588人,常住人口增长12.1%。
“为推动解决粤东粤西粤北医疗资源不足问题,除了帮扶建设佛冈县水头镇卫生院,打造‘全省一流、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基层卫生院样板外,我们正持续加强与粤东、西、北为主的150多家基层医院建立起帮扶、协作关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粤东、西、北地区均衡布局,服务健康广东战略。”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中秋对记者表示。
7月16日,坐落于汕尾市城区、总投资超20亿元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深汕医院正式揭牌。此前汕尾市连续两年中医诊疗量超过460万人次,却是全省唯一没有市级中医院的地级市。自此,广东21个地市实现市级中医医院全覆盖,也正式补上了全国293个地级市中医院的“最后一块拼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采用“深圳市交支票,汕尾市主导建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托管”的援助模式。由发达地区提供公益资金、地方政府主导建设、依托高水平医院运营的医疗帮扶模式,已成为广东推动医疗资源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全国解决区域医疗发展不均衡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大战略,以满足各区域疑难复杂和重大疾病的医疗服务需要为重点,旨在进一步提升区域间医疗服务水平,共同带动全国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广州中医药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大力推进贵州、重庆、海南、珠海、汕尾5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2023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正式开诊。“贵州医院是广东省中医院建设的三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之一,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该合作项目,作为输出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一定会把管理、技术、人才、文化平移到贵州,帮助贵州医院更好实现中西医结合协同发展,并将其打造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西南样板,建设立足贵州、面向西南、辐射东盟的整个片区的中医药高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对记者表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项目预计2026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按计划,项目将建立肿瘤科等6个专科联盟,探索多维度MDT诊疗模式,加强疑难危重病处置能力建设,成为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治人者必先自治,成人者必先自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凭借自身强大实力,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和广东中医药强省,并走出广东推进建设5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走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统疗法中心,艾灸室、火罐室、中药熏蒸室内躺满了患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陈氏针法”第四代传承人陈秀华异常忙碌,记者只能趁她治疗的间隙进行采访。
“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集多种针法特点于一体,包括陈氏飞针法、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陈氏导气手法等,经历代传人的甄辨、整理与推广,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针灸理论和实践体系,成为中国岭南针法学术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针法以无痛、无菌、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瞬间的进针手法,让病人在毫无察觉时就已经刺入穴位。陈氏针法体系还将补泻法进行量化,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三类,以及轻、平、大三级,实现针刺手法量化和规范化发展史上质的飞跃。”陈秀华介绍说。
这样的岭南瑰宝,是医院通过“杏林寻宝”品牌活动引入的。2009年,“杏林寻宝”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广发“英雄帖”,董氏奇穴、切脉针灸、平衡针、雷火灸、壮医药线点灸……很多过去只存在于文献记载中或流传于民间的疗法汇聚到一起。这些中医疗法覆盖急救、治未病等多个领域。在医院的努力下,这些濒临失传的技法得到“活态传承”并发扬光大。传统疗法中心目前也成为全国中医特色疗法“活的博物馆”。
“有的技法传人对于现代医学体系的理解较为缺乏,医院引进后,不仅让其与临床病种相结合,形成清晰的临床路径,还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改进,帮助其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如今‘杏林寻宝’已累计梳理中医药特色技术523项,实地走访272项,147项上台展示,58项疗法在医院落地,医院通过师带徒、建立工作室等形式,为岭南地区培养了一批传承人才。”史俏蓉告诉记者。
医院一面坚持中医药特色优势办院,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使得上百项中医传统疗法各显其效,一面坚持科技强院,追踪新一代前沿技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3月22日,《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在北京发布。在综合评价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位列第二。在各具体学科(专科)的评价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中医皮肤病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急诊学、中医疫病学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医耳鼻喉科学表现突出,位列第一。
“十四五”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发挥中医药学科特色优势及地处广东、毗邻港澳地缘优势,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机遇,将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学校对人民健康服务和医药产业的贡献,努力彰显学校社会服务功能。
学校深化第一、二附属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加快推进第三附属医院“中医骨伤科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大力支持直属附属医院及共建医院医疗服务、教育教学、科技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引领带动区域医疗水平提高。学校还着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中医优势特色,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疾病救治能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提升工程,聚焦中医优势领域,做强中医优势特色鲜明的专科和学科,全面提高医疗水平,着力打造医院品牌。
学校加强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及新药、健康产品开发。开展中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制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进行产业化布局,聚焦中药资源开发和利用,围绕中药新药创制产业需求,紧扣“卡脖子”核心关键问题,整合全校资源,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企事业单位对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及产业发展进行全链条布局。
学校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上市企业或者央国企等进行新药研发,进行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加速中药新药研发及转化。同时积极服务大型中医药企业已有名优中药品种技术升级研发,提升区域中医药传统品种技术含量和综合经济社会效益;布局中医药健康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开发以岭南药材为基础的中药健康产品和功能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以及中药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产品。
站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百年的历史时点,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表示:“我们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敢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聚力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使命,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压奋进。以中国中医药医疗服务行业‘领军者’‘排头兵’姿态,努力打造成为世界中医药服务的标杆和典范。”
来源 | 新华社《瞭望》周刊
执行编辑 | 谢文山
责任编辑 | 廖晓键
审核 | 孟 楠 盛 楠
审定 | 游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