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科学”坚定举擎马克思主义大旗,求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学术研究动态跟踪与传播,设有著名学者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国外马克思主义等重点栏目。
每
日
精
选
思想理论科学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原标题为《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四重维度》,被《新华文摘》2024年第19期论点摘编;
作者简介:徐国亮,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伟,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精
彩
分
享
学者简介
徐国亮,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两创”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会长,山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编委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课题、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多项,在权威报刊发表论文80多篇,近20篇论文被“学习强国”和《新华文摘》等转载。培养近百名硕博研究生,有的成为国家干部、企业家、大学教授,有的考入北大等重点马院深造。他热爱本职工作,关心爱护学生,坚守“博观约取知古今国事,厚积薄发铸高风亮节”的治学之道、“胸怀家国,德高心亮”的学术追求、“知国明理,烛亮前程”的学术责任,是学生心中的好导师。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国际话语权;
佳作共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提出“七个着力”,其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了一系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主要内容包括以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为核心的价值理念,要紧密围绕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和平问题、世界经济发展问题、人类安全问题、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问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打造具有中国标识的话语体系,把内蕴着东方智慧的“中国话语”转变为具有人类文明现实关怀向度的“世界话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价值之维
价值之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文化思想既立足国内,又放眼全球,为推进世界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是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体现,是满足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发展的现实需要。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中国故事,无论是对弘扬中华文明,还是对世界文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推动理论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理论
人类的交流交往是人在主体性维度上具有的实践形式。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独立形态的文明交往理论,但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文明交往的论述和思想。马克思主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高度,总结人类文明起源和世界历史演进,分析人类文明的生成与演化,诠释人类文明形态多样性的历史规律,指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理论的丰富发展,也是对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回应。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文明对话交流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人也充分认识到文明交往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上述重要论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天下大同”“和而不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正是目前人类文明交流交往所要遵循的价值准则。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创造性地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并转换为符合中国发展现实的文化元素,实现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意蕴的理论升华。
(二)扩大文化影响: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有助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并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在影响国际文化秩序重构和参与全球文化治理的过程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国主流价值观念与人类共同价值相向而行。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就是向世界传播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内涵要义,努力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类共相意义和国际传播意义,通过多种传播方式传递到世界每一角落,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要义。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吸收借鉴、兼容并蓄的过程中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播的基础。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华民族都具有超凡的文化影响力。过去的一百余年,中国共产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思想内容,也更加坚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正是有了这份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才更加自信,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故事在国际社会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中国方案逐渐成为世界共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三)加强文化认知: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为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基本元素和价值支撑,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深化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普遍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知。
目前,多样性的国际文化环境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一方面,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独特价值理念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理念有机结合起来,让世界各国人民全面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同时,还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运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和新表达,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继而提升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与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连结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成为满足世界各国人民精神诉求的共同表达;向世界各国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礼之用,和为贵”“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等理念,让世界各国人民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的基因,消除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误解,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与自己本国文化相一致的共同价值理念。
(四)促进文化发展:彰显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原创性贡献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是世界大国,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等成为世界各国都在思考的难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不仅可以将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也可以为世界各国回答一系列的“现代化之问”、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弘扬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时刻关注着人类的前途命运,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文共同体”,表明中国坚持命运与共的整体性文明理念,这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提供全新选择,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原创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要求,顺应人类和平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潮流。一方面,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智慧,蕴藏着破解当今人类社会难题的答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要着眼于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方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新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上其他文明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人心和善的价值观念,也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理想、治理理想、家国情怀、精神追求和经济伦理等,要把这些宝贵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文化财富转换为推动全球发展的强大动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转换为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自信历程。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之维
