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科学”坚定举擎马克思主义大旗,求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学术研究动态跟踪与传播,设有著名学者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国外马克思主义等重点栏目。
每
日
精
选
思想理论科学
文章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19期,原标题为《郑永廷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就、特点及其启示》;
作者简介:吴潜涛,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雷洲,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精
彩
分
享
学者简介
郑永廷,出生于1944年,祖籍湖北省仙桃市,2021年7月19日在广州逝世。全国著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原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今升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创始人之一。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93年由教育部调到中山大学工作。郑永廷在武汉大学当过化学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过辅导员、团总支副书记、校团委书记、宣传部副部长和部长、校党委副书记。1978年在武汉大学评为讲师,1985年由教育部评聘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一批副教授;1992年由湖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评为思想政治教育教授;1992年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在武汉大学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调到中山大学,担任过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局级巡视员。郑永廷在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共招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高访学者和博士后130余人。承担国家、教育部和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重点、一般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主编学术丛书3套共22本专著;主编出版全国、全省高校统编教材15本,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提供研究报告6份。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奖12项。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郑永廷;学术贡献;
佳作共赏
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立以来,经过40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实践中逐渐孕育、确立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富有特色和充满活力的重要学科。郑永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长期以来始终耕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第一线,“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重点和一般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主编出版教育部、全省高校统编教材15部,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1](P4),“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级访问学者和博士后130余名”[1](P4),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建设和发展奉献了毕生心血、精力和智慧,作出了卓越贡献。系统梳理郑永廷的学术思想,有助于广大思政同仁坚持守正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一、郑永廷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突出贡献
郑永廷深入参与了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业初创、学科设立再到繁荣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先后担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和第三届顾问等职务[1](P7),在专业建设、学科确立、教材编写、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萌芽与培育时期。1969年,郑永廷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化学专业老师兼任学生辅导员,不久便被组织抽调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员,由此与思想政治教育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1984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决定在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郑永廷参与了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筹建工作。面对专业建设初期课程设置不明确、教材缺乏的突出问题,郑永廷与王玄武、刘行焱共同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于1985年出版,先后获得了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荣誉,及时缓解了专业建设的“燃眉之急”。1985年,郑永廷通过教育部评审获得了副教授职称,开启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级职称评聘的先河。1987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提出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班,并创造条件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年,郑永廷获得了硕士生导师资格,开始在武汉大学招收、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2年,郑永廷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授职称,同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6月,郑永廷与林泰、陆庆壬、邱伟光、张耀灿、刘廷亚一同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提交《六教授关于设立博士学位点的建议书》,强调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论证了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可行性和现实性,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肯定批复。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尚未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仍处于“有专业无学科”的发展状态。郑永廷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推动形成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起步与探索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十年建设,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成为学界共识。1995年,国务院学位办在委托专家组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调研、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合并,共同建设博士点。1996年,郑永廷作为学术带头人参与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学位点申报工作。经过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武汉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获得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了新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同年,郑永廷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在武汉大学与中山大学分别招收了第一届博士生。他由武汉大学调到中山大学任党委副书记后,面对中山大学缺乏统一机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突出问题,他全力推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的建设,组织、动员学校老师分别于1995年和1998年申报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并获得通过。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学科建设的深入与博士生数量的增加,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攻关中,不断深化学术研究,着力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2001年,他主持申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重点学科获得通过。他与张耀灿、刘书林、吴潜涛共同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深入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范畴体系、理论基础、发展历史、本质属性等重要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必读教材与研究参考书,被国内400多所高校广泛采用。这本教材于2003年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专著一等奖,2005年被教育部列为向全国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2006年又被教育部确定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P1)在这一时期,郑永廷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新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中发挥了“领军人物”的重要作用。
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确立与发展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发展的需求,亟须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使其担负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2004年,郑永廷在向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提交的《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调研报告》中率先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1](P3),从而着力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稳定、专业化与科学化不突出的问题。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决定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并下设5个二级学科。郑永廷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建设。同年,他担任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出谋献策、贡献智慧。他还主持了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申报并获得通过,在其带领下,中山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从硕士学位点到博士后流动站、从一般学科到国家重点学科的快速发展。在这一时期,郑永廷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郑永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鲜明特征
长期以来,郑永廷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高校德育发展、人的现代化等领域,通过深入思考与广泛调研,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贡献的新观点。他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及教学成果奖12项,为中宣部、教育部提供研究性报告6份。[1](P4)他的研究成果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思想内涵的深刻性、理论贡献的原创性、思维观念的系统性、问题导向的鲜明性以及学科自信的坚定性等特征。
