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抢论文一作想反抗?先别急着say no,这次说不定不是啥坏事

学术   2024-11-25 12:05   北京  
近期有知乎网友提问,导师想抢自己论文的一作,求助知乎网友自己应该怎么办?以下是提问原文:

今年6月毕业的博士。一篇准备投子刊的论文,导师为了评教授,要一作。文章观点的发现、后续实验设计和数据全是自己完成,文章也是自己写的,而导师的贡献只是组会上对ppt上内容提建议,以及文章的修改。


文章是去年3月给导师的,为了可以赶上去年毕业,请她快些修改,磨磨蹭蹭修改一个月,让我补数据。只能花大概几周补完再给她,然后接着让改文章结构,一直拖到到今年。最终等到她认识一个发过正刊子刊的大佬,请他来交流。大佬很热心,听了我的工作,提出可以指点我们发这篇文章,还邀请我去他那做博后。目前在大佬的指点下修改这篇文章,但导师要一作,该怎么反抗?


现在靠其他文章,毕业是足够了,但这篇算是将来找教职很重要的一个凭证。其实说的直接点,我和我导师本身都没有发正刊和子刊的基础能力,英语水平也都不够格。


导师抢论文一作,相信各位在学术界的小伙伴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或至少听闻过类似的操作。我们之前都曾经出过一期文章,深入分析这种学术界乱象的成因(

导师可以署名通讯作者,为什么还要和学生抢一作?)。


但是我们今天遇到的主人公,也被自己导师抢了一篇一作论文,据作者估计这篇论文的数据含金量甚至够得上nature的子刊。

刚看到作者表述第一段的时候,小e也颇感愤慨,同时也不免感叹这又是一起无能导师抢学生一作的老生常谈的故事,尤其是看到作者说导师对论文的贡献仅是在组会上修改ppt提建议,以及修改文章还拖延论文进展的时候,越发对作者感到同情。

但是作者到第二段突然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突然提到导师邀请了一个发过正刊的大佬交流署名,同时还邀请作者毕业去他那里做博后。事情从此刻开始就不止表面那么简单了,尤其是当作者最后也亲口承认了自己和导师都没有发正刊和子刊的能力。

至此,一切就清晰明了了,这是一起涉及到多重潜规则的学术交易。


 
第一条潜规则:
投正刊或子刊需要大佬挂名才有可能被送审

论文目前只是在修改阶段,甚至都还没有投出去。这位作者的导师非常有自知之明,凭借自己实验室的名气和能力,是不太可能中子刊的。如果这篇论文能发出来,作者认为他的付出和贡献是最大的,实际上贡献最大的是大佬,他让作者借用了他的名气和金字招牌,让论文投正刊或者子刊有了被送审的可能。

其次,贡献第二大的是作者的导师。如果作者导师不拿一作的话,那她找大佬对她没有任何帮助(因为通讯已经送出去了),她拿一作既是大佬入场署名论文的原因,也是结果。要知道目前CNS的潜规则就是论文的通讯或一作必须有一位之前发过对应期刊论文,才有可能给你送审。

编辑首先不会看你的论文质量(甚至标题都不会看),会先审查一下论文作者的水平和实力,如果达不到潜规则要求,拒信在几分钟内就会发出来。此外,找大佬挂名并不只是国内学术界的惯例,全世界的学术界都是如此。

第二条潜规则:
搭上大佬的线比多一篇正刊本身还要有价值

学术界并不是单打独斗,就算作者侥幸能够在没有大佬的情况下凭借运气中一篇子刊乃至正刊,这一篇论文也不会让作者从此大杀四方,再怎么说它也只是一篇论文而已,作者后续能不能有足够的运气继续做这样的高质量学术产出,答案显而易见。

因此,作者导师实际上是通过贡献这一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搭上了大佬的那一条线,成为大佬的“自己人”。今后作者实验室无论是在基金申请还是项目评审等方面,都有一个强有力的IP做背书。不敢说从此一帆风顺,但起码比之前轻松多了。

第三条潜规则:
拜入大佬门下,是刚毕业博士生的最优解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看上去作者失去了一个独享子刊或正刊论文一作的机会,但实际上却获得了能够持续产出子刊或正刊论文的可能性。此外,作者想拿论文一作的目的是什么?不也是想找一个实力更强大的组,继续博后然后找好学校的教职吗?现在大佬给作者的一个博后机会作为交换补偿,不正是作者发论文想要的吗?

再说,从作者的描述看来,他的导师并不是什么大佬。而学术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师门传承的地方,搭上大佬的线实际上刚好弥补了作者在学术界人脉不足的缺点。

拿这篇论文的一作顶多也就帮作者在博士毕业后找博后或者教职稍微有点用,但拜入大佬门下对于作者终身拿基金、评职称乃至后期竞选院士都有加成效果。这样一看,是不是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呢?

现在摆在作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接受这一套潜规则的玩法,后果就是作者拿不到潜在子刊或者正刊论文的唯一一作,但同时得到了拜入大佬山头的机会,后续可能有更多产出,和现导师的关系也能维持稳定,留在学术界也可能有长期的收益;


第二:不接受这一套潜规则,后果就是和现有的导师闹掰,论文大概率发不了子刊,最好的结果就是作者可能只能拿到一篇一区论文的一作,大佬也不会继续关注你,想留在学术界只能靠自己单打独斗。最坏的结果就是事情闹大,后续没人敢接纳你入团队,作者被迫离开学术界。

总结来讲,学术界也是江湖,有自己的一套运行潜规则。作者不可能一边享受着潜规则带来的好处,一边又抗拒潜规则下的利益分配机制,既要又要在哪里都不可能有市场。不过话又说回来,倘若作者下定决心离开学术界,这一套潜规则机制自然不用在意,随心而动即可。

更多相关阅读推荐

作者真会逐篇精读自己论文后面的数十条参考文献吗?

最近一批被港校录取的人都后悔了…


今日视频推荐


就现在!添加客服微信

即送“200元服务优惠券”👇
👇留个言吧~

SCI发表辅导
意得辑出品:SCI论文写作指导,科研防陷防骗指南,投稿状态释疑,投稿后续跟进,科研故事集锦,学术圈新闻。更有科研写作资料包免费派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