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蜾蠃
广西田东|黄桂林
办公桌上,放着一摞一摞的同步练习,这是两个班的份量,想着刚改完的作文,看着刚收上来的练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改完,我心情有些郁闷。
办公室的窗户玻璃是拉开的,早上的阳光柔和地斜照进来,投在地板上,金黄金黄的,让人感到了一丝宁静和舒适。
这时,一只飞虫从窗口悄悄飞进来,轻轻萦绕在我身边,缓缓地停在我右边的办公桌旁,我的视线落在它身上:是它!那个长得像黄峰的会蜇人的小东西,那个曾经蜇我手背肿痛了几天的小小蜾蠃。对它,至今我还耿耿于怀。
你来干嘛,又想来蜇人吗?
我起身离开座位,向右边的办公桌轻轻靠近,只见它停在桌子的边沿,忙碌着。哦,原来它在用泥巴筑巢,第一个巢已经弄好了,巢身长约两厘米,如黄色的虫子般,精致可爱,第二个巢也即将竣工,它正在第二个巢的右上角开了一个小口,口的四周被它砌得光滑整洁,像个花瓶口,可以容它进进出出,它全身心投入,对我的靠近全然不知。
呵,机会来了,我拿起一本练习簿,想去拍掉它,以报一箭之仇,但又突然对它的举动产生了好奇,哼,便宜你了,要不然今天非叫你吃不了兜着走!暂且放过你吧,蜇伤我的也不一定是你呀。
中午下班回到家,为进一步了解蜾蠃,我打开电脑,去查找蜾蠃的有关资料,网上对它作了简单的介绍,原来蜾蠃又名细腰蜂,雌蜂产卵时才衔泥筑巢,每砌一巢就开一个口,然后产卵,接着外出捕捉幼虫贮于巢室内,最后才封口。把幼虫贮于巢室内,是为了蜾蠃的幼虫孵化后食用。真没想到,这小小的蜾蠃那么聪明,想得那么细致周到!
原来雌蜂产卵时都要筑巢,每产一卵都要筑一巢,如此说来,它的”楼房”不只有两层,下次要产卵时还得再起”楼”,那它究竟起多少层”楼”呢?这个问题网上并没有说明清楚,我只好带着疑惑和好奇等待蜾蠃给我答案。
第二天,我来到了办公室,低头看看右边的办公桌边沿,蜾蠃又在忙了!它的”楼房”已起到第四层,它正在那儿衔泥封口呢,想必它已经产卵并找到幼虫贮存好了,可惜我没能亲临现场观看直播。
第三天,我来办公室时,蜾蠃已把”楼房”起到第六层。这天上午十点半,我有幸遇到蜾蠃正在“建房”,它从窗外飞回来,“手”夹一小块圆圆的湿泥,停在未完工的”墙”,嘴、手、脚一起忙开了,湿泥薄薄地铺来,边砌边整,讲究对称,砌好了一边,蜾蠃突然飞出去,许久,嘴里衔来一条细长的绿肉虫,迅速利落地塞入巢口中,盘旋一下又飞出去,一会儿又衔来了湿泥,把巢口严严实实的封住了。整个过程,它是那样专注,那样认真,毫不在意办公室同事的谈话声,也毫不在意有人在旁边观看。小小蜾蠃,勤劳专注,技术又如此娴熟,令人叹为观止。
我被蜾蠃的勤劳能干感染了,它凭借一己之力独自筑巢,一点一点来,一层一层建,已完成了六层,而我办公桌上的同步练习并不可怕呀,于是,我也一本一本来改,一组一组去完成,仅用一天半的时间,两个班的练习也终于改完了,郁闷之情顿觉轻松惬意。
第五天,我再来办公室时,蜾蠃竟然把”楼房”起到了第十层,仅仅贴在右边办公桌的边沿,层层隆起,像一条长长的大泥虫。可想而知,它白天独自忙碌着,晚上还要加班寻找湿泥,砌”墙”,开巢口,产卵,衔来虫子,封住巢口……一系列的活儿,建成了”十层楼”。小小的蜾蠃,夜以继日,劳碌奔波,毅力竟如此惊人。
衔泥,筑巢,产卵,找虫,封巢,卵孵化出幼虫,以贮虫为食,化蛹长成蜾蠃,而后破巢而出,飞向远方。小小蜾蠃,为了繁衍后代,尽其心,倾其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小小蜾蠃,让我想到身边的劳动者们,农民、工人、教师、军人、科学家……他们种作物、制产品、育桃李、守边疆、研科技、造路桥、探星海……在艰难的第一线,坚守岗位,奋斗有我,为华夏民族的复兴大计和现代化强国辛勤付出,春华秋实,奉献赤诚一片。
小小蜾蠃,其貌不扬,微不足道,之前认为它像黄蜂那样只会蜇人便一无是处,一直对它耿耿于怀,现在看到它的坚持和毅力,我心生一种由衷的敬意。
【主编点评】《小小蜾蠃》这篇文章以作者在办公室与蜾蠃的意外相遇为线索,从对堆积如山的练习的郁闷情绪开始,因蜾蠃的出现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观察与思考。作者先是对曾经蜇过自己的蜾蠃心怀不满,欲报复却又因好奇而作罢。随后通过观察蜾蠃筑巢、产卵、贮虫等一系列细致的行为,感受到了蜾蠃的聪明、勤劳、专注和惊人的毅力。作者从蜾蠃的行为中受到启发,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办公桌上的同步练习,最终完成了批改任务。文章最后,作者由小小蜾蠃联想到身边的劳动者们,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为国家的复兴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文章语言平实而生动,通过对蜾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个微小生命的伟大之处,同时也传达出对劳动者的敬意,富有生活气息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李承骏)
作者简介:黄桂林,壮族,广西田东县人,现在县城一所初中学校教书,教书之余爱好阅读与写作。每天喜欢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琐事,抒写生活感受和心得,重在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