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Midjourney生成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每天都在发生着纷纷扰扰的事情。有一些事件相互关联、逐渐积累,从而引发了变化,形成了潮流。多年之后,透过时间的滤镜,我们才会意识到这些事件、变化和潮流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幸运的是,旧日报刊上的一些记载,捕捉了悠悠岁月长河中的这些瞬间,帮助我们在今天能借以反思历史、洞察未来。我今天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正是这样一篇文章。
1980年,美国传统工业陷入重重危机: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濒临破产,只能依赖美国政府提供的15亿美元联邦贷款救助得以生存;造船业、轮胎生产商和钢铁制造业全面萎缩,在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地留下了一座座废弃的厂房。总统卡特不得不公开号召重新振兴美国工业。
1980年9月28日,《纽约时报》刊发了一篇题为“高科技——拯救美国工业的灵丹妙药”(“Technology—Elixir for U.S. Industry”)的文章,着重介绍了三个新兴高科技产业及其代表公司,认为它们代表了美国的未来和希望。其中的两家公司如今已经名满天下。
个人计算机: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
作者Anthony Parisi预测到,在未来五年中个人电脑将成为计算机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而这一领域的代表公司则是苹果电脑。个人电脑的主要受众已不再仅限于电脑发烧友、电子游戏玩家和一些工程师,而是会扩展到包括大中小型企业在内的更广泛市场。个人计算机将成为记账、库存记录以及辅助完成其它会计和运营功能的得力工具。成立于1977年的苹果电脑,在头三年的销售额分别为270万、1500万、7500万美元。其销售额的迅猛增长引起了广泛关注。
乔布斯的名字在文章中只出现了一次。创建苹果公司时,乔布斯只有21岁,而另一位创始人Wozniak也只有26岁。到1980年时,两人每人持有公司20%的股份。
文中还提到,当时的一些投资人对苹果的前景并不十分乐观。在北加州湾区的老牌风险投资公司Sutter-Hills Ventures决定不参与投资苹果。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Paul Wythes评论道:“没有一家公司,不管它有多么强大,能够年复一年地以两三倍的速度增长。总有一天,它的销售会进入“平台期”。如果我是苹果的董事,我最需要担忧的就是这个“平台期”会在何时以及如何发生。“
作者、分析师和投资人都没有预测到个人电脑将进一步普及到家庭和大学,其市场增长的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当然他们也没有预测到,乔布斯后来会被迫离开苹果,然后再次回归并且将创造超越以往、更大更多的奇迹。苹果公司的业务范围远远超越了计算机。2007年,苹果甚至将“电脑”从公司的名字中删除。
就在这一文章发表两个多月后,苹果IPO上市了。如果按照当时IPO的价格投资1000美元购买苹果股票,那今天这些股票的价值会接近200万美元。
基因工程:基因泰克(Genentech)
1980年是重组DNA技术标志性的一年。大众对该技术的态度已经逐渐从恐惧转变为期待。1975年在著名的Asilomar会议上100多名生物学家对该技术的使用制定的各种限制,此时已经出现了解冻的迹象。Paul Berg因在重组DNA技术方面做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该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该奖至今还存在着争议:很多人认为,如果诺奖颁给重组DNA技术,那不应该只颁给Berg一个人,还应该包括Stanley Cohen和基因泰克的联合创始人Herbert Boyer)。
1980年还发生了另外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6月,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美国专利局的决定,判定改造过的生命形式可以受到专利保护(Diamond v. Chakrabarty)。这一裁决为未来生物技术产业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成立于1976年的基因泰克是最早的生物技术公司(详见《野蛮的生长激素》)。该公司专注于利用重组DNA技术开发具有医疗价值的蛋白药物。1978年,基因泰克与礼来达成协议,向其转让了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的技术。这一事件证明了建立在生物技术基础上的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1980年8月,基因泰克宣布将于10月IPO上市。这一消息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份专门报道新股上市的简报《New Issues》宣称:“在本世纪最后20年中,生物技术产业将高速增长,而基因泰克将是该行业唯一的纯股票投资机会。它是生物行业的凯迪拉克、奔驰和劳斯莱斯的综合体。”
在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发表两周后,基因泰克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码为”GENE”,IPO每股定价为35美元。GENE股票在交易的第一天引起了狂热的追逐,股价最高时达到了88美元。当然,其股价在之后的数年里经历了大起大落。到了1990年2月,在基因泰克股价低迷的时候,罗氏以2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其60%的股权,每股收购价相当于36美元。
随后,基因泰克仍作为独立公司运营,并陆续推出了赫赛汀(Herceptin)、安维汀(Avastin)等重磅炸弹药物,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生物技术公司。1999年,罗氏推动基因泰克重返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一次的股票代码为“DNA”。2009年,罗氏最终以46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基因泰克剩下的44%的股权,使其成为麾下百分之百拥有的子公司。
