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科学”坚定举擎马克思主义大旗,求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学术研究动态跟踪与传播,设有著名学者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国外马克思主义等重点栏目。
每
日
精
选
思想理论科学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原标题为《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与现代文明新使命》;
作者简介:李学成,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化战略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康丽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精
彩
分
享
学者简介
李学成,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化战略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科学辑刊》主编,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辽宁省社科基金评审专家,辽宁社会科学院高级职称评选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专注清史、满学和对日关系研究。在学术领域有着丰富的成果。他撰写了《满族生活风俗变迁史》《清代帝王》《清史鉴知录》《满族文化资源与开发》《沈阳通史·近代卷》等专著和合著9部,并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社会科学辑刊》《安徽史学》《黑龙江民族丛刊》等报刊、内参发表论文和调研报告100多篇。多年来专注于清史、满学和对日关系研究,撰写了多部专著和论文,获得了省市级一二三等奖20余项,还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清史、满学和近代史,对期刊评价指标的影响也有深入研究。他强调打造和谐向上的团队,保持对工作的热爱,加强期刊数字化传播,不断提高期刊影响力。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根脉;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佳作共赏
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随后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又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与发展道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深层次的价值意涵。中国人民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为有力地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更为有质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文明形态。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新局面与新形势,我们应当担负起现代文明的新使命,既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从而不断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进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经提出,便成为在社会各界都产生重大影响力的话语之一,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我们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22年党的二十大等会议上又再次重申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和在新疆听取工作汇报时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个极具政治意义的理论概念和具体实践,不仅体现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发展的要求,也传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并掀起了研究的热潮。
当前,学术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颇多,如张淑娟、孙冉冉从“双向性”的角度出发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与“统一”;李卫英、彭云青、李鹤松从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两个方面论述了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杨茂庆、周驰亮、杨乐笛从文化认同视域出发着重论证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俞贺、魏莉从“向内凝聚”,即“统一性”层面论述了巩固文化主体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作用;尹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蕴含、价值意义与精神内涵方面出发,阐明了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路径的方式方法。然而,纵观学界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大部分学者都是从两者各自的主要内涵与价值意义角度来阐释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而指出新时代我们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总的来看,目前学术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及现代文明新使命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因而,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出发,进一步阐释新时代如何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文明新使命,并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文明形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政治理念不仅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深刻影响着人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并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和民族团结、国家凝聚以及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本文通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蕴含、文化根脉以及现代文明新使命的研究分析,希冀深入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蕴涵,进而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脉络,实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文明形态建构。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蕴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明底蕴,是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展现出的一种特有的现代性文化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虽作为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出现,但其蕴含着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深刻影响着这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文明源泉:民胞物与、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念
“天下一家”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共同体价值理念由来已久,主要萌芽于夏商时期,形成于周朝时期,并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而不断发展完善,贯穿于从文化中国到政治中国的全过程。历史上的中国,东为广阔无垠的沧海,西为巍峨耸立的高原与雪山,北为冰天雪地的荒野之地,南为郁郁葱葱的密林,再加上有突厥、匈奴、契丹、女真以及后来的满族等,为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天下”观念提供了“生成土壤”。因而,“天下”于中国人而言,就不仅仅是一个疆域概念,“更是指称在同一地域生活的民族集合体”。《诗经•商颂•殷武》篇中有言:“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氐、羌”等民族都不敢不来参与商王主持的祭祀大典,并对商王进行朝贡,这表明“中国”周边民族对商王朝统治的认可与支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天下”观念已经涉及不同的人群,进而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源泉。
西周时期,周天子成为受命于“天”的唯一人选,周王为“天”之子,代“天”巡狩天下,具有唯一祭祀“天”的资格,因而就出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观念。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周王作为天子拥有最高地位,而周人与其他国或部落人民的地位一样,部落之间地位平等,有效化解了周王朝与其他部落之间因地位差距而引发的矛盾,这和唐太宗“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的思想如出一辙,成为中华文化“民胞物与、协和万邦”的思想源泉。另外,周代实行封建制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贵族等级制度,即“礼”制,用以规范贵族之间的行为和解决矛盾。在军事制度上,周天子作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拥有战争的最高指挥权,而诸侯国军队的数量则依其爵位高低而定,并完全听从于周天子的统一调动,即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周代后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则是“礼”制崩坏的结果。总之,自周朝建立起中国人的“天下”观念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一旦深入人心,民族大融合的必然性就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华”这个概念就有了非凡的意义。
(二)文明根基: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思想
“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向内凝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核心。而“大一统”思想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根基由来已久,其作为文明理念主要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汉时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分裂、秩序的混乱以及民众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大一统”思想拥有了立足的现实基础。然而,“大一统”不仅仅指的是国家疆域上的大一统,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大一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状态,儒家的开创者孔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即凡事都应该统于一,而不能两大并存。汉朝的董仲舒也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可见他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和对于通过思想的统一来实现国家政令法度统一的推崇。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成为执政者与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心愿,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非凡意义。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防止天下再度出现长期的分裂局面,制定了新的旨在巩固统一成果的制度。这些制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确立和贯彻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思想。首先,通过在全国推行由皇帝一人直辖全国地方的郡县制,秦朝中央政府牢牢掌控了地方各项权力。地方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免,并直接对皇帝负责。由此,地方对中央的向心力得到极大增强。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等举措,把全国的文字系统、交通体系、货币体系、经济制度等都统一成一个标准,打破了过去各诸侯国之间人们交往交流的阻碍,方便了文化的沟通和物质的交换,加强了全国各地彼此之间的统一认同。而汉朝在周朝建立统一的文化认同和秦朝建立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人们观念中的“大一统”理念。通过“尊儒学”等举措,汉朝正式在民众心中确立了从家族到皇帝的家国认同感,并使这种情感一以贯之。此后,无论哪个朝代都是以实现整个国家的“大一统”为最终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大一统”思想不仅在古代中国推动了“大一统”格局的实现,也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根基,推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繁荣和大发展。
(三)文明核心: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既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生存智慧,也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核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提倡并发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和为贵”“儒释道融合”等“和合”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我们所说的“和”与“同”有着本质的区别,“和”是指把不同的事物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不同事物间的平衡,而“同”是指把相同的事物叠加在一块,只实现事物量上的增加。正如周太史史伯所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也曾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合”的基础正在于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相互包容、美美与共,这不仅成为古代中国人民所尊奉的价值理念,也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核心与根本遵循。
