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期榜样人物在线访谈
★
白衣天使之歌
★
——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邹德凤
主持: 余慰光
嘉宾: 邹德凤
推荐: 汪 漪
编审: 汪 漪
校对: 郭春艳
时间: 2024年07月21日晚20:00-22:00
地址: 榜样人物大型访谈《身影》节目在线群
嘉宾介绍
邹德凤,中共党员,主任护师、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医疗服务部主任,江西省红十字会兼职副会长,江西省邹德凤公益发展中心主任。
她长期致力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在江西首创社区护理社区居家老年护理服务、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服务模式,被公认为江西社区医疗服务先行者。她是江西省红十字志愿者领军人物之一,公益组织江西省邹德凤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带动社会各界一万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遗体捐献、献血、救灾等各项爱心事业当中。
她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杰出红十字志愿者”、第44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首届优秀五星级志愿者、“全国医德楷模”“江西省道德模范”、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百城最美公益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邹德凤
入选辞
只要我还能工作一天,就要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社会,让向善的事业代代相传;党和国家培养了我,就要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传承下去,再把个人的变成国家的。———邹德凤
主持人:身影人物,榜样力量!各位家人,我是《身影》节目主持人余慰光,今晚走上我们节目舞台的是“中国好人”、“第44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邹德凤。她来自英雄之城江西南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她的到来!
邹德凤: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江西南昌的爱心志愿者邹德凤。首先,感谢汪漪老师的极力推荐,感谢余慰光老师的热情采访,使我能站在今晚《身影》节目的舞台上,和大家一道,分享50年来,自己从事公益事业的点点滴滴。
主持人:邹老师,您好!因为《身影》节目、因为汪漪老师、因为互联网络,我幸运地认识了您——“中国好人”、“第44届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邹德凤。看了介绍您的资料,我的心灵立刻被一个无私、高尚、具有奉献精神的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震撼了。谢谢您,给了我和所有读者、观众一个互相交流、认真学习的机会。下面,请您给我们讲一讲您从事公益事业的难忘故事,好吗?
邹德凤:好的。1956年,我出生于江西南昌,受历史环境影响,从小便想从军,却在16岁时成为原南昌铁路中心医院(现为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一名护士,自此开启了我的铁路巡回医疗之路,每天途径十余站,从凌晨5点忙到晚上10点,很快就有了“累不死的小丫头”的绰号。
从医20年后的1992年,我被调往社区卫生所从事医疗服务。在卫生所的10年里,我与村民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自愿牺牲掉所有业余时间为他们排忧解难。其实,真正算起来,在我加入红十字会之前,已经做了10年义工了。
2002年,我正式加入红十字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多年来,我先后对接了20余个社区,护理老人169位,带领团队长期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社区老人,为40000多名流动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积极并号召他人投身遗体器官捐献,用自己的行动感召400多人一起加入到“捐友”行列。
参加工作多年来,在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最难忘的是,那个曾经陪伴我大半辈子的小药箱。16岁那年,我进入南昌铁路局中心医院成为一名护士,之前,我一直想从军当一名女战士,但命运为我安排了另一条人生道路。
我是听着一个个红色故事长大的,从小就立志要向刘胡兰、董存瑞等革命先烈看齐。初中毕业后,我到省军区司令部农场报到,希望能紧随父辈的步伐,成为一名军人,但去了之后才知道,那一年不征兵,后来就阴差阳错地进了南昌铁路局中心医院。
