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春风扶绿唤新芽
在孩子的教育旅程中,一年级不仅是学习生涯的起点,更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黄金时期。
01 为什么一年级是数学思维训练的关键期?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的关键时期。
02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的核心目标
2. 建立逻辑思维:通过解决简单问题,学会分析、推理、判断。
3. 空间想象能力:认识基本几何图形,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4. 初步应用意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情境中,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03 实施策略:寓教于乐,多维发展
①数字接龙:家长或老师随机说出一个数字,孩子接着说出下一个数字,依次进行,可以练习数字顺序和快速反应能力。
②数学拼图:利用数字或几何图形拼图,让孩子在拼接过程中认识数字、图形,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③购物游戏:模拟超市购物,让孩子用假币(可以是纸币或卡片)购买商品,计算总价、找零等,增强数感和运算能力。
2. 故事化教学:让数学“讲”故事
①数学故事时间:创编或选取含有数学元素的故事,如“小兔子分胡萝卜”,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孩子学习分类、计数等。
②数学绘本:选择适合孩子的数学绘本,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中的《我要找到朗朗》就蕴含了数列的概念。
③角色扮演:让孩子扮演数学家、侦探等角色,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3. 实践操作:让数学“动”起来
①动手操作材料:提供积木、计数棒、几何拼图等学具,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探索数学规律。
②生活应用: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如数一数家里的水果有多少种颜色,测量房间的长宽高等,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③家庭任务:设计简单的家庭任务,如分配零食、安排家庭日程表等,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
4. 互动合作:让数学“交流”起来
①小组活动:组织孩子进行小组游戏或竞赛,如数学接力赛、拼图比赛等,促进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②讨论分享: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讨论加深理解,拓宽思维。
③师生/亲子互动:定期与老师或家长进行数学学习反馈会,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共同寻找解决策略。
04 家长与教师的角色与支持
②教师:教师在课堂中应扮演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
05 案例分享:从“数苹果”到“搭建城堡”的旅程
小明是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对数字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案例2:搭建城堡的几何世界
小红对几何图形特别感兴趣。老师利用积木作为教具,组织了一场“搭建城堡”的活动。
06 写在最后
作者简介:我是萧琳紫,小县城教书人,写走心的文字,做温暖的教育。陪你慢慢遇见更好的自己!
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