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去医院体检还是患病检查,都离不开超声检查,那么关于超声检查,你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关于超声科的小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超声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有辐射性吗?
这应该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许多人在进行超声检查前焦虑、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告诉大家的就是超声检查是没有辐射的,是世界公认无创、安全的检查项目,孕妇、儿童都是可以放心进行超声检查的。超声检查主要利用的就是超声波,其是一种波长较短的机械波,无法存在于真空环境中,需要经由介质传播,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当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不同层次的组织会让其产生反射、折射、散射、衍射等,不同脏器组织器官衰弱系数各异,超声在传播过程中进行的衰减也就不同,超声诊断仪可以接收这些回声,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就可以形成清晰影像学图像,可以观察相关的器官以及部位是否有病变,在临床科研、健康体检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超声检查前涂抹的东西是什么?
在进行超声检查之前,医生往往会往受检者身上涂抹—层冰冰凉凉的胶状物,许多人都很好奇它是什么。其实它叫作耦合剂,由丙烯酸树脂(卡波姆)、甘油和纯化水等成分组成,对身体是没有害处的;其声阻抗与人体软组织相近,应用在超声检查中,可以消除超声探头和皮肤之间的空气,让探头更好地同皮肤接触,有助于声波传导,可以更为准确地探测器官状况,提高显像质量。在检查结束后,用纸巾擦除或用清水洗净即可。
为什么有的超声检查要求空腹?
并不是所有的超声检查都要求空腹的,只有肝脏、胆囊、脾脏、胆管、胰腺、腹腔大血管等器官是需要保持空腹状态的,这个所谓的空腹是指禁食禁水8小时以上,如果你真的很渴,是可以喝一点水的,但是应该在检查前告知医生。有许多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就吃了一点东西,应该是没事的,每次做超声检查,都会有一些患者因为进食而延期检查,这主要是因为当我们进食之后,那些食物就会在胃内发酵,从而产生大量气体,当其进入肠道中,就会对图像清晰度产生影响,或者食物也可能遮挡住人体组织,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哪些部位的超声检查需要憋尿?
我们在进行身体检查的时候可能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大量喝水,他们有可能就是要进行盆腔子宫及其附件、 膀胱、前列腺等脏器的超声检查,这些检查都需要在憋尿状态下进行,建议大家可以在检查前2小时饮用1000ml左右白开水,之后不要去小便,当感觉自己有明显尿意,肚子有微微膨胀感,就可以立即去进行检查了,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膀胱充盈,以推开部分肠管,减弱肠内气体对检查所造成干扰,更为清晰显示病变部位。
B超和彩超是一样的吗?
两者并不是一样的,彩超的全称是彩色多普勒超声,相较于黑白B超,彩超的分辨率更高,可以显示脏器及病变内外血流灌注的情况,更为全面地了解病灶,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有用信息。许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彩超的检查结果也是黑白的,彩超其实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加入彩色信号,来显示脏器内不同点上的血流信息,显示器上显示的多数是黑白的二维图像,只有看血管里面血流动方向的时候才表现为彩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