在无法当兵的前提下,前往铁路医院当护士其实也是我自己的选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背景下,“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是烙在很多人骨子里的格言,决定从医时,我就是奔着救死扶伤去的。
事实上,无论是从军还是从医,我的每一步决定都与家庭的熏陶有关。上世纪60年代,我的奶奶在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道担任居委会主任时,常带着年幼的我走访困难家庭。在我的记忆里,奶奶时常会自掏腰包给困难户买东西、送饭、送菜,我常年在那种关怀与被关怀的氛围中不断感受到快乐。
上学后,我开始在课余时间卖报纸和小吃,然后将赚来的零钱送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这让我收获了快乐与成就感。进入南昌铁路中心医院后,从药房到手术室,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也听说了南丁格尔的故事,并将她视为榜样。
很快,我被安排到火车上进行巡回医疗,每天穿梭于各个火车站,为工人们义务检查身体,治疗疾病并宣传医疗保健知识。也是从那时起,我的身上多了一个小药箱,它每天陪着我,在十余个站点不断往返。
在火车上的那段日子,我像陀螺一般不停地旋转,那却是我最充实的一段时光:每天凌晨5点起床准备小药箱,火车每到一站我就要下车忙碌许久,为工人们检查身体,分发日常用药,然后背着小药箱上车继续奔赴下一站,经常忙碌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休息。
1974年,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遇到了铁路沿线大规模疟疾疫情。我记得那年疫情来势凶猛,最初很多人都不知所措,但我们没有退缩,在1974年到1976年疟疾疫情肆虐的几年里,我每天背着小药箱,往返于南昌至樟树段之间,为铁路职工和家属送药。
其间,我曾因为身体吃不消出现两次高烧不退的情况。但我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和同事们一道,奋斗在疫情前线。为此,院长曾要求我回家休息,但被我拒绝了。那段时间,我穿破了五六双解放鞋,行程20000多公里,往返于站台之间。1977年,疫情总算结束,我因为表现优异,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7年,我离开家乡前往北京医学院中专班学习护理知识,从护士考到护师花费了两年时间。学成归来后我又回到手术室,那时候医院的工作分得不如现在这般细致,很多人都是哪里需要人就往哪里补,我也因此掌握了很多医疗和药理知识。
1992年,我被调往铁路三村卫生所任护士长,负责疾病预防保健。那时候,我没有想到,自己将在社区度过漫长的20年,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感情。来到社区卫生所没多久我就发现,来这里看病的以老人居多,他们大多是铁路职工家属,因工作的特殊性,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导致年迈的父母即便生病,也经常无人照料。
那时,我经常帮住院的老人们买些日常用品,事后也从不收钱。后来,我专门在卫生所成立了一个学雷锋小组,很多老人都是急忙送来住院的,毛巾牙刷之类的日常用品都没带,子女又不在身边,这些小事我们就帮着做了。
渐渐地,我们学雷锋小组的事迹在社区里传开了,来找我们帮忙的村民越来越多,甚至有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也会来卫生所找到我们,请求帮忙去家里照顾。一开始,只是出于热心肠答应帮忙,但去了家里看过老人后,就离不开了。这些老人大多患有脑梗,行动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我们总是忍不住要担心他们,不知不觉地就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他们身上了。我的付出在多年的坚持下,得到了村民们地认可。2011年,在社区工作20年,我也即将退休了,这段时间,我感到十分焦虑,舍不得离开岗位,也放不下相处多年的村民。社区群众在得知情况后,轮番前往医院向院长“请愿”,称已离不开邹德凤,希望将她留下。最终,医院决定返聘我,让我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
一年之后,我还是离开了铁路三村社区。因年龄及身体状况等诸多原因,加之工作需要,2012年我被调往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疗服务部工作。此后,我针对医患关系制定了诸多措施,开展随访、回访制度,提升了患者满意度,解决和避免了诸多医患纠纷。因成绩显著,2013年8月24日,我不负众望,荣获“第44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这项荣誉对我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鞭策,督促我在之后的日子里,更加尽心尽力地做好公益事业。
