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泰国车市,中国如何逆袭成新霸主?

文摘   汽车   2024-05-21 13:49   重庆  

“不出海,就出局。”
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希望寻求新的增长点。
凭借着先进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系统、完整供应链,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飞速占领国际市场,出口量已跨越百万辆大关。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增速超过传统燃油车,占汽车出口总量的24.5%。
这一瞩目成绩让一些国家感到威胁,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打击中国电动汽车在国际上的扩张。
近日,白宫官网发布信息称,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到美国的关税将从25%提升至100%,称提高关税有利于保护美国制造商免受来自中国的不利影响。
提高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看似保护美国本土汽车厂商免受外来冲击,然而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汽车产业链已布局全球,美国汽车制造也依赖中国制造,提高关税同样加重本土汽车厂商压力,影响供应链稳定。
而对中国来说,危机伴随着转机,国际市场广袤,探索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才是长远之计。
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的泰国,正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又一片蓝海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泰国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第二大国,排名第一的是比利时,第三是英国。
与一些国家的打压不同,泰国从2022年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鼓励众多国际伙伴的加入,成了多家中国车企出海的选择甚至是首选。根据泰国汽车协会的统计,2023年中国品牌在泰国纯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高达七成至八成。
汽车品牌出海往往带动产业链集体出海,在市场红利的吸引下,中国汽车产业链正向泰国去,中国车企正在取得话语权。

兵家必争之地

泰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是东南亚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每年新车销量在80—100万台之间;是东南亚最大汽车生产国,年产量约200万台,出口40多个国家,与大多数东盟、澳新、中东国家有FTA协议,享受整车出口零关税。

在政策层面,泰国积极推动电动化转型,根据泰国政府计划,2030年电动车将占到总产量的30%。

多重因素下,近两年,泰国正成为中国电动车的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已有六个中国品牌进入泰国市场并实现了规划、生产和销售,包括比亚迪、名爵、长城、哪吒、埃安、长安等。

泰国是哪吒汽车出海的首站,已在成立泰国子公司,投建的泰国生态智慧工厂已于2023年11月正式投产下线,成为其打造右舵电动汽车,服务泰国市场、辐射东南亚甚至欧洲市场的主要制造基地。 

哪吒汽车助理总裁兼海外事业部副总裁王成杰表示,选择泰国正是因为其市场潜力大、供应链优势、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气候条件,以及从哪吒南宁出口基地到泰国的地理优势。

在泰国,2023年纯电动车销量达76314辆,比亚迪以约4成份额排在首位。作为出海一哥,比亚迪自2021年5月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以来,新能源汽车足迹已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并在巴西、泰国、匈牙利等海外地区投资建厂。2024年一季度,比亚迪的出口量还超过特斯拉,成为中国首家在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上超过特斯拉的汽车企业。

2023年11月初,长安汽车在泰国的首个制造基地正式动工,长安汽车将把泰国打造为长安全球化战略的桥头堡,立足泰国,辐射东南亚国家及全球右舵市场。据悉,长安汽车已成立东南亚事业部,同时还设立长安汽车东南亚、长安泰国销售、长安泰国零部件三家本地公司和本地化运营团队,泰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也已动工建设。

伴随着这些车企的发展渗入,在泰国乘用车市场称霸60余年的日系车正在逐渐式微。《日经亚洲》报道,2023年,泰国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总销量为775780辆。其中,中国车企份额达到11%,增至上年的2.2倍,日系车的市占率则从约90%下降到78%。

未来,一些车企在泰国的工厂将陆续投产,极氪也即将进入泰国市场,产能释放,产品增加,对泰国市场的冲击将进一步增强,中日车企在泰国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面对竞争更加残酷的市场,出海企业需要做好更完备的攻略和准备。



未雨绸缪

出海“避坑”指南

虽然泰国在政策、产业基础、政治环境、公用基础设施等方面展现出优势,但是面对日系车强大的渠道掌控力、泰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不了解、充电基础设施的匮乏、尚不完备的电池产业链、专业人才的缺乏、政策法规的不同、文化风格的差异,以及高于内地的综合运营成本,中国汽车产业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坑,如果蒙眼出海,势必出局。

出海市场广阔,也暗礁从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汽车产业企业去泰国投资,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关注海外政策解读。许多中资企业在海外落地时,对当地的技术要求条件或海关政策缺乏提前了解和准备,仅凭一腔热血便匆匆行动,边做边摸索,结果往往得不偿失。

有一个典型例子,一家中资企业在东南亚地区运送设备物资,该地区穆斯林人口众多,对白酒进口有严格限制。然而,这家企业工作人员在物资中不慎夹带了一些白酒,导致整批货物被当地海关扣留,其中包括用于工程项目的600吨顶推千斤顶。经过调查,原来是因为厨师想使用料酒或白酒制作菜肴,却未意识到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一事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项目进度。

因此,建议企业在出海前,务必寻求专业的咨询机构、当地律所和审计事务所的帮助,进行深入的调研和信息交流,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

在海外运营过程中,语言沟通的挑战也是不容忽视。当地合作方可能不理解某些专业词汇,即便借助外籍翻译,也难以达到有效的沟通。为解决问题,企业可让技术熟练的中国工程师与当地沟通能力较强的员工一同先进行培训,通过他们的合作来推进工作。这样既可以利用中方工程师的技术优势,又可以结合当地员工的沟通能力,提高整体效率。

在签证问题上,在泰国,进入车间等特定区域需要持有工作证。如果拿的不是工作签证,却在车间内工作属违法行为。泰国有效期15天的临时工作证,申请仅需一两天就能到手。因此,建议企业在前往泰国时务必办理好相关手续,确保员工能够顺利进入工作区域,避免因签证问题而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企业的形象。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海关问题,一个货柜里如果夹带了非申报货物,一旦被查到,整个货柜的价值都可能被扣留,不值得冒风险。

最后,本土化是企业海外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法律、经济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本土化策略。比如泰国员工倾向于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骤行事,中国籍员工则更为积极,会努力按照老板的要求和时间节点达到目标。

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时,企业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管理策略,包括融入当地文化、实施能够真正落地并有效管理员工的国际化方案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海外市场上立足并取得成功。


写在最后

一个在中国工作超10年,对中泰两国市场、文化差异都非常熟悉的律师表示,出海泰国面临的问题,多源于文化差异,这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更多的是生活习惯、节奏、思想和理念的不同。因此,在本土化过程中,建议企业与官方建立联系。 

也必须客观认识到,中资企业落地泰国,找到好的合作伙伴确实不易。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勤奋、最能吃苦耐劳的民族之一,其快节奏,让许多国家难以企及,需要确保中国的理念和方法在泰国也能得到理解和应用。

泰国人比较佛性,但墨西哥人比泰国人更佛性,面对文化差异和资源问题,希望中资企业能够突破中国人的圈子,更多地接触和了解泰国社会。

最后,强调合法合规的重要性,现在的商业环境已不再是20年前可以用钱解决一切的时代了,在遇到可能搞不定的事情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当地的法规来操作。

欢迎扫码入群

即可获会议资料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研报告

推荐阅读:

向车路云全速前进,北京亦庄做对了什么?
车路云一体化路在何方?北京、上海、重庆、无锡、苏州、湘江等六大示范区有话说
汽车产业变革阵痛期,重新思考换电


车路云50人
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引领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