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福尔摩斯探案之后续篇
简单主义
5月新上线的《案例分析课》,一经上线就赢得太多导粉们的支持和好评,有夸赞“课程太值太过瘾的!”;有觉着“意犹未尽的!”;有感叹烧脑烧到转不动的;有支持傅老师多开几期的;也有羡慕傅老师发量太密想薅头发的……(呀!最后一个有点跑题,师父,对不住了!)
课程除了听傅老师现场讲解个案的思路分析和逻辑拆解及整理过程,还鼓励大家课后多实践,发了课后作业,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回复!只是碍于时间有限,傅老师只能挑几个案例来讲,很多同学表示意犹未尽的样子!所以今天就在这里再和大家来分享个作业,大家一起来“福尔摩斯式”探索一下!
病人情况:
女,61岁。
目前睡眠状况尚可,白天晚上都有尿频,晚上入睡后1小时一次小便,量中等,多数情况起来小便后可以马上入睡,少数时会在3点左右醒来,入睡时间长一些。每一次半夜醒来都有口干口苦的情况。
白天晩上都会出现燥热暴汗的情况,一阵一阵,燥热过后才能入睡,往往是上半身燥热下半身不热,脚冰凉,手不冷。没有心烦气躁。
大便不干不稀,成形量少,小便淡黄。胃口正常。
时常手抖,不用手不抖,用手时也只是偶尔会抖,不总抖。
学员思路分析:
(括号中的建议供大家一起探讨)
上半身燥热出汗——上焦有火;阴虚阳亢?收敛不足?肝胆胃火?肝木生心火?
(同学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的,由于这是第一个信息,可以把所有推测的可能性都写上,比如我们还可以多一个的推测“瘀堵导致的局部燥热”。)
下半身不热,脚冰凉,尿频,小便淡黄——下焦有寒;肾阴虚有寒;泻补肾俞,先排寒,空出位置,再引火归元。增加肾脏的收敛功能,也能止汗。泻补昆仑,补太溪。补大陵补太溪补关元。泻肾脏寒气泻补肾俞穴,补太溪。补水泉60分钟,补中极60分钟。
(同学判断的很对,下焦寒。但如果承上启下来看,这条信息其实帮我们把拼图拼完整了,她整体状况:“上热下寒”。至于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继续拆解下去。这位同学其中一个用穴的思路是很好的——引火归元。补水泉和中极就略微有些着急,因为这两个穴位有升的功效,在没把火祛掉之前升上去阴太多,会把中上焦的火顶上去,身体会有些难受。)
舌头肝胆位置厚——肝郁?肝胆湿热?上焦热,可以泻后溪补内关,泻外关补内关。
(舌两侧主肝胆,比其他位置厚确实说明肝胆上是有湿热,既然判断对了,有没有想过直接用肝胆经的穴位去排湿呢?而且湿气最容易造成瘀堵。咱们再来回顾刚刚的分析“上热下寒”,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是肝胆的湿导致的瘀堵造成的呢?所以是不是可以疏通下肝胆经来看看能不能缓解燥热的情况呢?)
(这个判断和用穴没问题,同时咱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索这个火从哪里来?肝木生心火,肝胆湿热是不是也可能造成心火的问题呢?)
时常手抖,不用手不抖,用手时也只是偶尔会抖,不总抖——肝风内动。补肝血,泻阳陵泉补血海。
(这个思路判断可以,只有用手的有时候抖,更可能是血虚的抖。这条信息其实帮我们印证了上面的判断,肝上的阴虚阳亢,肝血虚,所以可以补肝血。除了泻胆热,其实还可以考虑泻肝热,比如泻行间,太冲等穴位)
半夜醒来口干口苦,很久才能入睡——泻阳陵泉补太溪、泻外关补内关。
(这条信息也可以帮我们坐实肝胆郁火的判断。这里的用穴没问题,可以去找少阳经解决。)
学员穴位方案:
第一天:泻外关30分钟,补内关30分钟。(通少阳经,补心阴,收敛止汗)
第二天:补肾俞30分钟,补昆仑30分钟,补太溪30分钟。(祛下焦寒气,引火归元)
第三天:补大陵30分钟,补太溪30分钟,补关元30分钟。(补心阴肾阴)
第四天:泻阳陵泉30分钟,补血海30分钟。(疏通肝胆经,补肝血)
第五天:补水泉60分钟。(补肾阴,调节水液分布)
第六天:补中极60分钟(帮助膀胱气化)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判断病人上热下寒,肝胆湿热,阴虚阳亢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整体方案先祛上焦的热,再配合泻肝胆祛湿气,疏通下经络,把热燥问题梳理下,稳定睡眠,最后再去引火归元,温补下焦解决尿频问题!)
建议的穴位组合如下:
1后溪-30大陵+30
2阳陵泉-30 三阴交+30
3行间-30 阴陵泉+30
4昆仑+30 太溪+30
5膀胱俞-20+20 照海+20
有疑惑的地方:
在考虑每天穴位衔接的时候很困惑,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闭环。
(这个要慢慢来,期待傅老师下一期的案例分析课吧,大家一起继续来福尔摩斯探案咯!!!)
烦人的呃逆
嗨!亮晶晶的眼睛
新冠用穴分享
结识导引按蹻的三个阶段
我眼中的导引按蹻(中)
我眼中的导引按蹻(上)
导引按蹻,开启了我的健康自主之路
湿疹案例分析
小儿发烧经验谈
星火跃动
鼻炎—从躲避到战胜
两个男人的房间竟然可以这样?!
女性分泌物多是什么情况?
别忘了点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