主持人:邹老师,您在工作之余,每天都要预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除此之外,还撰写了一篇《抚触,在社区临终关怀的研究》的论文,并付诸医疗护理实践。请您给我们讲几个关于这方面的故事。
邹德凤:2002年,我正式加入红十字会成为一名志愿者,算起来,我在加入红十字会之前就已经做了10年义工了。加入红十字会后,我有机会和那些爱心人士交集在一起,耳濡目染之间,逐渐体会到了公益事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自然而然地将志愿服务当成了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使命。
我在繁重的工作和志愿服务之余,还完成了一项重要课题:《抚触,在社区临终关怀的研究》。我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并把它付诸如实?记得小时候,我在夏天乘凉和夜晚入睡时,母亲总是哼着轻柔的家乡小曲,双手抚摸着我的肩背,此时,我就感受到了一种安全感和舒适感,从心灵到身体自然地放松下来,其中似乎夹杂着无法抗拒的魔力,使我酣然入睡。
从医以后,特别是接触到社区福利院的老人之后,我就开始思索着怎样利用医疗护理知识,去帮助老人们去改善和享受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1993年,50多岁的铁路女职工蔡师傅身患胰腺癌,子女不在身边,她内心极度恐惧。我得知情况后,每天中午和下午一下班就赶到她家,反复抚慰开导她,经常伸出温暖的手,像抚摸婴儿那样亲切地抚触她的身体。病人从抚触中感受到了温情和友爱,情绪慢慢地稳定下来,最后安详地离开人世。有了初次成功的经验,我先后来到100多位临终者的身边,陪伴他们中的20余人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1987年深冬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值班,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因突发脑溢血被抬入手术室。当时老人已陷入昏迷状态,脸上和衣服上都是呕吐物,大小便失禁,亲人还未赶到。看此情景,我们立即投入急救中。想到老人时日无多,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幻想成他的亲人,哼着母亲教给我的小曲,轻轻地触抚着老人全身,老人一会便安静下来。但最终老人因病情过重,回天无力,到天亮时因抢救无效去世。当时,只有他的老伴赶到了,正处于极度悲伤之中。怎么办?看着老人无声地躺在那,我对自己说:去世的人也是有尊严的。于是,我开始为老人擦身、擦脸、整理遗容,每一项程序都认真地完成。事后,老人的女儿专程来到医院感谢我,回到单位后,逢人就讲:南昌铁路医院有一位南丁格尔式的爱心天使。
2009年9月,一个27岁的男青年感染了艾滋病,他怕到医院治疗会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毅然决定当一回特殊的志愿者。我像母亲一样,耐心地开导他:你不要想多了,这病不止你一个,放在心里,就成为心病,想开了,人就轻松了,病就容易治愈了。三年当中,我经常和他谈理想,侃人生,抚慰着他的身体和灵魂。在我的精心治疗和悉心开导下,原本一身皮包骨头的男青年,健康状态逐渐好转,慢慢地就康复了。经常有同事问我:难道你不怕艾滋病?万一你传染上了怎么办?我坚定地摇了摇头说:我们国家这么大,总会有一些困难和危险的事情需要人去做,我已经50多岁了,我愿意承担风险,去做这样的事。
2010年8月,铁路三村涂细银老人的子女找到我,称老人身上长满褥疮,想请我去家里看看。那时,涂细银老人已经九十多岁,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她的子女也都六七十岁了,不懂护理知识。我得知情况后,立刻前往老人家中,发现涂细银老人因长期卧床,身体没有活动,皮肤长期经受压迫导致长满褥疮。
此后的两个月里,我每天前往涂细银老人家帮她打针上药,疏通经络,更换衣服,直到褥疮全部消散。我与涂细银老人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两个多月的朝夕相处,我与涂细银老人产生了深厚感情,二人如母女一般,甚至老人因便秘无法排便,都是我用手开肛帮她通便。
涂细银老人去世前,她的儿子曾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到他家里看看。到了他家后,我记得,那天老人吊着最后一口气,硬生生地等到了我,看到我来了,老人口齿不清地说:“女儿啊,你终于来了!” 我知道她在牵挂着我,当我含泪叫出一声“妈妈”时,老人的眼里沁出了有点浑浊的泪珠,安祥地闭上了双眼。
事后,涂老的儿子在写给医院的感谢信中说:邹老师给我母亲做的一切,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们不是母女,胜似母女。我们做子孙的,都做不到这一点。正是那种牵挂的眼神,让我坚持到了今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将志愿服务做到生命的终点,必须坚持下去。
