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艺人生:秦峰男藏珍

企业   文化   2024-10-21 22:25   中国香港  

今秋诚献秦峰男数十年来集美聚珍之果,包括早期瓷器、造像、青铜和漆器,展现这位日本鉴藏大家的敏锐目光,把他的品艺人生娓娓道来,想必让一众艺文雅士藏家欣喜期待。



秦峰男在1949年出生于岛根县出云大社附近一个以酿造酱油为业的家庭。根据日本传说,当地被认为是古代神灵的聚集地。为着对古董的热爱,秦峰男放弃了上班族的生活。由于要养家糊口,他并没有失败的余地。据说他从早到晚都与艺术品为伍,经常整夜钻研手头上的珍品。他在1984年于大阪的西天满老松通开设了第一家店铺「秦氏古美术」,当时「平野古陶轩」等主要艺商也有在此设立分店。他其后在1990年加入了西日本最精英的艺商团体「大阪美术俱乐部」,并于1992年在他位于神户的老家附近的芦屋开设了第二家分店。他所集中国艺术精品,不乏罕稀之品,当中又以十五世纪初早明遗珠为珍。


二十年前在大阪古董街区老松町,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遇见秦峰男。当时,在他别致的艺廊内,摆满了佛教残像、古代瓷器和各色各样的骨董,而我和他则坐在一楼的茶室,身旁是他全部家人,我们喝茶品茗,如此便开展了一段在过去二十年让我津津乐道的交情。除了雅器珍品之外,秦先生对于展示杰作收藏同样不乏意兴,这份博物识珍的能力让他保持敏锐眼光,好奇而不流于俗。不久,我和同事瀬谷瑞香获邀到神户附近古色古香的芦屋市,在秦峰男家中作客,他和几位儿子多年来便是在家中檐廊的和煦日光下,让我们鉴赏一件又一件的中国艺术瑰宝。这些藏品多半是十五世纪初宫廷艺术上乘佳作,极其珍罕。至今,明初依然被认为是艺术发展上辉煌盛世之一,王朝的崛起为艺作贯注源源的生命力,在皇室的大力支持下,丰硕结晶。


2010年,有一次我们拜访芦屋时,秦峰男向我们展示一件精致典雅的明代永乐青花执壶,壶身两面饰以如意开光串枝莲纹,设计难得一见。此青花壶乃工业家兼松下电器创办人松下幸之助旧藏,他当时是透过著名古董老字号茧山龙泉堂购入的。现存已知的类例寥寥无几,包括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宫殿鄂图曼帝国苏丹藏品,以及德黑兰阿德比尔圣殿萨法菲国王旧藏两件。秦先生随后带我们参观所居,走到他的室外停车坪,一对略显违和却极为庄严的宫廷大理石狮子巍然矗立。狮子代表着力量和安全,也象征了王朝的权力,置于门前,镇守家宅,在形上和形下的世界提供保护。



明永乐 青花如意开光莲纹执壶 香港苏富比2010年4月8日,编号1850
明末 大理石雕狮子坐像一对 香港苏富比2010年4月8日,编号1848
明永乐 剔红牡丹纹盖盒 《大明永乐年制》款 香港苏富比2011年5月10日,编号1916



一年后,我们又有幸在秦宅看到一个尺寸硕大的明初剔红漆盒,盖上满雕莲花绽放,精细入微,繁茂瓣叶融入轻柔如绢、温润含蓄的漆红光泽中。永宣年间,漆盒乃最受欢迎的宫廷雕漆品类之一,但大多数已知存世例子尺寸较小,与此盒尺寸纹饰均相似者,仅止一例,现为台北故宫典藏。


