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欠梁帝一个奥斯卡

幽默   2024-05-27 23:05   浙江  


说真的,琅琊榜欠梁帝一个奥斯卡小金人,这老登绝对是影帝级别的演员。


在梁帝还不是梁帝的时候,无论有心还是无意,他都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夺嫡”这场大战。


金殿呈冤时,长苏提到过,梁帝身为皇子时被陷害,是林燮拼死找到证据为他洗雪冤屈。言候之前也说过,是他俩力保他登基。


林燮,常胜将军,言候,帝师之子且年纪轻轻就勒马封侯。梁帝夺嫡的人手方面基本算顶配了,毕竟这俩人从政治地位到业务能力都非常牛。能把这么两个凤毛麟角式的人物笼络住,让他们全力扶助自己,梁帝的演技和茶艺一定是非常高超的。


我估计在上位之前,梁帝肯定没少跟这哥俩说自己的抱负:若有朝一日坐上龙椅,必然整肃朝纲,激浊扬清,收复失地……梁帝口中的那个天下也是他们心中所盼,他们护送他登上帝位,以为是护送着大梁天下一个光明未来。


却没想到,这老登上岸之后会拿他俩开刀。


忌惮赤焰军的战力,于是安排自己人去分权,又因为林燮没有对他派去的人委以重任,怀疑对方有谋逆之心;言候没有兵权,但有乐瑶,这个他一直喜欢的女人,从前他怕说出口就跟言候产生隔阂,对方不尽心为他所用。现在,不装了,仗势抢人你能拿我怎样?


这也是为啥誉王是言后的养子,多少也算言候的半个外甥,但言候根本不搭理他。妈的,跟他老子一个德行,死装,同样的亏想让我吃两遍?做梦!


登基后的梁帝走的每一步都是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从前朝,到后宫,甚至延伸到境外——滑族。而人一旦拥有权力,就免不了被异化。那种自己咳嗽一声就足以把人吓得跪地求饶,一声令下就能让一个家族灰飞烟灭的权力,太让人心醉神迷了。这也是他一定要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的原因。


正值壮年的梁帝,对权力的掌控欲也不可避免地达到顶峰,即便是自己最出色的儿子,也格杀勿论。


他忌惮这个皇长子的声势,嫉妒他的贤明,最重要的是,他担心他和从前的自己一样,是个优秀的演员,贤名之下包藏着狼子野心。夏江不过是适时的猜中了他最卑鄙隐秘的心思,又联合谢玉伪造证据把罪名坐实。


这个案子是以雷霆之势办的,为的就是要这些人的命。他们死了,他的皇位才能安稳。冤枉你的人永远比你知道你有多冤枉,这也是那场旧案成为禁忌的原因,人前说的再义正言辞冠冕堂皇,午夜梦回的时候,不惭愧畏惧吗?


只好回避。

避的了旁人,避不过自己的心。


当太子丧期演乐又大放厥词的时候,梁帝即便拔了剑,也没有真下手。他老了,心没有那么硬了,开始眷恋亲情了。口口声声说着若是当年,就是因为当年之殇,如今才犹豫不决。


太子的幸运就在于,虽然他也是害死皇长兄的推手之一,但梁帝如今的恩慈却是皇长兄之死换来的,他再荒唐,也架不住梁帝的心软——留你一条命,去献洲安享富贵吧。


最后那盘没下完的棋何以让梁帝恼羞成怒至此?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变得慈悲宽厚了,为何你们还要步步紧逼?人强的时候其实特别擅长示弱,就光看梁帝能把林燮和言候哄得给他卖命,他的心智绝对在这俩人之上,可人渐渐老弱的时候,反而会一再逞强,色厉内荏。但里子都垮了,再凶能成什么事儿。


回顾梁帝的一生,总共分为三个阶段——


登上帝位前小心筹谋,隐忍度日,以贤名博人心;登上帝位后,玩弄帝王心术,把所有人当成棋盘上的棋子,在为他所用的前提下又能相互制衡,一旦有人失控,立刻斩杀;垂暮之际,更多是对权力的眷恋和倦怠,以及对亲情的渴求。


他得到他想要的了吗?

或许吧。


他玩弄权术,也被权术玩弄,他引导儿子们争权夺利,最终又反噬到自己身上——他们恨他,恨不得从来没有跟他父子一场过。他最出色的儿子被他斩杀,最喜欢的儿子在天牢自尽,他从前最看不上的儿子,即便被他扶持成太子,也从来没有把他放在心里过。


这是他应得的。

郎中中了没
这世界盛大又动荡,瑰丽又诡异,而我,是你的人间小药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