主持人:2014年3月4日, 一大早,您就接到了西湖区福利院涂院长的电话,告诉了您一个好消息:福利院愿意成为您所倡导的“医养”养老模式试点。这是一种新生的养老模式,将会在以后的养老改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请您给我们谈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邹德凤:我在医疗护理实践工作中,得知我国的养老高峰期很快就会到来,如何应对规模巨大的养老人群地挑战?我深感责无旁贷,便查找资料,进行新型养老模式的探讨与研究。南昌市西湖区福利院的涂院长偶然得知我所提出的专业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结对帮扶的“医养”养老模式,便记在了心上,找到了我的联系电话后,提出了愿意让福利院成为新型养老试点的想法。
我到福利院了解一番情况后,根据福利院的地理位置,帮忙联系了附近的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向塘分院,该院有着十多年颐养老人的经验,有60多名老人常年入住养老。同时,福利院毗邻省护理学校,有着众多专业护理志愿者资源。
在我的积极奔走和介绍下,目前三者达成了合作共识:由医院派出医师,学校派出护理学生,爱心团队派出志愿服务组,与福利院一对一结对帮扶护理老人,每周固定时间上门志愿服务,每位老人都建有连续性健康档案,对老人们的健康时时监测,提前干预,做到防大于治。
目前,社区中广大孤寡、空巢、病残老人的养老、医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除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商业养老等模式,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专业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对接的新模式,发挥专业医务人员的能力和作用,让老人们都能享受到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健康安度晚年养老模式所带来的便利和人文关怀,让老人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充满着快乐与幸福———这,就是我所倡导医疗健康养老的初衷。
经过10年时间的完善与实践,医养养老模式凸显了其巨大的优越性和便利性,它让医院减轻了医疗压力,让老人不再对养老与死亡感到恐惧和焦虑,让家庭减轻了赡养负荷,使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尊老爱幼,促进了社会和谐,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主持人:位卑未敢忘忧国。您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疗护理人员,考虑问题却是从政策层面、国家层面出发,并身体力行,勇于实践,既拥有一个普通百姓的良知,也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与担当,向您致敬!邹老师,3年疫情期间,您已60多岁了,却退休不退位,跻身抗疫前线,继续奉献着一个医疗护理人员的光和热,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抗疫期间的真情故事。
邹德凤:好的。新冠疫情爆发之初,我已64岁了,仍在火车站当志愿者。人流密集的火车站成了感染疫情的高危场所。面对未知的风险,我拒绝了退缩,选择了坚守。我是一名老党员,党培养了我,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不能退缩,越是困难,我越应该上。我第一时间向单位递交了请战书,留下一封家书后,就奔赴到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火车站内,我带领志愿者们为旅客测量体温、查红绿码,进行防疫宣教,为他们赠送自己购买的小毛巾,教会大家正确的洗手方法;医院中,我为住院病人与家属做心理疏导,看望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里,我为封控在家的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那段时间,我没能和老伴吃上一顿团圆饭,没有时间见女儿与家人,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甚至在我的家人感染病毒出现阳性,需要我的帮助和护理时,我都没能陪在他们身边,因为,还有更多的人需要我去提供帮助和服务。在困难甚至在生命遇到危险面前,我从没想到过放弃,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非常时期,最能考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疫情期间是没有时间观念的,我累了就在车站的候车凳上眯一会儿,搞不清白天和黑夜的轮回。由于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我的血糖忽高忽低,人也瘦了十几斤,真的是心疲力乏。要说没有恐惧,那纯粹是骗人的。
当我看到同胞们一个一个地倒在病床上,身边没有朋友、没有亲人,饱含着希望而又绝望的眼神,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真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我虽然对这些失去生命的同胞感到悲愤和惋惜,但我依然心坚如铁,坚守岗位,哪怕能给病人带去一丝温暖,我也心满意足,不愧医者仁心。因为,这是我的初心,更是我的使命。
