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真冤

幽默   2024-08-15 05:10   浙江  

1.
哪个说逆行人生在歌颂苦难啊?
但凡看过,就不会说这种话。


这部电影错就错在把现实原原本本的搬上了荧幕,让吃透生活的苦的人在电影院再苦一次。


老实讲,看到电影三分之一时,我有后悔进电影院看它。太窒息了,窒息到让人喘不过气,心被狠狠的揪着,让人只能在极其细微的缝隙里大口吸气,即便如此,还是无法抵抗缺氧的现状。


你的肺没问题,你呼吸的动作和方式也没问题,是这空气实实在在变稀薄了。


比如高志垒。

作为小组带头人,在公司干了十多年的业务骨干,被裁前一天还加班到深夜,但你年纪大了,你熬不动了,你不如年轻人能榨了,所以公司不需要你了。本该给70万的离职补偿价也腰斩到30万,爱要不要呀。

要劳动仲裁是吗?慢慢耗呗。


高志垒耗不起。


P2P爆雷的时候,他爹妈的积蓄已经搭进去了,家庭存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日常老两口靠一个小超市赚日用,为了照顾孩子,妻子辞去了工作。而孩子,上的是一年20万的国际学校,还有一个月一万多的房贷。


就是说,正常上班,他的收入是可以覆盖这些开销的,但要盈余,真得靠一家子都省吃俭用。


原本是不用这么焦虑的,但父亲受不了刺激,情绪激动,中风(脑梗?)了,手术费刚交了十万,那边医护人员告诉他说三天内还要凑够14万。


无法,只得再回头去要那30万,30万也好啊,至少能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但这30万对一整个倾覆的家庭来讲,仍然是杯水车薪。


房贷断供,父亲的康复中心去不起,孩子的国际学校还在咬牙坚持……(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这里庆幸自己未婚未育,反正我有)。



2.
在生活好的时候,我们坚信它还会更好,但生活变坏的时候,我们却觉得撑过这一阵儿就好了。

但事实总会一再告诉我们,它会越来越坏。而期待中“会好的”并不是真的变好,而是你适应了这个坏后不觉得坏,甚至还能苦中作乐一下。于是你觉得变好了。


所以最开始,这一家人还在咬牙撑着,想撑到雨过天晴。他们还以为这是对峙,撑到最后就能赢。他们错了,这是时代的发展趋势,是经济衰退的具象化,对峙起码要势均力敌,他们头上的一座山对时代而言不过是一粒尘。


一粒微尘而已,谁能看在眼里。
你谁啊,就跟你对峙。

那分明是死神拿着镰刀在后面追杀好吧?你跑的嘴唇发白两眼发黑气喘如牛,那又怎样?敢停下吗。


电影里,贾冰饰演的站长说:你以为你是坐车的,其实你是拉车的。


但现实是,很多人拉车都没资格了,你倒是想拉,谁给你机会?投出去一千多分简历,通通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有个面试机会,还是人家看错了你年纪。进去一句话没说完,还要承担额外的羞辱。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所有人,都能按头摩擦你的尊严。



3.
傲慢的人看不到自己的幸运,只坚信自己的努力,还因着这份幸运生出优越感,轻拢慢捻别人的脸面。比如高志垒之前的下属。


看到高来送外卖时,非拉着跟大家打招呼,还戏谑的让他指导工作,那一刻,前下属的诧异和幸灾乐祸写在了脸上,他看不到高脸上的难堪吗?可他人的难堪又有什么要紧的?你从前是我老大如何,现在我在船上,你在海里,我就比你有资格。


直到他自己被裁,同样在办公室失态,接下来大概率要面临跟高志垒相似的困境。不在乎这份工的人,只会冷静的谈赔偿,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大不了gap一年。

体面是因为还能hold,如果这份工是唯一的经济来源,没了它,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谁能冷静?