“尚和合”是中华民族古往今来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然而,“和”与“合”之间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并相互影响的,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和合”的意义在于“共生”,正如古人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间万物虽各不相同、存在差异,但是可以共生共存、共同发展。总之,“和合”是为了达成一致,即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而达成一致也是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目标。正所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万事万物最终都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走到同一个归宿,各种不同的思想最终也会自然地趋向一致,即实现“万化归一”,实现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和合”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彰显着中华文明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核心,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实现和睦共处、和谐发展、和衷共济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我们国家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联结中华各民族的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与精神家园,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驱动力,始终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茁壮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与包容性的民族瑰宝,不仅为增强中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提供了思想指引,也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思想根基。首先,具有中国各民族特色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发展,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其次,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既体现出中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也深刻体现着二者间共同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而中国各民族的“多元”与“枝叶”不仅充分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百花齐放的文化多元性,也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优良品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增进共同性。它“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五方之民”这方神圣土地孕育诞生了团结奋进的中华民族,同时也培育形成了繁荣兴盛的中华文化,其中的精髓部分就是蕴含着中华民族思想品德、价值理念和信仰信念等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是新时代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也是中国人民奋力追求中国梦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引领,更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共同抵御外侮的情感纽带。可以说,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与滋养下,中华民族才能始终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通过对这一文化根脉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力塑造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家园
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创造了独特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的合理内核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可以转化的,其中道德理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起点。中华文化要实现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形成新的中华文化和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家园和情感寄托。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由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之基、和睦和谐之魂,也是中国人民情感寄托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现已深深融入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不仅成为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情感寄托。
与此同时,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与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两者是“主干”和“枝叶”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脉和主干是中国各族人民血脉相连、情感交融的沃土,既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滋养与情感寄托。各族人民共同共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各民族人民互嵌共生、团结一心,拉近了我们在共同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的心理距离,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精神家园。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驱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百代之流、汇古今之变,它所具有的强大感染力、生命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源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各民族同胞不仅要认可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要认同我们共有的中华文化,即实现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认同,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保障,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塑造了绚丽夺目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它不仅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表征。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各有特色,呈现了不同的文化风格和丰富的文化样态。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各族人民形成了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文化,如岐黄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道文化、商贸文化、游牧文化、石窟文化、北地文化等,这些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成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团结互助、扶危济困、匡扶正义的思想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等。这不仅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也凝铸了中华民族共享的精神基础,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了源源不断、坚实有力的内驱动力。
四、社会主义文明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使命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入手,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新的现代文明使命,即建设并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要实现这一现代文明新使命,就要建构有效的文化发展策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文明形态。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是根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而马克思主义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作为为民族求独立、为人类求解放、为社会求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我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身份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伦理建设。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了文化霸权理论,而所谓的“霸权”也就是指“文化领导权”。在葛兰西看来,统治者要想赢得文化领导权,必须“借助于文化手段影响并塑造大众的世界观,使其服从于现存的政治和社会统治秩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也决定了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根本。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意味着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加快构建能够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鲜明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遵循的价值准则和价值理想,除了维系民族情感、凝聚共识,同时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弘扬与彰显。在我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重构的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必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体现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统一。因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从根本上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领导权,从而走深、走实、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形成是从“文化兴国”到“文化强国”的必然结果,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文化复兴”之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建设之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内容之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今中国的“文化复兴”之道,“文化强国”则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属性。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面建成,这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容,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了稳固的中华民族共同认知,发挥了凝心聚力的核心作用,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启了前进方向。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对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因此,我们要切实发挥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而不断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路径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这是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延续与创新,“是中华民族新时代新征程上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在当代中国建构的路径方向。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要虚心地从其他文化中学习与借鉴合理性内容,还需要从自身文化体系中寻找滋养。
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逐渐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也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实质就是中华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创“新文明”的过程,而这个“新文明”既继承与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增添了能够体现新时代特色与要求的文化内容,推动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构建与完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建构的旗帜和方向,是中华民族在新发展阶段新的文化使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并不断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的实现。
(四) 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首先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既能够反映中华文明特征本质,又能够接纳和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明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其主要特征是强调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价值。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更离不开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价值核心的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是倡导世界人民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文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内生动力,不仅对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扬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将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继承与弘扬中华文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学习并善于学习的民族,在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我们正是通过不断学习与创新实现不断进步与成长,从而才能在新时代提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宏伟目标。创造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流,因而我们要从本国本民族的实际出发,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世界各种优秀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功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的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既是对新时代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继承发展,更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新使命的责任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厚的文明蕴涵,无论是作为其文明源泉的“天下”观念、文明根基的“大一统”思想,还是其文明核心的“和合”文化,都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思想根基和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驱动力。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出发,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文明新使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文明形态的真正构建,其根本在于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本质在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路径在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核心在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综上所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文化根脉,真正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这一现代文明新使命,才能更好地凝聚民族伟力,创造出新的文化生命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