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百病生,用好这个中成药,横扫一身的痰与湿

文摘   2024-12-28 08:01   上海  

这几天,天气开始转凉,身边咳嗽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黄帝内经》中就讲过,“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容易被湿气所伤,湿聚成痰,所以,天气一转凉,我们体内的痰湿就重,痰多了,难免会有咳嗽的症状。

此外,脾为生痰之源。痰湿聚积在脾胃还会进一步的阻滞脾胃的健运,脾失健运,只会滋生越来越多的痰湿。这个时候,老人家和小孩子等脾胃本就虚弱的人群就更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症状。

明代大医李东垣就曾有一本著作,名字很直白,就叫做《脾胃论》。东垣老人认为,世间疾病的根源不外乎始于脾虚。

有一个中成药正是基于燥化脾胃里的痰湿而设立的,它就是香砂胃苓丸。

香砂胃苓丸:猪苓、泽泻、茯苓、白术、肉桂、苍术、砂仁、厚朴、木香、陈皮、甘草

我们讲,这个中成药既然是针对痰湿而设立的,首先用到的则是化痰祛湿的良方——五苓散。

中医认为,湿性黏腻。所以,湿邪是诸多病邪之中最难根治的。

而我们的古人非常的智慧,既然湿邪难以根除,不妨换个思路,湿邪从津液化生而来,它的本质是水,不妨将之从水道排泄出去。

茯苓、猪苓、泽泻可引一身的湿气走膀胱经,通过清利小便的方式将之排泄出去,给邪以出路。

白术,是走脾经的专药。

不仅可以燥化脾胃里的痰湿,同时也兼具利水的效果。

而在香砂胃苓丸里,不仅用到了白术,同时也用到了苍术。

其实啊,在古时候,白术和苍术是混用的,因为他们的功效是相近的。

直到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色白者长于健脾,色棕者则长于燥湿,简单说,白术因健脾而燥湿,苍术则因燥湿而健脾。

肉桂是一味温性的药材。之所以在利湿化痰的方子里加上温阳的药材是因为盘踞在体内犄角旮旯里的湿气需要通过温燥的力量来将之化散掉。

这就好比我们洗完的湿衣服往往会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将它晾干,靠的正是阳光普照的力量啊!

因此,这里的肉桂充当的正是太阳的角色。

此外,为了加强燥湿的功效,这里还加用了一味砂仁。

砂仁走脾胃经,它又一股特异的清香,中医认为,香能醒脾。是故,这里用上一味砂仁,以其芳香之力,通行了脾胃。

厚朴、木香、陈皮是三味非常常用的理气药。

这里为什么要用理气药?

那是因为,痰湿的本性是黏腻的,黏腻的东西最怕的就是流动性,而理气药正是提供这些流动性那个的源头,气机充足了,自然可以推动津液潺潺不息的向前奔涌,痰湿就不容易滋生。

最后,则是用上一味甘草,以调和诸药药性,以免损伤脾胃正气。

那么,如何来判定自己的痰湿比较重呢?

首先我们讲,湿性重浊,所以,湿气重的人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时常觉得头身沉重。

再来。痰湿上攻于头目,所以,头面部就容易一直出油。

此外,痰湿重的人群大便往往稀溏不成形,还容易粘马桶。

或者,你也可以照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苔,若是舌苔白腻者大都和痰湿重息息相关。


夹缝中的远志草
上海三甲医院主管中药师、肿瘤科临床中药师每天都会和大家分享一些中药和方剂在山为远志,落市为小草,心中有诗,自在远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