内容之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核心要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力量之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并将其展示出来、传播出去。其内容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表达。
(一)生态文明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秉持“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观,主张“敬畏生命”“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倡导“辨类重养”“节物惜用”的生态管理观,奉行“参赞化育”“三材无私”的生态境界观,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中华民族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探索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涵盖中国古代的天地观和天道观,倡导阴阳互补、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辩证转化。儒家、道家学说中蕴含了大量的表述,《道德经》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礼记》指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等理念。有学者指出,“天人合一”中的“天”既是一种自然之天,也是一种道德之天。“天人合一”的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据此,人们对“天人合一”“敬畏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北宋时期发展形成了“民胞物与”“人与天地参”等思想理念,深化了天、地、人的统一关系。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体现中国古人对时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它的当代价值在于人类与自然万物有机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基本思路。“道法自然”“辨类重养”“参赞化育”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有助于世界各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于化解当前全世界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的更好发展,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如中国提出的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双碳”发展目标等,为世界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二)对外关系强调:协和万邦的天下观
“协和万邦”语出《尚书》,原文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亲任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历史上的中国曾以先进华夏文明与其他异质文明不断交流互动,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圈。协和万邦的天下观表征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兼济天下、四海一家的世界情怀,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观、文明观、治理观等思想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的文化心理与民族性格。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先贤就开始站在天下立场上思考问题。《周易》中的“万国咸宁”体现了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理念。《论语》中共计有23处提到“天下”一词,主要是指国家,孔子提出“天下无道”“天下有道”,主要也是关于国家治理的思考。协和万邦的天下观还包含“以文安民”的理念。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体现出中国古人对天下关系的探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治国理念,也是儒家大同治世的思想精华,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钱穆指出:“中国古代人常有一个‘天下观念’超乎国家观念之上。”协和万邦的天下观蕴涵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思想智慧,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治理新方案,破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困境等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三)社会思想表达:和而不同的社会观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中华和合文化在社会治理领域经过实践而形成的观念体系。中华和合文化是一种差异存在、多样性统一、兼容并包的文化,不同事物间既是差异性存在关系,又是兼容性存在关系。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代表中华民族对于和谐社会的探索与追求,是中华民族理想社会图景的生动体现。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主要包括“和而不同”“和合相生”“包容差异”等思想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表述。儒家提倡讲信修睦,这是建设大同社会的基本要求。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观”,《论语》指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倡导“仁爱”,墨家倡导“兼爱”“非攻”,这些价值理念都是中国古人追求成己利人、真挚美善的理想社会关系的表达,体现出中国古人追求大同社会、达至爱己的社会理想。有学者指出,“和合生物”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共同富裕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当代体现。共同富裕是重要的治国理念,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是中国历代社会治理的目标。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生活富足、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的愿望,也是防范和化解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的必然选择。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传承弘扬和而不同、天下大同、和为贵的价值理念,继而引导世界各国追求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携手应对单边主义、零和博弈、以邻为壑等国际危机和冲突。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还主张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追求邻里和睦,为世界各国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供价值准则。
(四)伦理精神标识: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人心和善是一种心态平和、善良处事的态度,是谦和有礼、和颜悦色、宽容待人的行为方式,是一种以仁爱为核心、追求和合价值理念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是中华民族追求崇德向善、厚德载物理想道德品格的体现,主要包含道德意识、道德目标、伦理精神等理念内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层面的重要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表达了中国古人对人性认识的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大量的有关人性和善的道德观表述。《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表述。《孟子》“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的说法,反映出儒家对人性本质的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倡导“民心向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在于“尚公”“重礼”“贵和”。尚公克私、礼范公序等理念都建立在人心和善、人们内心认同的基础之上。正是基于文化创意的持续有效推动,立足现实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传统家庭伦理作出顺应时代要求、合乎百姓期待的诠释、引申和转型,浓郁醇厚的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才因时传承、因人而彰、历久弥新。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还蕴涵着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为核心内涵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因此,人心和善的价值观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共处。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与人之间伦理精神的探索与追求。弘扬和传播人心向善的道德观既引导世界各国人民提升道德修养,持续完善自我品格,培养奉献精神等,也为世界各国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文化养分,推动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条件之维
条件之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保证。信息的传播需要满足一定的传播条件,否则传播就无法进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理念,使其在实践中更好地向世界各国传播。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对外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
