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小厂肉搏,中国大模型进入淘汰赛

科技   2024-12-05 20:27   北京  

  

文丨海天

大模型生存不易,谁能进入决赛?

神仙来了也不知道。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年初时曾说,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形成上百种应用模式,赋能千行百业。

ChatGPT的参数是多少?说法很多,GPT-2只有15亿,GPT-3参数达到了1750亿,当然也有说GPT参数为200亿。Meta开发的Llama 3参数有几种,小的80亿,大的700亿,未来可能冲到4000亿。

国内目前有12个比较知名的大模型,它们分别是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巴巴通义千问、腾讯混元、华为盘古、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商汤科技日日新、智谱AI GLM-4、字节跳动豆包、360公司360智脑、昆仑万维天工AI、快手可灵、月之暗面Kimi。

从名单就可以看出,大企业已经带着支票下场,小企业想突围并不容易。

这种趋势不只出现在中国,美国也一样。 

市场拥挤 AI公司压力倍增 

在科技产业,当一个热点出现时,资本人才疯狂涌入。

各种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然后便是残酷的肉搏战,最终留下几个赢家,它们通吃所有蛋糕,这是必然的流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投资人渐渐认同一个观点:“大模型赛道已经很拥挤,创业公司无法抵抗大厂的进攻。”

不考虑员工工资,谷歌Gemini投入的开发成本约为3000万美元-1.91亿美元,GPT-4的成本约为4100-7800万美元,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曾说过,模型的成本超过1亿美元。

2020年开发GPT-3的成本只有200-400万美元,Gemini前身PaLM的训练成本只有300-1200万美元。

中国企业需要采购GPU,这些GPU可能大多需要从英伟达进口,价格更高,幸好中国电力、人力成本有优势。不论怎样,想在大模型战场生存,又不想烧钱,那是不可能的。面对压力,创业公司只能根据形势不断调整战略。

智谱AI的高峰时期有1000多人,现在已经缩减了上百人;零一万物裁减数十人,涉及产品运营团队;月之暗面缩减海外业务;百川智能裁了C端人员。

为了扩张,企业加大投入,试图复制当年打车平台的成功模型。

例如,今年3月市场传出Kimi智能助手展开攻势,拉一个用户投入成本20-30元,据说业务增长了300%。Kimi创始人杨植麟承认公司有投放,但Kimi只有30%的增长来自投放,他还说“我们肯定不是投放最多的”。

一些原本领先的AI企业也遇到困难。最近商汤科技进行重组,加速向生成式AI技术转移,似乎想缩小差距。虽然商汤科技在香港成功上市,风光一时,但相比三年前的发行价,目前股价已经下跌61%。

商汤科技在提交给港交所的文件中表示,公司将力争让生成式AI成为核心业务和增长点,让它为公司创造利润。

原本商汤科技依赖的主要是计算机视觉业务,但今年上半年传统AI业务下滑50.6%,商汤科技虽然已经创建10多年,但至今还在亏损。

AI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中国整个AI产业有必要好好背诵这条名言。 

链式反应 融资交易前赴后继

今年1月1日-8月27日,国内AI领域发生融资交易317笔,出手三次及以上的投资机构共有38家。在14家有产业背景的投资机构中,4家来自头部AI企业,它们是智谱AI、讯飞创投、星连资本以及范式资本。

智谱AI势头很猛,它在几个月内发起8次资本交易,还收购了聆心智能。智谱与星连资本关系密切,它是星连资本的出资者之一,星连资本的掌门人正是智谱AI副总裁李文珏。

科大讯飞投资了AI医疗领域的水木分子和AI情感陪伴公司超级崽崽,讯飞创投投资了3家公司。

再看百度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参与11笔融资,它投资了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和无限光年。AI视频开发商爱诗科技、AI PPT工具公司艾斯莱德、AI辅助创作公司喔哇宇宙、高端GPU芯片公司瀚博半导体、AI芯片设计商墨芯人工智能都得到了阿里集团的支持。

百度不遑多让,投资AI视频公司生数科技和井英科技、AI图像生成开发商光魔科技。

大厂和小厂如此积极,可能是因为它们看到了机会。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CICC)董事长几个月前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投融资主题论坛上表示,到2030年中国AI产业的市场需求将达到5.6万亿元,2024-2030年中国在AI产业的总投资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

来自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的AI市场规模只有154亿元,2017年翻倍,增至318亿元。2022年的规模约为1706亿元,2023年增至2137亿元,今年预计将达2800亿元。

如果AI果真和预料的一样增长迅猛,科技巨头们不可能作壁上观,创业公司更会跃跃欲试。

在投资融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看点是估值。

8月,月之暗面融资3亿多美元,估值达到240亿元人民币,成为大模型“四小龙”中估值最高的企业。5月21日,智谱AI融资4亿美元,估值约210亿。7月25日,百川智能融资50亿元,估值200多亿。MiniMax估值约为175亿元。零一万物估值约为140亿元。

国内还有一些AI企业可以拿来参照,例如,第四范式的市值约为188亿,商汤344亿,旷视科技267亿,云从科技104亿。

未来围绕AI展开的投资融资并购活动应该还会更多。

让我们搬起板凳,好好期待。 

字节跳动 AI产品全面开花

最近一年多,字节跳动的AI技术突飞猛进,让同行们刮目相看。

在ChatGPT诞生之前,字节跳动偏向于“AI for Science”,在100人规模的AI Lab NLP(自然语言处理)组里,研究大语言模型的只有不到10人。

