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暖冬”现象?为什么运动后会出现肌肉酸痛?为什么风电场要建到海上去? | 为什么

政务   2024-12-21 13:00   上海  
1

什么是“暖冬”现象?


顾名思义,“暖冬”指的就是温暖的冬天!这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冬季严寒暴冷的现象看似南辕北辙,实际上都是气候异常变化的表现。所谓暖冬,就是说时值深秋季节,气温迟迟不降;冬天寒意刚起,不觉已春风扑面。在欧洲和北美的一些较高纬度地区,冬季本来是冰雪活动的最佳时节,却往往因为积雪不够、冰雪融化而不得不停止。在中国的长江流域,人们已经很多年不见大雪飘飘、白雪皑皑的景象,而一些耐寒植物却一再提前开花;黄河流域的许多城市10月份原本已是寒风瑟瑟,但近年来的月平均温度却一再攀升,屡破纪录,人们像夏天一样穿着单衣出门;即便是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北部也多次出现腊月里冰雪融化的景象,要在往年的腊月早就呵气成冰了!

暖冬现象实际上是全球气温上升的一个特别表现,而夜间气温上升、昼夜温差缩小则是一个重要指标。2001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对20世纪最后10年的气候作出评估,确认这是20世纪最热的10年,而在平均温度上升的幅度中,夜间温度的上升占了3/4。以中国的香港为例,在整个20世纪中,香港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约1.5℃。我们知道,香港的冬天本来就很短。在那里,平均温度低于12℃就算是冬日了。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香港平均每年有21个冬日;但在最近的十几年里,冬日数已经降低到15天左右。全球变暖如果持续下去,或许要不了半个世纪,香港平均每年低于12℃的日子将不到1天。那才是真正的暖冬,或者根本就没有冬天了!无论是暖冬现象,还是一些地区的暴冷现象,其实都是全球变暖造成的气候异常。


2

为什么运动后会出现肌肉酸痛?




运动时,肌肉的收缩需要动力,就像汽车需要汽油作为燃料一样,肌肉收缩的能量来源是储存在肌肉内的糖原分解释放的化学能。糖原是食物中的糖类经人体消化吸收改造而成的。肌肉收缩还有一部分能量来自血流中的葡萄糖。糖原、葡萄糖的分解方式分有氧和无氧两种,有氧分解所得的能量比无氧分解产生的能量多。


当激烈运动时,快肌纤维中的糖原采取无氧方式分解,虽然产能少,但分解过程耗时短,肌肉能迅速获得能量,以满足当时收缩的需要。收缩肌肉内血管被挤压,葡萄糖因为供氧不充分,也只能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无氧分解产生乳酸。乳酸刺激肌肉内感觉神经引起酸痛。肌肉运动后松弛,肌肉内血管扩张,乳酸在扩张的血管内大量积聚,这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运动后和无氧两种,有氧分解所得的能量比无氧分解产生的能量多。当激烈运动时,快肌纤维中的糖原采取无氧方式分解,虽然产能少,但分解过程耗时短,肌肉能迅速获得能量,以满足当时收缩的需要。收缩肌肉内血管被挤压,葡萄糖因为供氧不充分,也只能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无氧分解产生乳酸。乳酸刺激肌肉内感觉神经引起酸痛。肌肉运动后松弛,肌肉内血管扩张,乳酸在扩张的血管内大量积聚,这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运动后酸痛感逐渐加重。肌肉收缩时间越长、强度越大,酸痛感也越强烈。随着血管供氧变得充分,乳酸逐步被代谢消除,肌肉的酸痛感也逐渐消失。

乳酸积聚并不是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唯一原因。某些情况下,如运动过度或不当引起的肌肉损伤,也会产生酸痛感。


3

为什么风电场要建到海上去?

风力发电取自自然,又不产生污染物,因此是一种绿色能源。不过,大规模的风力发电系统会发出一定的噪声,高大的塔架对电视信号也会产生干扰,并影响到城市建设规划。因此,建造风力发电系统不但要选在风力强而持续的地方,而且需远离城市居民区,例如在山地的山口,或者宽阔的海边。

近年来,海上风力发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海上实施风力发电与在陆地上相比,有不少有利之处:海上没有山丘和建筑物等的阻挡,海水对风的摩擦阻力也明显小于陆地对风的摩擦阻力,所以海上的风力明显大于陆地。因此,海上的风能输出比陆地高出50%左右。此外,海上风力发电机安装简便,一台海上风力发电机只需要300~400吨专用吊机进行安装,而在陆地上则要建造一条专用施工道路。

建造海上风力发电场虽然不用修路,却需要给风力发电机打造一个稳固的基础。对于浅海风电场,可以像造桥似的把风机的混凝土基础沉入海底。而在深海处就只能用漂浮的空心混凝土作为风机的基础,再用绳索和锚把空心混凝土基础稳定住。

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除了需要建造稳固的基础外,还需要铺设海底电缆,以便把海上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输送到岸上,与陆地的电网连接。





本栏目由“上海科协”微信公众号

携手少年儿童出版社

“十万个为什么”分社联合推出




整理:四月

本栏目内容转载自《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
除已标注来源外,本文封面图及文内图片均来自包图网(获授权使用),转载可能引起版权纠纷。


上海科协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科学信息,享受科学生活,主张科学态度,共建科技工作者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