日本古董商的拍卖一直不对外开放,在这个密不透风的保密平台上,偶有珍罕至极之品。我同事瀬谷瑞香总是会密切留意风声,因此,2014年初当一件青花梅瓶以相当于200万美元成交时,她很快便告诉我有关秦峰男成功投得梅瓶的传言。几天后,我便在芦屋的小檐廊上,欣赏着我见过保存最佳、画工最妙的瑞果纹梅瓶,其优美线条和细腻釉面都叫人赞叹不已。此式梅瓶造型匀称、果纹丰硕,自成典范,启发往后数百年的艺匠巧思。



明永乐 青花折枝瑞果纹梅瓶 香港苏富比2014年4月8日,编号3023
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 《大明宣德年制》款 香港苏富比2017年4月5日,编号101


至于我手上接触过最让人著迷的明代青花瓷器,依然是这件雅致细腻的青花盌,其钴青发色绚丽,妙写鱼儿荷塘畅游,水草翩翩起伏,菱花盌形巧妙地让人产生错觉,看来仿若在水底轻柔摆动。钴蓝青料的运用出神入化,无与伦比,深浅发色的层次丰富,荷叶上有留白的叶脉纹理,在荷叶沿边更见黑疵点缀,栩栩如生。自1960年代初以来,此盌在日本名闻遐迩,曾经成为许多著名刊物和展览的主角,最后落入秦峰男的手中。2017年此盌在苏富比上拍,经过连番激烈竞价后,以打破青花瓷器世界纪录的价格成交。



唐 石灰岩雕宝冠佛首 香港苏富比2023年4月8日,编号3614


自二十世纪初以来,早期佛教造像在日本一直备受青睐。2023年苏富比庆祝踏足亚洲五十年之际,秦先生委托我们献呈一尊石灰岩雕宝冠佛首,尺寸硕大,工艺超卓,展现大唐武后当政期间,国都长安(现陕西西安)独特的朝廷雕刻风格。河南省龙门石窟擂鼓台南洞有一圆雕近例,约造于公元700年。雕像佛相风格独特,却与苏富比过去十年拍卖过的两尊夹紵干漆佛首脸容有类同之处,眉若刀裁,五观皆以锐利凹槽框之,强调佛容气势。


适逢苏富比于中环置地遮打举行首季拍卖,我们很荣幸获秦峰男先生委托,呈献他数十年来集美聚珍之果,包括早期瓷器、造像、青铜和漆器。其中包括一件极为罕见、甚至独一无二的中国漆艺杰作。黑漆嵌螺钿盖盒尺寸硕大,上缀鱼龙逐珠,环饰水波潋灧,穷妙极巧。龙纹乃至缠枝花卉皆体现了南宋时期的高雅韵致。是次精彩拍卖把秦峰男的敏锐眼光及其品艺人生娓娓道来,相信必然让一众艺文雅士藏家欣喜期待。


仇国仕

苏富比亚洲区主席

亚洲艺术部主席兼环球主管





精选拍品





拍品2014
南宋 黑漆嵌螺钿及绞丝铜线鱼龙逐珠纹大盖盒
直径 39 公分

估价:12,000,000 - 30,000,000 港元


来源:

日本子爵家族收藏

《某子爵家御藏品入札》,东京美术俱乐部,1920年3月8日,编号188


展览:

《大美名品展 : 大阪美术倶楽部创立百周年记念》,大阪美术俱乐部,大阪,2010年,编号106



此黑漆大圆盖盒上,镶嵌珠母闪闪发光,上饰羽翅鱼龙矫健灵动,伴以壮观波涛,是中国漆艺中极为罕见的杰作,甚至可谓独一无二。此类嵌有珠贝的早期漆盒鲜有存世。根据古籍记载,本品应属宋朝宫廷制作精品,呼应十四世纪《格古要论》:「宋朝内府中物及旧做者俱是坚漆,或有嵌铜线者甚佳」。本品的龙纹、波浪和花卉纹的设计体现了南宋时期的高致品味,艺术史学家康蕊君形容为「方方面面均与众不同」,因这些纹饰更常见于其他材质。例如,类同翼龙纹饰可见于香港的东方陶瓷学会展览的一个宋代金牌、内蒙古达茂旗墓葬出土的金锦缎残件(以金至元代盛行的织法制成),以及定窰印花「尚食局」残盘。本品上的波浪与元代青花瓷上的海涛相类,而花卉纹虽乃南宋典型,但使用时期甚短,元代几不复见。本品花卉纹呼应南宋罗缎与刺绣纹样,多见于仕女服装边饰。康蕊君表示,这无与伦比的盖盒可谓「补阙了中国漆器工艺历史上至今仍空白的一页篇章」。





