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里传来锣鼓声,原来是因为……

政务   2025-01-23 19:10   江西  

陶瓷、徽剧、甲路纸伞

高甲戏、木偶戏……

非遗版春节你见过吗

近日

这些火车站格外热闹

非遗元素满满

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去看看吧


景德镇北站


山水、花鸟和人物

都栩栩如生的陶瓷版画

光润如玉、晶莹剔透

细节令人惊叹的瓷瓶

釉质细腻、光泽柔和

佩戴在手上独具特性的陶瓷手串

……

小年来临

陶瓷工艺品齐聚景德镇北站

候车大厅俨然成为

一座"陶瓷博物馆"



今年春运,传统文化的热度持续高涨,非遗游、陶瓷游备受游客追捧。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后,景德镇北站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不仅承载着旅客的出行需求,更成为传播陶瓷文化的重要窗口。



景德镇北站积极与地方文旅部门合作,将景德镇制瓷非遗传承人、工匠请进了车站。他们现场展示传统制瓷技艺,车站处处洋溢着浓厚的瓷文化氛围。



瓷泥在指尖轻轻搓动

蛇的面部就已经栩栩如生

非遗传承人的技艺精湛

吸引不少旅客驻足

亲手体验揉泥的过程



釉料在非遗传承人的指间跳跃,或轻盈点缀,或层层叠加,色彩斑斓间,既有传统青花的幽雅沉静,也不乏粉彩的绚丽多姿。随着笔触的流转,素胚逐渐披上了华丽的衣裳。



景德镇北站客运值班员吴丽利用休息时间兼职“非遗讲师”,为来往的每一位旅客讲述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更让他们将这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带回家。



"这是我第一次用陶土进行创作,让我感觉很棒!"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的孟加拉国留学生李佳也参加了现场的制作体验。在一旁讲师的引导下,她尝试进行了拉胚。借助陶轮旋转的力量,陶瓷胚体在她的手间逐渐成型。



"没有一个人会空着手离开景德镇。"景德镇北站为南来北往的旅客精心准备了地道"年货",让春运旅途充满"陶"气。


婺源站


耍辫子、耍花棍、耍枪花

……

伴随激昂的锣鼓声

徽剧演员们在候车室内穿梭



徽剧、甲路纸伞两大非遗文化走进婺源高铁站,让南来北往的旅客在旅途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婺源徽剧以弋阳腔、老石牌为底子,吸收了目连戏的高腔、下江调,并结合了江西地方戏曲饶河戏的弹腔及民间小调,形成了有别于皖南徽剧的地方剧种。它以婺源县为中心,流行于赣东北的浮梁、乐平、鄱阳和浙江开化等地。



徽剧演员们闪亮登场,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演员们或高亢吟唱,或长袖善舞,一颦一笑、一招一式尽显徽剧的独特韵味。一个个非遗文化节目轮番上演,让旅客在候车间隙,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细心剖削、打磨,竹条粗细均匀,光滑如丝,非遗传承人静坐执笔,默默勾画。动静之间,向来往的旅客展示非遗传统技艺。



一把把空白的伞骨在艺人手中,经过贴纸、绘画、涂油等多道工序,逐渐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



不少旅客也主动参与到甲路纸伞伞面的绘画中,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拿起毛笔在伞面勾画了起来,寥寥几笔一个色彩鲜艳的葡萄串就跃然纸上。


泉州站



泉州站候车大厅中央的舞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向旅客朋友们展示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簪花、木板年画等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



泉州站候车室里,蟳埔女簪花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还带来了各式各样的蟳埔女服饰供旅客朋友们穿着体验。旅客朋友们学习蟳埔女戴花打扮,色彩鲜艳的簪花围搭配别具一格的大裾衫,为车站增添了一抹浓厚的喜庆新年色彩。



泉州提线木偶戏正在上演着,表演艺人轻轻拉动手中的丝线,精致小巧的木偶便灵活地跃动了起来,旅客朋友的目光都被精彩绝伦的表演深深吸引住了。


你的家乡有什么非遗文化呢

在评论区留言

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往期推荐

昌九高铁全线轨枕生产过半

为何12306显示无票,“抢票软件”宣称有票?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融媒体中心 出品

文图:刘一民 王迎桓 张萌飞 杨佳煜 余清清 韩隆 陈明 姚逸 魏斌鹏 丁荣超 谷堂林 叶琳艳
编辑:左鸿文
校对:周亚杰 审核:杨非 监制:傅峻

南昌铁路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