(一)国家实力增强:“硬实力”和“软实力”为国际传播增强自信和底气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形成,尤其对外弘扬传播本民族文化,需要多方面条件的配合,需要国家“硬实力”的“软实力”的支撑。当今世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力不可能建立在薄弱的现实基础之上,没有过硬的综合实力,就不会有广泛的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需要中国强大的综合实力作为后盾和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提升“硬实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增强了自信和底气。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硬实力”。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使得中华民族始终坚定文化自觉自信。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探索和建设过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增强文化自觉、提振文化自信,现在逐步实现文化自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觉自信到文化自强的历史飞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软实力”。
(二)国际地位上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为国际传播提供实践支撑
目前,“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国际社会的发展形势亟须新型理念和新兴力量的注入。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但是,中国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中国也逐步将经济实力提升和对世界发展贡献的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权优势,逐步构建具有中国标识的国际话语权体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向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新思想和新理念,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丰富而有益的启迪。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提供实践支撑。一方面,中国积极履行大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发声,在关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在世界经济、气候变化、减贫事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正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今后,人类社会要战胜前行路上的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的力量源泉。中国应该继续积极履行大国责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中寻找治理之策,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另一方面,中国在为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打着“文明冲突论”的旗号,打压中国和中华文明,主导人类文明的发展。现在,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和万邦的价值理念,凝聚起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价值共识,为增加国际社会最大共识提供共同价值共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破解“文明冲突”的困境。
(三)数媒技术发展:新的传播技术为国际传播提供有利保证
目前,国际文化传播领域的多媒体融合、智能化生产、精准传播等全部依靠网络技术发展。世界各国在国际市场上对5G、AI等新兴技术和媒介的占有情况将直接影响该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中,中国的发展优势日渐明显。同时,中国在国际广播电台、国际网站、国内权威报纸的国际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善于利用新闻和娱乐频道等方式,传播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的价值理念。总之,中国积极打造多层级国际文化传播矩阵,适应全球化信息传播语境需要,努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在世界文化传播格局中抢占先机,使得中华文化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随着数媒技术的发展,中国积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因此,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技术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提供技术条件。一方面,在数字化传播发展过程中,中国媒体及时抓住时代机遇,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打造多元化的数字传播矩阵和对外传播体系。中国的主流媒体纷纷创设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账号,及时宣传和解读中国的对外政策和中华文化,用“接地气”的方式与世界不同国家的人民进行互动,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有超过80%的海外受访民众表示,对以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好印象。另一方面,中国及时发现并占有数字文化产业领域的先机。当前,5G商用拍照、“5G+8K(超高清)”电视节目信号传输技术等催生了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如自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传播模式,这些新模式激发了传播者的创作和传播热情,他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媒体平台等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中国在上述数字文化产业中的领先优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提供有利保证。
(四)文化发展需要:突破西方僵化的文明认知偏见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特征的“文化赤字”“文明等级论”等问题依然存在,“西方文明优越论”在世界文明发展中仍然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世界范围内呈现出的文化交流、交融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伴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增加,人类各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交往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良好环境。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文明较早且较充分地以平等为基本价值准则。目前,世界文明的发展需要中华文化和中国智慧。因此,应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让其为世界文明交流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消除西方僵化的文明认知偏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国始终认为文明没有高下之分,始终承认各民族文明是平等的,并有文化发展的自主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是文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史,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始终是开放怀抱、虚心接受,积极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始终以平等态度对待世界各国不同的文明形态,始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各国不同文明发展的阶段和成果。另一方面,突破西方僵化的文明认知偏见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价值理念和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有关包容的理念。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包容世界各国不同文化文明,并引导世界各国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文明优越论,推动形成世界不同文明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四、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之维
实践之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主要抓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提炼展示其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升其国际传播能力;表明中国以一种更加开放、理性、自信的心态主动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流中,更加主动向世界分享发展的经验与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话语、传播媒介、传播平台等五个方面协同发力。
(一)强化传播主体:培养高水平文化传播人才队伍
在传播学中,传播者作为传播行为的发起者,负有对传播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和传播的责任。人才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要完善国际话语人才培养体系,畅通国际人才培养渠道,造就一大批融通中外历史文化、掌握国际传播技术、精通媒介信息运营的专门人才,培养一支多层次、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一是培养高水平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此前我国已经培养了一部分能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文化的人才队伍,现在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优化人才配置,创造条件,发挥这部分人才队伍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同时,要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参与文化传播工作的人员中,对理论掌握扎实但外语水平薄弱的传播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外语表达和翻译水平,提升他们参与国际传播工作能力,不断把人才优势转化成国际传播优势。二是建设国际传播智库。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要在全球范围配置智库人才,引进传播领域专业人才,发挥专业力量特长,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深度与效度,从力量层面上让传播内容由“说教”变为“说理”。三是要培养意见领袖,发挥国际务工人员、留学生的作用。挖掘和培养意见领袖,发挥走出国门的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企业家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在大众传播主体中的号召力与行动力,引导上述群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播者和践行者。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并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提升办学质量,激发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让留学生回国后能自觉向本国人民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