去年四季度,字节跳动的目标是让语言模型整体效果达到GPT-3.5水平,当时国内头部企业正在追赶GPT-4。

到了今年形势大变,字节豆包App 9月份日活冲到760万,成为中国日活最高的AI App产品;Kimi智能助手(Kimi手机版)也有130万。

10月份,豆包日活达到945万。

要知道,去年11月份第一名还是百度文心一言,那时豆包日活只有130万,比文心少几十万,由此可见字节跳动的追赶速度十分恐怖。

来自Aicpb.com的数据也证明了字节跳动展现的强大,豆包App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手机App中月活跃用户最多的AI聊天程序,月活为5130万。百度文小言只能排第二,月活1257万。阿里巴巴支持的Kimi排第三,月活1006万。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忽略百度文心一言在PC端和工作场景中所展现的优势格局。
豆包很多功能非常讨巧,例如它可以发布创建自己的智能体、编搞笑段子、练外文口语、和会撒娇的女朋友聊天、辅导中小学作业、和AI玩游戏,因为好玩的功能众多,所以受到C端用户的欢迎。
至今字节跳动仍没有公布盈利计划。
字节跳动不差钱,抖音成为它背后的现金牛,及巨大的流量池;只要它舍得加码投放,让日活月活增长毫无难度。
相比百度和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杀入AI战场的时间比较晚,但俨然有种后来居上的架势。
今年5月,火山引擎发布首款大模型豆包,收费标准为0.0008元/千Tokens(企业版),相当于0.8元/100万Tokens,1元可以处理200万字。
GPT-4o收费约为5美元/100万Tokens,比豆包贵了很多倍,这意味着如果GPT-4o杀入中国的商业战场,它并见得获得优势。
在Soul之后,字节跳动似乎更懂得抓住中国年轻用户的心。
2023年以来它已经在国内上线近10款手机端AI产品,包括:
——对标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的豆包;
——对标MiniMax社交AI星野的猫箱;
——对标阿里妙鸭相机的星绘;
——对标视频生成大模型Sora、快手可灵的即梦;
——对标音乐AI Suno的海绵音乐,等等。
字节跳动已经将一些产品推向海外,比如Gauth、Hypic、Cici,表现还不错。
节字跳动AI产品遍地开花。
中国的实力 vs.美国的压力
从美国对中国AI产业的打压以及中国企业最近的表现看,中国大模型已经悄然崛起,不但跟上了西方的速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AI创新格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2014年全球生成式AI专利只有733项,2023年增加至14000项。谁是拥有专利最多的国家?不是美国,居然是中国。
在排行榜中,腾讯排名第一,拥有专利2074项,平安第二,拥有专利1564项,然后是百度(1234项)、IBM(601项)、阿里巴巴(571项)、三星电子(468项)、谷歌/Alphabt(443项)、字节跳动(418项)、BBK电子(377项)、微软(377项)。
除此之外,上榜的还有网易、NTT、华为、中国移动、国家电网、Adobe、索尼、西门子、蚂蚁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你可能会好奇榜单为何没有OpenAI,因为它还没有申请任何专利。
虽然不知道排行的权威性有多高,但榜单透露的信息仍然值得国人高兴。
几天前阿里云通义团队推出全新的AI推理模型——QwQ-32B-Preview,它对标o1,在数学、编程、科学探索方面表现出色。
来自杭州的AI企业家认为,中国企业正在快速追上OpenAI,o1指明了方向,一些中国的重量级企业将会在同一领域取得进步。
也许美国企业的确为中国指明了道路,但中国的AI大模型有很强的独创性,与需求更为契合。
美国知名AI创业公司Hugging Face(估值45亿美元)的CEO Clement Delangue最近预言,明年中国将会在AI领域开始渐渐领先美国。
中国之所以渐渐占据上风,主要是因为中国将会成为开源AI竞赛的领导者。Hugging Face今年6月曾对主要开源LLM进行对比,阿里巴巴Qwen2高居榜首,领先于Meta的Llama 3和微软的Phi-3。
《自然》最近刊文,几名研究人员分析了35万名AI科学家和500万份AI论文,发现自2000年以来,在人才方面,中国和美国就成了AI领导者。
大多迁往中国的AI科学家来自美国,大多迁往美国的AI科学家来自中国。研究认为,两国科学家如果携手合作,能带来更大的影响。
在未来的日子里,中美的AI竞争必然会继续。
美国的打压会升级,中国大模型自力更生的路还有很长。
无论是残酷的内部竞争还是铁血的外部战争,死伤难免。 

如果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投稿或寻求报道,欢迎私信“投稿”,添加编辑微信
如果您想要获取最新的科技趋势分析、行业内部的独家见解、定期的互动讨论和知识分享、与行业专家的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头部科技创始人、AI头号玩家俱乐部主理人晶总微信!

头部科技
头部科技是技术新世界的记录者、探索者和推动者。我们致力于普及细分场景的科技解决方案,打造科技和人才创新知识图谱。无论你身处技术公司或传统行业,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的案例和伙伴。在无限的时空中,和你共同探索科技原力是我们的荣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