1. 思想内涵的深刻性。一方面,郑永廷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与人的实践性本质、人的社会性本质、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本源性论证。[2](P111-113)他指出:“人的生存与发展,既需要物质的社会关系,也需要思想的社会关系。思想社会关系的需要与满足,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2](P113)他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既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也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以及人的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引导和帮助人们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确立正确思想”[1](P90)。另一方面,他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深化,随着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创新和发展。”[1](P1)他还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重要功能,集中阐释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
2. 理论贡献的原创性。郑永廷率先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体系,其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材从认识方法、实施方法、调节评估方法、研究提高方法等维度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体系。他提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不能就方法研究方法,也不能孤立地研究方法,实质上是研究如何运用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自觉地认识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自觉运用。”[3](P3-4)他较早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问题,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理念、方法、功能、规律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见解。他提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就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方式、体制、模式等各个方面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并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改革、转变。”[1](P135-136) 。
3. 思维观念的系统性。郑永廷坚持以系统思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化建构,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高度耦合、系统集成的统一整体,较早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概念。[1](P152)他认为,当代社会呈现出“复杂、多样、多变,以及机遇与风险并存、发展与阻抗同在、积极与消极交织的状态”[1](P154),处于这样社会环境下的学生,“其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发展,绝不是单一因素影响与作用的结果,而是持不同价值观的主体在社会综合化、高度社会化进程中进行比较与选择的产物”[1](P154)。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既不能仅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能局限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而是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相结合,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融合发展,共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观点,展现出广阔的研究视野、前瞻的学术思想与严谨的思维逻辑,为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持。
4. 问题导向的鲜明性。郑永廷始终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积极回应社会变迁中产生的新问题,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新需求。他长期关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围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与话语权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他深入分析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结构性失衡、功能性失衡以及传播性失衡的问题,从现代人类文明的精神危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文化价值观渗透等维度深刻剖析了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根源,最终提出了树立现代意识形态观、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转化为意识形态成就等应对策略。[4](P53-55)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他开启了对于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探索,围绕人的现代化的概念、内在逻辑、基本矛盾、能力结构、制度前提等一系列前沿学术命题展开深入研究。他提出,“人的现代化,即人从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往往不是自发实现的。这种转变要伴随社会现代化过程来实现”[5](P100)。人的现代化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在因素,是个体自觉地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传统进行现代改造,即个体自主、能动地取向现代化;另一种是外在因素,如在教育、竞争等条件的启发、影响下,促进其对传统的现代性改造,实现转变”[5](P100)。这些关于人的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至今仍然是该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
5. 学科自信的坚定性。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进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与各种问题挑战,郑永廷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信,持之以恒地推动学科发展。他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前沿课题、发展平台、价值取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展现出坚定的学科自信与强烈的使命担当。他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能够立于学科之林,能被社会认同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6](P13)。
三、郑永廷学术思想给予的深刻启示
郑永廷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上作出了突出贡献,系统梳理郑永廷的学术思想,有益于广大思政同仁从中获得深刻启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广大思政同仁要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不断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1. 在科学回答时代课题中推动理论创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中国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更加复杂,争夺青少年的斗争也愈加严峻。如何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回答和解决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7]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要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一方面,要深化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定位的认识,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师队伍体系以及学科支撑体系的创新发展,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铸魂育人。另一方面,要深化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定位的认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推动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实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健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健全、育人质量持续提升。
2. 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中汲取思想智慧。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辉煌历史中,思想政治工作伴随着党的诞生、成长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经验借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要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功能作用、制度安排和队伍建设的历史变革,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中汲取思想智慧。坚持运用唯物史观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进程中的主流与本质,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坚持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既要总结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继承、发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推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的转换与运用;也要汲取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教训,不断深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坚持从实际出发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聚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提炼总结历史经验,不能陷入琐碎化的史实罗列与材料整理,而要透过历史现象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方法。
3. 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中推动学科发展。知识体系是按照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结构化的知识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能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关键在于其知识体系的学理性、体系性与原创性。因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的学理化阐释、体系化建构,提升学科知识的原创性价值。学理化指的是将实践经验与感性认识上升为学术理论知识的过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的学理化阐释,要准确辨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核心概念,深入阐释思想理论命题所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理论支撑,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体系化是指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联系形成有机统一体的过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体系化建构,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与主流研究方向,阐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以及法治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各个研究领域联结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原创性指的是一个学科知识体系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学术概念、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学术范式等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的原创性价值,要从铸魂育人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学理命题,总结形成兼具理论解释力与实践引领力的原创性知识,以回答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