拍品2010
北宋 磁州窰白地黑花缠枝牡丹纹如意形枕
30.5 x 32 x 高20.2 公分

估价:1,000,000 - 2,400,000 港元


来源:茧山龙泉堂,东京


著录

长谷部楽尔,《陶器全集》,卷13:宋の磁州窑 ,东京,1958年,图版44下

Jan Wirgin,《Sung Ceramic Designs》,斯德哥尔摩,1970年,页140,图46:c


展览:

《唐.宋の陶枕》,京都国立博物馆,京都,1970年,编号49(没载图)



叶形陶瓷枕牡丹形态雅致,纹饰秀朗,白地黑花错落分明,风格娴熟,尽显磁州窰观台窰之独特风格。本枕在宋元时期是实用的必需品,能在炎热的夏夜保持头部凉爽,并被认为有保护眼睛健康的作用。此类陶瓷枕有各种器形和纹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传统,父母会将带有婴儿和莲花纹饰的枕头赠与儿女作为婚嫁礼物,以表达对婚姻美满和多子多福的祝愿。另一器形、纹饰与本品相近之例,缀单一牡丹,现藏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1980年曾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展览。






拍品2023
商末 父戊方鼎
高 22.2 公分

估价:2,000,000 - 5,000,000 港元



自古以来,鼎乃权力地位的象征,在吉金礼器中至为重要,宗亲权贵才配享用。方鼎较圆鼎更稀。在商周时期,方鼎在祭祖等仪式上已居中至正,仅限贵族要员尊享。传说鼎为大禹所创,云他建立夏朝后铸造九鼎以喻九州。虽无商代以前铜质方鼎的考古实证,但二里头和二里岗均有出土陶质方鼎。同具「父戊」铭之方鼎仅有一例,相信与本品原为一对,现藏上海博物馆,原属传奇收藏家及清朝官员潘祖荫(1830-1890年)之物。与此方鼎形饰相类之例极稀,商邑安阳出土两件极为相似的方鼎,另有一例收入陈梦家1962年记录在美收藏中国青铜之钜著。台北故宫另存一「亚丑」铭方鼎,可资参考。





秦峰男珍藏尚有唐代白釉兔,可爱如生。类例曾在1935年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世知名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展出,另一类例则曾见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24年特展《喜迎兔年》,玫茵堂还藏一例。另一焦点拍品为隋至唐初白瓷三环足盘。



拍品2005
唐 白釉兔
10.2 公分

估价:1,200,000 - 3,000,000 港元



拍品2013
隋至唐初 白瓷三环足盘
27.3 公分

估价:800,000 - 2,000,000 港元



拍卖详情


品艺人生:秦峰男藏珍
拍卖预展:10 月 25 日 – 28 日
现场拍卖:10 月 29 日 下午 2 时

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
中环干诺道中 8 号置地遮打







阅读相关文章


坂本五郎珍藏中国艺术选粹


坐看云起:翦淞阁文房名品



·








苏富比
寰宇艺术、至臻奢品,在此汇聚。苏富比(Sotheby\x26#39;s)植根亚洲50年,已发展成涵盖拍卖、网拍、私人洽购与即时收藏四大收藏形式,为藏家提供接触寰宇艺术与至臻奢品的目的地。苏富比成立于1744年,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及本地收藏文化创新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