(二)明晰传播对象:有的放矢地加强国际传播的针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民间传播,无论是传统方式还是数字化传播,最终是要给人进行传播。因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要研究接受对象、了解接受对象,转化国际话语叙事方式;要融通中外话语文化,融贯中外对人、事、物的话语阐释和宣介习惯,以世界人民普遍接受的话语叙事方式进行国际传播;特别要加强数字化叙事,以图、文、音、影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进行话语叙事,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更便捷、更全面地认识中国。
要针对传播对象的具体情况,运用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一是要充分考虑传播对象的具体情况。跨国界、跨文化是国际传播的基本特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要了解传播对象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文化思维理念等情况,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注重中西方文化思维理念的差异,全面了解国际传播受众目标的知识背景和用户画像,争取实现国际传播的精准化匹配。比如,针对西方文化偏向于维护个人主义价值取向,要根据传播受众的接受程度“量身定做”表达方式,避免价值理念的差异引起的误读,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质量。二是运用多元化的叙事表达方式。善于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要采取不同的叙事视角,鼓励采用参与者讲述亲身经历,用这种真实可信的方式开展文化传播。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善于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和中国故事,增进国际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发国际受众文化情感的共鸣。三是根据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地对各国加以个性化区分。中国的周边国家在文化层面与我国关联度高。中国与俄罗斯是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对中国的经济、文化接受度高。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上都是逆意受众,但在经济上除美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一般都属于顺意受众或中性受众。要根据中国与不同国家外交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提升国际传播工作质量。
(三)创新传播话语:打造快速及时融通的表达方式
话语是表达现实世界的基本方式,话语叙事具备着阐释思想的权力。打造快速及时融通的话语表达,需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话语表达提供理论支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主要传播以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打造具有中国标识的话语体系,更好地推动中国话语、中国观念能够被世界各国人民听得懂、听得进去、听得明白。
一是要加快国际话语生产。中国应积极在世界舞台上发声,及时回应国际社会普遍关切,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有效解决人类社会普遍面临的挑战与难题。围绕当前世界发展的诸多问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治理智慧,并生产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话语,如“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话语表达,以中国之治为人类之治提供更多选择。二是要打造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国古代对人与人、人与群体、天地万物关系的探寻,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在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善于将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中国话语升级为世界话语,从而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同时,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经典符号内涵,结合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向世界宣传推广,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三是要注重话语表达的转换。系统阐释传播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内核,使其生动地展示给世界,注重话语表达的转换,使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得到精准翻译、精确表达,避免由于话语转化的误差而引起传播和使用的误解。
(四)优化传播媒介:综合运用智媒体新技术传播工具
在新一轮国际文化传播格局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人工智能和移动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提供技术媒介。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加快由传统媒体转向新兴智能化媒体,充分运用以数字化为引领的新媒体传播媒介,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要抓住新型媒体技术的发展先机,借助智媒体技术具有的优势,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传播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要注重运用新兴媒体、新兴技术、新兴终端,打造智媒体技术传播媒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一是依托大数据和超级算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要抓住国际文化传播领域普遍呈现出的多终端、多场景、高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特征;要以人工智能、数据应用、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为基础,推广运用VR/AR、语音模拟、AI、人像识别等智能传播媒介,辅之以数据算法实现内容的精准化推送;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能化传播,通过大数据计算以扩大海外用户的数量和规模;借用区块链技术的独特优势,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安全度,避免遭受到不法分子攻击;运用8K超高清电视节目引领文化图像、视频传播方向。充分发挥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作用。二是要树立智媒体技术的创新思维。数字时代新产品、新业态更新快,要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和面临的国际形势需要,不断推动智媒体传播技术更新迭代,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及时有效。三是要推出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态多样,可以根据其内容创作覆盖舞蹈音乐、影视喜剧、文学作品、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满足世界上不同地区人民的文化需要。同时,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特色美食、节日庆典等代表性文艺产品和元素,提升其质量,增加可传播性。
(五)用好传播平台:以多元性、长效性、领先性为标志
目前,国际文化传播已进入平台化传播时代,传播媒介由以往的传统媒体丰富拓展到多平台、多主体。多元性、长效性、领先技术的国际传播平台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保障,是发挥话语传播策略作用的基础,是进行传播和接受话语反馈的载体与渠道。在平台化传播时代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要遵循平台传播的规律,推动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兴媒体平台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平台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时、高效的国际传播。
一是多元性。建立起多主体的传播体系。将政府、媒体机构、企业、高校、个人等主体相融合,打造传播媒体矩阵。政府可以有效保证传播内容的权威性,高校和传播机构可以保证传播内容的专业性,部分企业有着丰富的传播经验,个人的参与可以增强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多主体的传播模式可以很好地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矩阵合力效能。同时,打造覆盖出版、广播、影视、游戏等多元渠道。二是长效性。为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长效性,就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各类主体能够有计划、守规则地进行工作,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长效机制也可以保证文化传播工作的连续性,保证文化传播工作的投入、研发、设计的稳定性,进而确保传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领先技术。技术领先是多元长效性的传播平台的支撑。要及时改进算法并实现技术升级,及时获取国际文化传播平台中的各类数据,不断实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的创新。积极发挥虚拟现实技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传统与现实相结合,例如敦煌莫高窟的全真数字藏经洞。同时,打造具有中国标识的战略传播体系,用以统筹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各类传播媒体和要素,很好地推动国际传播的常态化、长效性发展。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本身具有博大的人类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将突破原有的国际传播模式的局限,创新国际传播理念、手段和范式;是立足于维护本国发展,又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的国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既有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也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格局的改革与重构,为世界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着力提升国际话语权,为世界发展发出中国声音,为世界文化发展注入中国元素,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