在医院, 经常离上班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我就提前出现在病房里。俯身查看病人情况,为他们测体温、打针、上药,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帮他们代买住院用品,每天我都忙得脚不沾地。现在疫情散发,能去的地方有限,我就在医院里做好服务,哪里有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
主持人:医者仁心,四字虽然平凡,要去践行,却是对医者的鞭策与核验。大浪淘沙,方显医者本色。邹老师,严格说来,您16岁参加工作时就从事志愿服务了,至今已有50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几乎囊括了您的大半生。请您给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年来在公益路上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邹德凤:我退休后又回到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疗服务部工作。不管在哪里工作,不管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我都在工作之余全身心地投入到心爱的志愿工作中。从 1992 年调往社区卫生所开始到现在,我已累计做义工近8万小时,全年无休,是红十字志愿者最高奖项“终身志愿者”标准 (3000 小时) 的 20多倍,被称为“超级义工”。
我有两部手机,24小时开着,不敢遗漏任何一个来电。因为电话的那一头,随时都可能有病中的老人要招呼我、需要我。开始时,我一个人做志愿服务,后来,我感觉到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于是,我考虑要组建一个团队,从一个人奉献爱心发展为一群人同做公益,目的是能让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团队,让我这个社会拥有更多胸怀大爱、富有正能量的人。
几十年来,我付出的不止是时间,我的工资几乎都被用来购买食品、药品等,送给病人、老人,捐给灾区和生活困难的人,资助贫困学生,家里的开支全靠丈夫一人。遇到疫情等突发情况,我总是第一时间捐款捐物。有人说我傻,我却毫不在意,我是党和国家培养的,工资来自国家,就要用之于人民——这就是我的心声。
1992 年,我倡导成立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中心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服务组,如今拥有 1600 余名志愿者;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江西省邹德凤公益发展中心”,现有爱心志愿者10000万多人,注册志愿者 3000 多人,累计服务对象 200 余万人次;2007年,我带头签订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在我的感召下有400多位志愿者都要求死后捐赠遗体,这在江西省红十字会志愿捐献者之友发展史上,创造了新的纪录。
针对年轻志愿者,我适时提出“智慧志愿”思路:根据志愿者的兴趣和特长,与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医院病患进行精准对接;对志愿服务队进行调整,引入现代团队管理理念,建立了志愿者管理机构,同时对志愿服务范围进行了明确,分区域、分项目整合志愿者,让每个志愿者有组织、有平台、有活动,提高了公益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我是在雷锋、焦裕禄精神指引下长大的一代,50后的人不带头服务,那谁带头?我经常背着小药箱,走在小巷里,身前身后跟着一群小姑娘,每次出门,总是热热闹闹,高高兴兴。这群小姑娘是我现有志愿团队的成员,来自学校、企业等各行各业。服务团队中年纪最小的仅7岁,年龄最大的70多岁。志愿者中有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更多的是90、00后的在校学生。
经过多年发展,我们最初走访服务的范围也由铁路社区扩展到周边10个社区10多万人。成为志愿者后,我每天除8小时正常工作之外,都要独自或带队进社区,挨家挨户上门看望病患和孤寡老人,我的足迹,走遍了周边每一条街、每一条巷、每一栋楼。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我经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不忘初心,坚持公益事业。
骨二科主任孙贵才博士,2008年毕业后来到医院,听说我的事迹后也加入到志愿活动中来。他说:我一进南昌第四附属医院,就被这个志愿团队忘我奉献的精神震撼了。见到邹老师之前,我根本想不到,现在的社会中还会有她这样的超级好人。什么超级好人?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
