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本该是宁静祥和的沉睡时光,却常常被耳边那阵阵“交响乐”——打呼噜声所打扰。不要小看打呼噜这个看似寻常的行为,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全身系统性损害。
通常情况下,去医院治疗打呼噜可能会带来诸多不便。现在,小萱将为您介绍几种既有效又便捷的治疗打呼噜方法,并特别推荐一个极为实用的工具。
1
什么是打呼噜?
打呼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其实是人体在睡眠时,咽喉部肌肉松弛,气道变窄,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后产生的震动。
导致气道变窄的因素都会产生鼾声,包括解剖结构异常,如脖子粗短、扁桃体肥大、下颌后缩、小颌畸形等因素,或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鼻息肉、鼻咽部疾病、肢端肥大症、鼻炎神经肌肉疾病等疾病。也可能是不良生活习惯的累积,如吸烟、过度疲劳、睡前饮酒等。此外,年龄的增长、遗传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打呼噜的风险。
对于女性来说,女性的孕激素和雌激素能帮助稳定呼吸中枢。然而,部分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会突然变得爱打呼噜。
但当鼾声变得不规律,伴有呼吸中断、睡眠中憋气或憋醒、晨起头晕、白天嗜睡等症状时,则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需及时前往睡眠中心行专业的多导睡眠监测(PSG),这种呼噜会导致慢性持续性低氧血症,产生全身系统性损害。
2
告别打呼噜的四大妙招
一、减肥:减轻打呼噜的烦恼
对于因肥胖引起的鼾症,减肥是首选的治疗方式。肥胖患者的咽部、软腭、舌体等器官因脂肪沉积而相对肥大,导致鼻咽腔相对狭窄。在睡眠时,舌根因重力作用后坠,压迫气道,从而引起上呼吸道阻塞。此外,大量脂肪堆积在喉咙或气道周围,仰卧时也会导致气道受限,呼吸不畅。研究表明,体重减轻10%,打鼾的症状可缓解20-30%。
二、调整睡姿:避免打呼噜的秘诀
仰卧姿势睡觉时,舌根后坠,舌头易滑向后方阻塞喉咙,导致呼吸道阻塞。尤其是肥胖者,呼吸时气道更易塌陷,平卧位睡眠呼吸暂停会加重,建议调整为侧卧位睡眠,尤其是右侧卧位,可以有效避免舌根后坠,减少打鼾。对于患有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体位疗法如使用睡眠枕头可能有助于减轻症状。
三、呼吸机:有效缓解打呼噜的工具
对于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或无法手术的患者,建议睡眠时使用呼吸机。呼吸机通过管道自动持续地提供一定的正压到人体的呼吸道,就像一个气体支架,将坍塌的气道打开,使呼吸变得通畅。这种持续气道正压力通气的模式,简称为CPAP,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用于治疗OSA的主要方法。此外,还有单水平全自动呼吸机(Auto-CPAP,APAP模式),可以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自动感应上气道阻力和呼吸事件。
对于不能耐受CPAP的OSA患者,或是合并神经肌肉疾病、慢阻肺的患者,建议使用双水平呼吸机(BiPAP模式)。这种呼吸机同时设置吸气压力(IPAP)和呼气压力(EPAP),在吸气时提供压力支持,在呼气时防止上气道塌陷。随患者的吸气呼气进行压力之间的转换,这一功能使BiPAP成为那些难以承受CPAP持续高压气流患者的理想选择。
对于因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鼾症,如扁桃体肥大、软腭过长、鼻息肉、颌面畸形等,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手术治疗:针对严重打呼噜的解决方案
手术方式包括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上颌骨前徙术、颌面部手术等。然而,虽然手术方法能解除阻塞,但由于改变了气体力学特征,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新的阻塞。因此,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效果并不总是理想,成功率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UPPP手术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大约能降低三分之一,但手术后仍可能残留较多的睡眠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情况,且约50%的患者在2~3年内会复发。不过,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不能长期配合呼吸机治疗或口腔纠正器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作为一个替代选择。
但请注意,网上流传的五花八门的方法,如滴鼻液、鼻夹等,可能并无实质性效果。如果打呼噜频繁出现影响日常生活,应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