与人为善有时候不是为人,是为己。


在收获了十几个差评甚至被封号后,高志垒会主动帮客户带走堆在门口的垃圾,会微笑着说祝您用餐愉快,跟商家,同事一一搞好关系,只为送更多,跑更快。他不再去争是非对错,他人的不体谅又有什么错,你辛苦是为自己,他付钱也是为自己。


回头看,谁没有因无知轻狂伤害过别人,谁没有被他人的傲慢无礼误伤过,请说。


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我难过,就不轻易向别人发难,一种是我难过,凭什么要放过你。


所以我现在觉得,随着成长,人一定会变得温柔体谅,这是必然的事。

注意,不是假装,不为讨好,是你实实在在明白生之艰辛,是你真的经历过暗无天光,你明白什么叫众生皆苦。就会想,既然都那么苦了,那么偶然相遇的时候,我掏给你一颗糖吧。



4.
逆行人生没有歌颂苦难,它只是呈现苦难,以及在面对束手无策的生活时,人的弹性和人与人之间的相守相望。


在这之前,当然会有争执,会相互埋怨,会暴烈发泄,会抱头痛哭。它们只是脆弱无助的另一种展现形式,人有脆弱的权利,原本就很紧密的关系也不会因为这些动荡土崩瓦解。

惊涛骇浪固然可怖, 至少还有一艘小船。要么一起上岸,或者一起沉底。至少你不是孤苦无依。

大房子保不住,可以搬到老破小,康复中心去不起,健身广场一样可以锻炼,国际学校是很好,但对普通人来讲,并不必要。

重要的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这是高志垒最幸运的地方。但这幸运是他勤勤恳恳工作,日常善待家人得来的。如果他为人恶劣,妻儿老小只是因为他的收入极力忍耐,那他被裁后,在家的处境可想而知。

看电影的时候,我甚至天真的想,如果这部电影能改善外卖员被平台算法和挑剔用户双重挤压的处境,让我们在面对这个群体有更多的体谅的话,那可真是大功德。


但,真能体谅的,进电影院之前就体谅了。

那这又是一个悖论。



5.
我小时候家里负债,我妈起早贪黑去干一个月几百块的活,除了中午吃饭时间几乎没有休息,大早上去批发市场进水果,再推着三轮车去卖水果……生活那么难,她积极乐观,我常常怀念那时候的她。

我爸蹬人力三轮车,去工地砸过钢筋,煤窑下过,出了事故拿到赔偿款也是先去还债,他自己则在家里养着。

他们努力的不能再努力了,仍然在最低处挣扎。

是真的混口饭吃,孩子都养不住。从小到大,我跟弟弟合身的衣服没有穿过几件,都是亲友收拾过来,包括鞋子。直到现在,朋友有不穿的衣服也会拿给我,我常穿的短袖和卫衣是表弟上班后淘汰的,一多半的衣服都是别人给我的。我跟弟弟学杂费生活费靠的是其他至亲省吃俭用的接济。

还有,我老家村子里一个独居的老太太。国家每个月会给70以上的老人发一百块,她的本本被儿子拿着,有一天跟儿子要5块钱,想去买一小块肉吃,儿子说你这么大了吃什么肉?没给,她回去就一脖子吊死了。

5块钱,一条命。

在这个时代,有很多苦难,挣扎,无奈,在我们看到看不到的地方,存在着,发生着。

这也是为什么我每次叫外卖,都会看着页面上骑手的距离,提前五分钟去楼下等着,有时候他们赶不及,就放小区门口,我也乐意多走几步去拿,顺便丢个垃圾啥的。

我起初还不知道为啥每次看到我在楼下等着都连声跟我说谢谢,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如何被算法追杀的。


我现在住的公寓,在一个开放式社区,有办公楼,有居民楼,还有广场剧院啥的,所以任何时候下楼,都能看到穿着蓝黄服装的外卖员疾驰而过。杭州最热的那几天,呼吸都觉得鼻孔发烫,我偶尔下去吃饭,看到不同年龄的外卖员,被晒的脸色发红,嘴唇发白,车上挂着最便宜的一升装的矿泉水。


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会不由自主地沉重,担心他们会中暑。


他们很努力了。

但努力又怎样呢?


指责别人不够努力的人不明白,很多时候努力就拿到结果的,本身也是少数。


我记得前几年很流行一句话,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第一次听时可焦虑了,抓耳挠腮得想着怎么再给自己搞个退路,现在想想抛就抛吧,时代向前,我向后,追不上就加速逃走,自寻生路,活不好我还活不坏?

怎么都是一辈子。

郎中中了没
这世界盛大又动荡,瑰丽又诡异,而我,是你的人间小药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