每到双休日,志愿者都会跟着我走进社区做义工。心血管科护士长赵蓓感慨地说:一开始觉得邹老师这样的人离我们很远,走近后发现她一点架子也没有,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志愿服务上。每次和她一起进社区,看到那些老人期盼的眼神,我就深深感受到这一事业的意义。其实,我也不过是起了个带头作用而已。
我爱人陈洪平不止一次地对旁人说起我的事情:这几十年,家里都靠我一个人工资维持家计,有时候资金实在周转不过来,我就希望她能拿一些钱回来帮我一把,但她没有钱。因为,她的工资都变成了食品、药品、慰问品。这些话传到我的耳朵里,只能深感愧疚,我真的对不起老伴、对不起家庭、对不起女儿。
2015年底,我婆婆生病住院,家人希望我陪同护理。我爱人主动接过担子,他对家人说,有更多需要帮助的病人正在等着她。说实话,如果没有丈夫的支持,我不可能做到完全无后顾之忧。这些年,丈夫除了要负责家务,还经常陪我一起做志愿服务。其实,他也是一个志愿者,一个高尚的志愿者,他义无反顾地站在我背后,牺牲了自己,成就了我。
女儿陈冲曾经也有过抱怨:妈妈,您怎么老不在家?也许,女儿在我的行动中读懂了我。在我的带动下,女儿从高中开始也加入了志愿服务队。每逢寒暑假,她就跟随我一起走进社区,看护残疾、孤寡老人。现在,女儿已参加工作,每年都会拿出一笔钱给我,用于帮助社区留守儿童,希望他们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当好一面旗帜,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可以引领群众的方向。这是我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些年,我一心扑在志愿和公益的路上,失去了不少,也得到了很多。
2013年8月24日,我从习近平总书记手里接过“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南丁格尔奖的荣耀对于我来说,不是志愿服务的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这之后,我又相继获得“全国十大杰出红十字志愿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首届优秀五星级志愿者”“中国好人”“江西省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作为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受到了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作为江西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登上主席台。握着习主席温暖的大手,我既感到自豪,又感到惭愧。和优秀的人比起来,我算得了什么?
我16岁时成为一名护士,南丁格尔是我的人生导师;36 岁时,成为一名志愿者,章金媛是我的老师;而作为一名党员,龚全珍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果你问我共产党员意味着什么,对我来说是永不止步,不断地奉献。30 年,7万多小时的志愿时长,我被大家称为超级义工,也获得了南丁格尔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但我知道,光环再多,切忌吃老本,还是要本色做人,志愿者是我的名片,医者仁心是我的使命。
从青春年少到花甲之年,时光流逝,世易时移,不变的是当时的誓言,不忘的是初心与使命。只要还能工作一天,我就要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党和社会,让向善的志愿精神传承下去。医疗服务之路,让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敬畏生命;志愿者之路,让我不忘甘于奉献的初心。我对党承诺,志愿服务这条路,我会走到生命的终点,更会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人投身于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
今年,我已 66 岁了,仍乐此不疲地传递着这份志愿服务的快乐,每月带不同行业的志愿者到SOS儿童村看望留守儿童,陪他们表演节目,辅导他们做作业;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支教,给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欢乐和鼓励;向社会各界募捐棉衣,为衣衫单薄的农民工送去温暖;组织医院专家团队到贫困地区开展义诊,让贫困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轻松享受到就医服务。现在,我更不能停,我要做到生命不息,志愿不止。
主持人:生命不息,志愿不止。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医护工作者、一个共产党人的豪言壮语,更是他们热爱祖国,克尽职守的初心使命。邹老师,从您的身上,我再次领略到一个共产党人、一个普通医护人员的高尚品格。您为我们奏响了一首白衣天使之歌。谢谢您,您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我们《身影》是一档为榜样人物服务的在线访谈节目,您对我们这档节目有何期待与寄语?
