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任职高校讲师,中度抑郁,满足不了合同要求,该怎么办?

学术   2024-10-28 18:01   北京  

抑郁挺严重的,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想到论文就生理性厌恶,但是也不太能朝九晚五工作,文科专业,怎么办?可以找什么样的工作?


——来自知乎网友的提问

这是知乎上的一则疑问。

一位海归博士入职国内某家高校,签约时以为自己能够达成合同要求,但正式入职后发现自己非常不适应国内高校的生态,也高估了自己的抗压能力,不想写论文也不想卷,于是开始陷入抑郁之中。

其实这是海归博士的通病,很多人回国入职高校之后或多或少都有点水土不服,也有不少人因此抑郁。今天这期文章就来结合这位网友的案例探讨一下海归博士回国不适应的原因到底有哪些,以及后续应当如何应对。

 

海归博士不适应国内高校的原因

国内外高校及科研界的生态差异

这一点应该是在国外待过的科研人员的共识,国外的高校相对国内来说没有那么快节奏,无论是博士生还是老师都会比国内高校轻松许多,且更加注重work life balance,如果你工作时间过长,甚至还会强制你去休假。


此外,国外高校的管理相对来说更加扁平化,领导层更多是为教职员工服务的。


而国内科研界的生态是,如果海归不加入大佬团队,就很难在科研界活下去,对于很多不喜社交的海归,这简直是噩梦。


两者的差异造就了很多长期在国外的海归博士生、教授,回国初期总是非常不适应,因此抑郁也就不足为奇了。

非升即走的压力考核,是所有海归的噩梦

除了少部分运气和实力兼备的天选之子能够一步登天拿下人才帽子,大部分海归博士在进入高校后都会面临3+3的非升即走考核。这种考核实际上是模仿国外tenure-track考核的养蛊版,很多学校往往会招超过自身所需岗位的人数,然后让这些人竞争上岗。


能否通过考核条件不是一条清晰明确的线,它更取决于与你同一年入职的那批人的成果如何,同时也取决于你团队的大佬能不能为你说上话。如果不能满足考核要求,30多岁被迫离职的压力确实不小。

国内高校过多非科研类的行政性任务

根据小e身边好多回国好友的反馈,其实海归博士最不适应国内高校的还是过多的非科研类的任务。无论是学校、学院还是系里,都会倾向于让这群新入职的新人承包一些非科研类的行政任务,包括但不限于学科评估、研究生招考、学生活动等,费时费力不说还会很大程度影响自己的科研进度。


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好事轮不到你,轮到你的大概率不会是什么好事。相较而言,在国外此类事情很多会被安排给专职的行政人员,不会轮到教师群体。

 
海归博士应该怎么样应对这些不适应呢?

针对国内高校的大环境因素,海归博士群体的议价权非常有限,在短期内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小e建议,每一位海归博士在入职高校之前,都应该和已经在该高校的熟人深入了解一下这所学校的情况看看是不是存在把青年教师当灯油的情况。


同时,也应该慎重考虑一下自己本身的能力和未来发展规划,看看能不能接受学校抛出的合同条件,不要太过于高估自己的抗压能力。

假设是入职高校后发现不适应,则需要结合自身的未来规划和抗压能力综合评估一下自己是否能够坚持下来。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顶级高校的情况基本都大差不差,想要留下来都会比较卷,甚至就算去企业,也没办法彻底“躺平”。明确这一点之后,小e建议每一位青椒都做一下自我综合评估。

如果发现自己还是更倾向于坚持,则应当再继续努力看看,多付出几分努力,尝试多经营一下自身的软条件,看看自己是否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这一套游戏规则,有没有机会满足学校的合同条件;

倘若发现自己确实已经无法忍受,乃至已经开始厌恶所在高校环境,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及时止损了,可以同步看看国内其他相对来说没那么卷的高校是否可以接受,或者放弃学术界转头看看工业界是否有机会。再不济,也可以重新考虑归海这一选项,海归博士无法适应国内生态选择归海的也大有人在。

总而言之,海归博士入职国内高校因适应不了而导致抑郁的现象并不罕见,其原因也多种多样。但人生并不是只有内卷一条路,换一种心态,选择另外一个赛道,或许风景更好。

更多相关阅读推荐

Dissertation和Master’s thesis,明明都是学术论文,为何差别这么大!

最近一批被港校录取的人都后悔了…


今日视频推荐


就现在!添加客服微信

即送“200元服务优惠券”👇
👇留个言吧~

SCI发表辅导
意得辑出品:SCI论文写作指导,科研防陷防骗指南,投稿状态释疑,投稿后续跟进,科研故事集锦,学术圈新闻。更有科研写作资料包免费派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