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春运还能这么“玩”!车站里这些科技操作绝了
政务
2025-01-16 19:41
江西
“不堵,一点儿都不堵,”在江西科技学院就读的广东籍大一学生小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春运。进站、安检、候车,他感受最深的就是顺畅,“爸妈让我一定要提前到车站,怕排队会堵,我都没啥感觉,很快就进来了。”今年春运,南昌东站首次启用了“智能安检系统”,每位旅客通过安检的时间平均在20秒左右,整体安检效率提升了约16.67%。和原来相比,“智能安检系统”提高的不光是效率,精准度也大幅提升。安监系统通过对多个安检口监控画面进行集中管理、智能分析,降低了漏查漏检风险。
“这瓶指甲油丢了可惜,能帮我先存着吗?”去武夷山出差的邹女士,从行李箱中掏出化妆包里的指甲油,安检员马上登记并打印出暂存登记凭条。“智能安检系统”新增的电子登记禁限品模式,将大幅减少违禁品登记和物品暂存时间。通过电子拍照+身份认证的方式,打印出禁限物品信息单,旅客选择暂存的话,登记的最快时间仅需7秒。
“D6356次和D2236次检票时间接近,客运人员加强引导”“G9864次旅客集中进站,安检口要备足通道”……车站综控室内,综控员饶志豪根据智能旅服平台显示的客流、车次信息,将一条条指令下达到各服务岗位。智能旅服平台巨大的显示屏上,实时滚动着列车到发、动态客流、上水作业等各类信息。通过大屏幕上的实时数据,饶志豪和同事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每趟列车的上下车人数、换乘人数以及作业情况等信息。这些信息为车站在客流高峰时段预判“堵点”、调配工作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南昌东站屋顶,距地面96米的巡检马道上,南昌房建公寓段工长李昊鹏正带着工友们手脚并用向上攀爬,南昌东站屋面采用的是“三联拱”造型,每次巡检对小伙子们的体力都是不小的挑战。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南昌东站屋面巡检采取人工检查和无人机、运维一体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整个屋顶进行多种形式、全方位、无死角的检查。无人机在高空拍摄,实时传输图像,运维系统通过屋面安装的34个高清摄像头,24小时对屋面天沟、防风夹等进行监控,重点部位再由人工进行检查确认。今年春运,南铁南昌房建公寓段首次引入“房建设备智能维养系统”,结合物联网、二维码和NFC技术,巡检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录入”,通过视频即可与调度中心远程连线,实现远程指挥作业,确保房建设施安全稳定。
“背包、电脑、耳机……从早晨到现在,我们收到的遗失物品有三四件了。”福州火车站服务台工作人员吴雨晨正手脚麻利地给遗失物品贴标签,她将物品信息填记完毕、输入系统,不一会儿,候车大厅响起了遗失物品招领广播。春运期间客流大、旅客携带行李多,是物品遗失的高发期。今年春运,福州站更新了遗失物品领取处,通过引入智能管理系统,打造智能化遗失物品招领平台。在遗失物品招领处的自助领取柜旁,旅客孙先生正按指引,核对身份信息、打开自助领取柜……不到30秒,就拿回了上次遗失的笔记本电脑。“以前的遗失物品堆放在货架上,寻找时要在各个柜子间来回穿梭,费时还费力。”吴雨晨介绍说,如今储物间内有13个智能储物架,根据物品类型分别储存。通过物品和货架对应的二维码标签,在遗失物品智能信息管理系统输入信息,可以快速找到物品放置位置。
文图:谢珺 王鑫 邹婧瑶 张杰 韩毅 舒文彬
编辑:周亚杰
校对:李创 审核:杨非 监制:傅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