邹德凤:榜样,是一个高尚的字眼,它蕴藏着道德、善良、奉献、勤勉等内涵,我非常喜爱、欣赏这个字眼。事业的兴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崛起都离不开榜样的引领。
今天,我能站在《身影》节目这个舞台上,我不是来标榜、炫耀自己的,而是向来自全国的优秀人物取经、学习的。在我内心深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充其量运气好一点而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人,只有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获得更多成长的机会。我是本着这个初心,来到《身影》舞台上的。
希望我们大型榜样人物《身影》在线访谈节目,要更多地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切实地挖掘出那些脚踏实地、黙黙奉献、勇于开拓、不求闻达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才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
最后,我要感谢汪漪老师的推荐,感谢余慰光老师的采访,给了我一个向榜样人物学习、取经的机会。祝《身影》在线访谈节目越办越好,成为我们交流学习的平台,攀登向上的阶梯。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邹老师的鼓励鞭策,谢谢邹老师的殷殷寄语。我们《身影》在线访谈节目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榜样人物和各界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往
期
回
顾
身影介绍
《身影》在线访谈是《身影》节目中心应广大网友之强烈要求 ,于2011年9月15日正式创办的全国性榜样典型激励类在线访谈活动。同时开通了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群。
该节目广泛邀请全国青年典型作为在线访谈嘉宾,主持人以聊天的亲切形式,就广大青年共同关心的话题,和嘉宾进行一对一交流。《身影》节目的开通,让你身边更多的“可亲 、可敬、可信、可学”榜样典型走到人们面前,讲述他们勤奋学习成长、 努力创业奋斗、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人生故事。
《身影》在线访谈重点针对青年自信心不足、个人发展目标模糊、道德价值观正在发展演变等情况,发挥榜样典型的激励示范作用,培养青年爱岗奉献、敬业进取、乐于助人、热心公益、诚实守信、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精神品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青年奋发进取、成才成功。
2010年7月,《身影》正式被团中央选入“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团中央宣传部将《身影》节目的活动经验以《让典型“身影”陪伴务工青年成长》为题选入《四类青年群体<思想引导大纲>》案例集。2010年12月1日,团中央办公厅下发了中青办发 [2010]53号文件《关于发放四类青年群体<思想引导大纲( 附案例集)>和<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电教片>的通知》,将《身影》节目活动案例发放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 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等单位组织学习和推广。
《身影》节目官方网站特别开设“在线访谈”栏目,及时刊发在线访谈《身影》节目稿件。同时,节目还联合国家级出版社,对访谈内容筛选整理结集出版了大型榜样典型激励系列丛书,为青年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借鉴性的帮助。
该节目开通以来,便得到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青年的支持,截止现在,已有900余位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典型应邀成为《身影》节目的顾问、主持人和嘉宾,举办各类在线访谈活动1000余期,其中“时代偶像”洪战辉、“中国最美的洗脚妹”刘丽、“ 最美乡村女医生”钟晶、“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赵仁伟、“中国好医生”徐宙雄、“中国好校长”赵生杰、“被碑刻的作家”王剑冰、“QQ奶奶”张秀丽等一大批青年身边的榜样人物走进了访谈。访谈嘉宾遍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福建、广东、广西、湖 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甘肃、新疆、青藏、内蒙古、贵州、四川、云 南、海南20多个省、直辖市及500多个城市,现已形成周末固定档期(周六、周日晚8:00-22:00)的全国性在线访谈节目。
2018年3月12日中央电视台对《身影》进行了全面报道,报道评价《身影》节目说:“他们以传递榜样为力量坚守信念,用行动感染他人。他们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传承榜样、发现榜样。在他们看来,榜样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你是榜样,他是榜样,在我们身边总有着许多普通而不凡的故事。”
如需了解详细内容可登陆身影官方网站《身影在线》栏目:http://www.bywnews.com
中央电视台《聚焦先锋榜》之《榜样的力量》专题http://mp.weixin.qq.com/s/EXhGn76x5K07QxSfA6ufqA
本节目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榜样文化工作委员会主办,榜样驿站(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3830号
监督电话:010-53607929
身影在线主持人团队
身影人物 榜样力量
全国榜样访谈《身影》节目中心
顾 问:黄军衔 刘更银 杨凤城 王剑冰
王京忠 于蕴芬 许 晨
总 编:杨少君
常务副总编:汪 漪
副总编审:李 威
主 编:王会琴 蔡静盈
副主编:韩清云 刘占强 王军刚 王 辉
主持人:杨少君 汪 漪 王会琴
刘占强 韩清云 王军刚
王 辉 余蔚娟 何青蓝
郭春艳 郭智孚 唱荣鑫
王秀娟 余慰光 胡付彪
关注更多 聆听榜样
微信名称:榜样俱乐部
平台编辑:何青蓝
本期编审:汪 漪
责任编辑:余慰光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上地十街1号院2号楼10层
身影官网:http://www.bywnews.com
电子邮箱:chinagqt@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07929
特别声明:本节目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榜样文化工作委员会主办,榜样驿站(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3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