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LLENGES
实验室管理系统应用现状分析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实验室管理系统,诸如LIMS系统、CDS系统等,已然成为众多实验室提升管理和效率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实验室信息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生物制药行业,国家相关法规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加强,促使制药企业更加重视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始积极引入实验室信息系统。如今随着LIMS产品的成熟,其功能模块也变得多样化,能满足不同类型实验室的业务需求。LIMS系统的实施也越来越重视与其他系统如MES,ERP,WMS系统的集成,方便部门间业务协同。实验室信息化在提升企业效率和合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国内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建设时间较早的企业,在产品、市场、供应商都不太成熟的情况下上了系统,导致LIMS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可能差强人意。
有些企业虽已引入实验室管理系统,却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出现仅使用其部分功能甚至闲置的状况。
笔者在与多个药企的实验室相关负责人深入沟通后,剖析原因如下:
1
系统功能与业务脱节
在引入LIMS系统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特殊试剂的管理需求。在实际工作中,特殊试剂需严格的温湿度控制,并且有特定的使用流程。而系统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未能涵盖这些实际需求,致使系统无法满足实验室的实际工作需要,难以落地应用。
2
业务流程优化不足
实施过程中只是将线下流程简单地搬到线上,没有进行优化,导致工作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
例如,某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在引入LIMS系统时,只是将原来的纸质记录流程转化为线上流程,没有对流程进行简化和优化,导致审批流程过于繁琐。结果,工作人员在使用系统时,需要重复填写很多不必要的信息,审批流程过长,都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负担。
3
系统功能不健全
某些LIMS系统可能存在稳定性差、功能不完善、操作复杂等问题,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例如,某生物制药QC实验室使用的LIMS系统无法有效管理测试原始记录,原始记录仍需要纸质记录。测试完成后需要手工将测试结果录入到LIMS系统中,不仅没有提升效率,反而增加了分析员的工作量,使分析人员怨声载道。而另一个制药QC实验室则在LIMS上线运行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卡顿现象,而且操作界面不友好,需要经过复杂的步骤才能完成一项操作,这让工作人员对系统产生了抵触情绪。
4
系统集成度不够
各系统之间无法集成,数据不能共享,增加了工作量,也影响了工作效率。比如,某食品检测实验室同时使用了LIMS系统、CDS 系统,但两个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交互。用户需要把CDS或仪器中产生的测试报告的数据手工抄录到LIMS系统中,并且需要第二个人进行复核。经常发生CDS系统中数据进行修改后,未能及时修改LIMS系统中数据,导致数据不一致,需要大量手工操作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5
人才流动与培训缺失
部分实验室在LIMS上线后会出现人员的调整,原来熟悉LIMS系统的人员离职,或有些MNC公司采用Global Rollout的方式进行实施,对使用人员培训不够,从而导致现有使用者和管理者对LIMS系统的管理功能缺乏了解,不知如何借助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如某MNC药企的 QC实验室,仅使用了LIMS的基本的样本登记和结果录入、出具报告的功能,却不知如何使用系统提供的试剂库存管理、环境监控、稳定性考察等功能模块,也没有使用LES和仪器数据采集SDMS模块来提升效率,导致诸多功能被闲置而未发挥应有作用。
6
合规运维问题
各系统之间无法集成,数据不能共享,增加了工作量,也影响了工作效率。比如,某食品检测实验室同时使用了LIMS系统、CDS 系统,但两个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交互。用户需要把CDS或仪器中产生的测试报告的数据手工抄录到LIMS系统中,并且需要第二个人进行复核。经常发生CDS系统中数据进行修改后,未能及时修改LIMS系统中数据,导致数据不一致,需要大量手工操作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ACTIONS
如何应对挑战改变现状
1
优化流程
对实验室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系统功能进行优化,减少人工干预,以提高工作效率。
优点:
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去除繁琐环节,提高工作流畅性,使系统更好地适应实验室业务需求。
挑战:
需要对业务流程和系统有深入了解和分析能力,实验室自身可能缺乏相关经验。优化流程需对实验室各个环节深入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这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实验室自身可能难以完成。
适用条件限制:
适用于实验室业务流程较为复杂、存在明显效率低下问题,且有一定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行流程分析和优化的情况。若缺乏专业流程分析人员或业务流程变动频繁,优化流程可能面临较大困难。
2
提高系统集成
通过业务流程梳理,设计相关集成方案,开发系统接口或数据采集方案,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跨系统流转,减少重复工作。
优点:
减少数据重复录入,提升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提升实验室效率。
挑战:
技术难度较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资金支持。系统集成涉及数据库设计、接口开发等多个方面,集成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解决。
适用条件限制:
适用于拥有多个独立系统且有强烈数据共享需求的实验室。对于系统数量较少或数据共享需求不迫切的实验室,集成各系统可能带来过高成本和技术风险。
3
加强培训和人才培养
定期组织系统培训课程,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和演示,并提供实际操作机会。此举可提高使用人员对系统功能的认知和操作技能,使其熟练运用系统。
优点:
快速提升使用人员操作技能,充分发挥系统功能。工作人员通过培训能更好地了解系统各项功能,掌握操作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挑战:
培训效果因人员素质和培训方式而异,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系统与业务脱节等问题。部分工作人员可能对培训内容理解不深,实际工作中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此外,培训仅针对使用人员操作层面,无法解决系统本身问题。
适用条件限制:
适用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系统功能不熟悉、操作技能有待提高的情况。若系统本身存在严重问题或业务流程与系统不匹配,单纯培训效果有限。
4
强化运维团队
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或与第三方运维公司合作,建立高效的运维体系,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优点:
提升运维能力,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及时解决故障。
挑战:
成本较高,且需一定时间组建和培养团队。建立专业运维团队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团队组建和培养也需时间。对于小型实验室,可能难以承担成本。
适用条件限制:
适用于规模较大、对系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实验室。对于预算有限或系统使用频率不高的实验室,建立专业运维团队可能并非最优选择,选择第三方运维服务可能是更经济的做法。
5
寻求专业的咨询服务
专业咨询机构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为实验室提供全面的诊断和解决方案。
优点:
1. 从客户需求出发,从业务角度对实验室流程进行梳理,识别关键痛点和瓶颈。
2. 可帮助实验室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系统的适用性和易用性。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更符合系统要求。对系统提出优化解决方案,提高易用性。
3. 能提供系统集成/数据采集等技术支持,打破数据孤岛。专业咨询机构通常具有丰富的系统集成经验,能为实验室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4. 节省实验室时间和成本,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专业咨询机构服务,实验室可避免走弯路,快速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将更多精力投入核心业务。
挑战:
需一定费用支出,但与带来的效益相比,是非常值得的。
适用条件限制:
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实验室,尤其是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复杂问题、自身缺乏解决能力的实验室。对于预算非常紧张的实验室,需权衡费用与收益后再做决定。
NNIT是一家国际知名的信息化咨询服务公司,在实验室领域,能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从接触现场调研、出具解决方案、培训到系统实施、变更、运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果您的实验室LIMS系统也面临如上问题,无论什么品牌,均可以联系我们。NNIT的咨询顾问熟悉市场上常见的各种LIMS产品,可以提供专业的咨询建议。
联系电话: (022) 58856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