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读罢,作为家长或教师的你是否对儿童教育有了新的感悟,作为图书馆员的你和这本书结下了怎样的缘分,作为阅读推广人的你从专业视角出发又有怎样的体会?“四季童读”好书星推官,用文字诉说心声,以书评表达感受。
本期星推官为我们推荐的好书是《博物馆里的古诗词》。
博物馆里的古诗词
在教育“内卷”逐渐白热化的时代,家长们“卷”完成绩“卷”见识,“卷”完特长“卷”文化,孩子们就像一棵春天种下的树苗,各种知识养分同时浇灌却没能有效吸收。如果没有充足的积累和沉淀,初夏的花朵不会明媚,深秋的果实也不会硕大。即使能做到三岁吟诗诵词,五岁博览群书,恐怕小朋友们也很难真正领略到古代科技文明的奥妙和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听文物讲故事,和博物馆交朋友”,历史学家沅汰老师的著作《博物馆里的古诗词》用一个颇具创意的角度带领孩子们去认识文物,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词里的典故,如同帮助孩子们把“阅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联系在一起的魔法转换器,轻松做到在分享中知行合一。
书里有古诗词的典故。古诗词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古人对风景的赞美、对离别的伤感、对家国的情怀都蕴藏在朗朗上口的韵律中。但今天的孩子们在欣赏古诗词时可能会遇到很多理解障碍——《蜀道难》里的蜀道到底多难翻越?《望岳》里的泰山明明海拔不是最高却为何成为五岳之首?“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是不是黄瓜的花?……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博物馆里得到更具体的回答。书里对古诗词典故的引导,能够让孩子们带着问题游览博物馆,并在见到实物后,恍然大悟,有所收获。
书里有文物故事。作者用25首古诗词串联讲述了50余件文物,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幽默简洁的文字分享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物故事。比如,在讲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精美的秦陵二号铜马车时,作者从这件铜制复制品的由来,讲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首创封禅泰山的政治需求,再说到泰山因此与众不同的后续故事,最后以孔子和杜甫的“宣传”让泰山拥有厚重人文底蕴结束。整个故事首尾呼应,内容多样,我作为家长,读完后也很满足。
书里有少年轻科普。在解释“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炉”时,作者分别用西汉错金铜博山炉、春秋王子婴次炉、雍正三足炉、《红楼梦》手炉、染炉来举例,详细介绍了古人生活中各种“炉”的形制工艺、燃烧原理和用途,让读者赞叹技艺精巧的同时,也了解到古人的生活智慧。
好的书籍像是一支万花筒,值得细细探究,每一次阅读都能收获多姿多彩的风景。一本好书,需要作者的努力耕耘,需要出版社的精心编辑,更需要读者去用心品味。很高兴有《博物馆里的古诗词》这样的佳作可以阅读,希望书本的力量能成为养分,帮助孩子们茁壮成长。
(本文作者:眉山市东坡区图书馆 熊英
文章及图片来源:上海贝贝特)
《博物馆里的古诗词》
沅汰/著
出品方:上海贝贝特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适读年龄:10-12岁
主题分类:人文类
内容简介:
提及古诗词,人们往往想到优美的韵律与深远的意境。本书别具一格地以中小学生熟知的25首经典古诗词为引,深入浅出地揭示其中蕴含的人文知识。书中介绍了诗词背后的历史典故,引领孩子们认识与诗词相关的国宝级文物,巧妙地将语文学习与历史文化探索相结合,鼓励孩子们走进图书馆与博物馆,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