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刺激征(meningeal irritation) 是指脑膜受到炎症、出血、颅内压升高等病理性因素的刺激而诱发的一组临床体征,主要包括颈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三种类型。
(图源:太帅图库)
表现为颈部僵硬,查体时,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轻托患者头枕部,使头前屈,如颈部存在抵抗,下颏不能触及胸骨柄,则提示存在颈强直;表现为伸膝受限,查体时,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托起患者一侧大腿,使骸关节、膝关节均屈成90°,然后一手固定患者膝关节,一手握住足跟,将小腿缓慢上抬,使被动伸膝,如膝关节伸不到135°即存在明显阻抗,提示存在Kerig征;表现为被动屈颈时出现不自主下屈曲,查体时,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轻托患者头枕部,使头前屈,如患者出现双侧能关节、膝关节不自主屈曲,则提示存在Brudzinski征。某些严重的脑部疾病是诱发脑膜刺激征的主要原因,包括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脑膜刺激征是一类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其治疗的重点在于处理原发疾病,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一般对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脑膜刺激征是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临床表现,常见病因包括细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引起脑膜刺激征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膜炎,通常起病较急,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约占全身所有结核病的6%。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脑膜炎,其中85%~95%由肠道病毒所致。由脑部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一种疾病,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肿瘤等。由外伤、炎症、脑出血、肿瘤和脑水肿等疾病导致的颅内压力超过200毫米水柱。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医生通过穿刺收集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实验室检查,然后,通过观察脑脊液外观、压力测定、细胞计数、细菌培养、真菌培养以及生化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可以显示头部脑组织内的细微结构,辅助医生寻找脑膜刺激征的病因。对于细菌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有脑出血的患者,DSA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有无动脉瘤,并寻找出血的原因。主要用于动脉瘤的筛查以及动脉瘤患者的随访,并可作为DSA检查的补充。可能会引起脑膜刺激征的疾病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上呼吸道感染、脑膜刺激征、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症状,根据病史、血液学检查、脑脊液检查、MRI和CT扫描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症状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食欲减退、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全身抽搐、昏迷、瘫痪、视力减退等症状,根据病史、脑脊液检查和结核杆菌培养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以夏秋季高发,儿童多见,通常为急性起病,患者可出现发热、疼痛、畏光、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和脑膜刺激征等症状,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眼部出血、幻觉、谵妄等症状,根据病史、头部CT、MRI、DSA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视力模糊、全身抽搐甚至昏迷,多有明确的颅内压增高的诱因。通常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可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表现,根据病史、脑脊液检查、CT和MRI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脑膜刺激征的治疗重在处理原发疾病,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降温:对于伴有发热的患者,医生可能会使用冰袋来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注射退热剂。严格卧床休息: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医生会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6周。营养支持:对于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医生会使用营养补充剂,并维持患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对于因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脑部感染导致的脑膜刺激征,医生会使用抗菌药物来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等。如果因结核性脑膜炎导致脑膜刺激征,医生会使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脑膜刺激征伴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医生可能会使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因病毒性脑膜炎而出现脑刺激征的患者,医生会酌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免疫血清球蛋白和普来可那立等。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脑水肿,通常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对于脑膜刺激征伴有颅内高压的患者,医生可能会使用甘露醇等药物来降低颅内压。对于因脑动脉瘤破裂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取动脉瘤完全闭塞术来预防再次出血。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积水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通过脑脊液分流术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缓解症状。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