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芯片是基于微流控芯片与类器官两项技术结合,形成一种通过微芯片制造方法制造的微流体细胞培养设备,利用芯片来构建和模拟人体组织微环境,形成类似于人体微生理系统。器官芯片应用广泛,在高通量药物筛选、药物吸收代谢、药物开发、人体循环系统、药物毒理学、人工仿生微环境、细胞间互作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互作、新型体外培养平台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为促进创新微流控分析技术与方法,以及器官芯片行业应用的交流,结合“上海硅巷”高质量孵化器建设,以服务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发现硬科技、助推产业化”为主要目标,市科协“智链加速器”走进“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策划举办“BT&IT融合创新转化赋能器官芯片”专场活动。
活动由市科协指导,上海市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上海市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长宁区科学技术协会支持。
2024年12月19日(周四)
上海硅巷NO.1多功能厅
13:30—14:00
签到、前台合影
14:00—14:05
主持人开场,介绍与会嘉宾
14:05—14:10
领导致辞
——张唯易(新微科技集团总裁助理)
14:10—14:20
“上海硅巷”推介
14:20—14:30
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推介
14:30—14:50
基于微流控的器官芯片构建及应用
——毛红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
14:50—15:00
观众互动
15:00—15:20
微全流控芯片研究与产业化
——宓现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
15:20—15:30
观众互动
15:30—15:50
血管化器官芯片用于新药研发
——岳涛(上海大学微纳操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5:50—16:00
观众互动
16:00—16:10
器官芯片产业发展分享
——罗海青(厦门模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专家圆桌讨论——器官芯片项目产业化痛点在哪?
毛红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
宓现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
岳涛(上海大学)
胡凯猛(第二军医大学)
罗海青(厦门模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智链加速器”主要围绕服务上海现代产业体系布局的定位,发挥市科协智库资源集聚的优势和平台枢纽的作用,聚焦细分产业领域,组织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园区科协等创新主体加强联合协作,并加强学会和院士专家对产业发展的学术引领和智力支撑,组织开展综合性、集成化的创新服务。聚焦区域产业重点和创新特色,加强市区联动,通过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速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形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了解产业及企业的创新需求,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资源对接。开展各类产业资源、技术联接、人才交流、成果转化、经济融合、知识产权等活动板块赋能行动,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指导、路演交流等方式,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加速助力企业快速成长,为上海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供稿:市科协学会学术部(科技创新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