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文旭,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匈牙利罗兰大学(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博士生合作指导教师,哈萨克斯坦阿布莱汗国际关系与外国语大学(Kazakh Ablaikhan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Languages)博士生合作指导教师。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15ZDB099)首席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
罗静纯,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认知翻译学。
文旭 教授
原文载于《外语教学与研究》2023第4期,由 “语言治理” 微信公众号推出。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译者在三类科幻新词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包括认知努力的投入、译者的主观感知和创造性的发挥。实验结果部分支持了第一项假设,即不同形式科幻新词的翻译过程确实存在显著差异,但并非形式越简单需要的认知努力就越少。旧词新义虽然词形最为简单,但它往往会限制译者的思维,使得译者需要付出相应的认知努力来挣脱束缚,进而影响译者对于翻译难度以及满意程度的认知。实验结果也部分支持了第二项假设:不同形式的科幻新词赋予译者的创造性空间不同,但并非词形越复杂创造性空间就越大。在原词基本意义传递本身不消耗译者较多认知努力的情况下,译者可以尝试对翻译产品作进一步加工。经过此步骤的翻译产品一般都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并且在该阶段所付出的认知努力会更为显著地影响译者的主观感知,同时也会提升译者对自身翻译的满意程度。但如果原词的词形解构或语义辨析已经占用了译者较多的认知努力,译者在完成基本翻译任务后就不会再对翻译进行创造性加工,使得最终的翻译产品表现较为单一。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知网全文。
转自公众号:语言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