可以说,基因泰克帮助打造了全球生物医药生态系统,其校友如今遍布众多生物制药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
太阳能:Solarex
文章中介绍的第三家公司虽然知名度不如前两家公司,但在科技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总部位于马里兰州洛克维尔(Rockville, Maryland)的Solarex几乎垄断了当时光伏电池(photovoltaic cells)市场近一半的份额。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最早是由阿尔弗雷德·曼恩(Alfred E. Mann)于1956年创立的第一家公司Spectrolab开发出来,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和太空探测器中。(曼恩的故事请详见《最后一个肺吸胰岛素》。)然而,到了60年代,由于其价格过于昂贵,光伏电池仍然未能在民用市场上得到普及。
70年代,光伏电池的应用开始从太空扩展到地面:它被用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地下水抽提,为无人驻扎的近海石油平台供电,甚至通过产生轻微电流贯穿钢铁,防止锈蚀,为桥梁和其他结构提供“阴极保护”。
尽管光伏电池的价格仍然较高,尚无法与电力网供电竞争,但其价格一直在迅速地下降。许多能源专家认为,在其后的十年之内,光伏电池的成本会降到与公共电力相当的水平,使其能够实现大规模的普及。
光伏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与Solarex有着很大关系。1973年,两位曾在通讯卫星公司共事的朋友Joseph Lindmayer和Peter Varadi向家人和朋友筹集了21万美金,创立了Solarex公司。Solarex成功地研发出硅太阳能电池,成为当时市场上唯一可购买的光伏电池产品。
Solarex一直未进行上市。1979年公司完成了一系列私募交易,投后估值达到了2000万美元。在文章发表之后,Solarex的财务表现却并不理想。1982年全年销售额为2000万美元,但净亏损却高达1000万美元。到了1983年,公司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陷入财务危机。在这一时刻,Solarex的主要股东之一的美国石油公司Amoco用12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了它剩余的62%的股份。
虽然光伏电池的安装和使用成本逐年下降,然而它并没有像专家预期的那样,在10年后降到可与电力网相比的价格水平。甚至在文章发表20年后,太阳能的价格仍是美国电力网用电成本的两倍。然而,在电力昂贵的国家如日本,Solarex (1998年在BP-Amoco合并后成为BP的子公司)产品的普及程度则远远超越美国。
有趣的是,Solarex的联合创始人Peter Varadi对于后来中国光伏电池技术的崛起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于1983年访问中国,积极地介绍了太阳能技术的巨大潜力。
讨论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作者挑选的这三家公司确实成为了新兴高科技工业的开拓者,而个人计算机、生物技术和太阳能技术相关产业的市场现在也分别达到了2000亿、13700亿、和1000亿美元的规模。
而这篇文章没有预测到的是,这些公司或产业在之后取得成功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苹果公司在经历低谷后,乔布斯重新掌管公司,于2001年推出iPod,开始颠覆消费电子产品和数字音乐市场,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巨无霸。而基因泰克直至1998年在赫赛汀获得批准上市之后,才算是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成功。Solarex等公司开拓的光伏电池产业直到10年前才进入快速增长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公司和产业的成功离不开外来移民的贡献。Solarex的两位联合创始人都是第一代匈牙利移民。基因泰克的早期核心研发团队则包括几位来自欧洲的年轻博士后。
一个产业的成功与否和国家持续稳定的支持政策休戚相关。1979年6月,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楼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并评价说:“没有人能够对太阳实施禁运。” 然而,短短两年后,续任的里根总统便拆除了该系统。从那以后,美国逐渐失去了在光伏产业的世界领先地位。
相比光伏产业,美国生物技术产业要幸运得多。1980年12月12日,即将卸任的卡特总统签署了专利和商标法修正法案,即贝伊-多尔法案(Bayh-Dale Act)。该法案为大学和其他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简便的方式,以拥有他们利用联邦研究资金创造的知识产权。而在此之前,这些知识产权属于政府,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被挖掘出来,转让给公司开发。贝伊-多尔法案如今被认为是推动了生物技术行业起步的法案。它鼓励了大学将生物学的某些领域视为潜在的盈利中心。学校把知识产权转让给公司开始成为常态。从这一点来说,1980年确实是美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元年,也是一个幸运之年。如果卡特总统没有在他行政任期的最后一天签署该法案,到了1981年,随着新总统、新议会上任,它被通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就是历史。有些关键事件在发生时即引起轰动,而有些则平淡无奇、波澜不兴。在历史轨迹被悄然改变的时候,大部分人继续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因为工作和爱情而奔波烦恼。我们很少站在高空去全景式地俯视我们生活的时代。也许要等到40多年后偶尔翻到一篇旧文章,我们才会意识到,一切早已埋下伏笔。
参考资料:
近期文章回顾: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