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做读书的事就好
作者崔小南先生: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文偶见报刊,出版有个人诗集《眺望与回首》《我们的心灵史——叶橹对话录》。
文章的题目来自最近读到的王慧骐新书《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人生应该就是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诗人、作家,主编、出版人……慧骐兄人生路上忙忙碌碌地耕耘不断。退休以后,慧骐兄笔耕不辍,只是安静多了,慢多了。读慧骐兄新著,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是一个有心人、有情人,不然那么些往事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写得这么动情。唯深情可以寄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写信了,我甚至觉得慧骐兄一篇篇记叙,就像是一封封远方来信。我想象到他在梧桐树下,在天泉湖畔,在深夜,一笔一笔,一封一封,写给家人亲人,写给师友同学,甚至写给亡友的安静画面。该书分为“城市的体温”“在地图上回家”“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三辑,每一辑都如一册时光相册,如一张张老照片,有“体温”,是“回家”,最“安静”。从辑一的第一篇《苏州,我时常念想的一座城市》出发,随着慧骐兄一一走过六合、宣城、天泉湖……一一认识了“山里的那户人家”“家门口的包子店”,六合的“大姐”和高淳老街做了一辈子鞋子的“梅先生”……那些曾经温暖了他,如今也温暖了我的人间好故事。在《苏州,我时常念想的一座城市》一文中,意外读到几年前我才知道的苏州诗人陶文瑜,那是在《钟山》上读到的,诗的题目是《随风》,纪念刚刚随风而去的陶文瑜。我把那本一直保存着的《钟山》(2019年第6期)又翻出来,再读陶文瑜诗,仿佛慧骐兄2018年在苏州青石弄五号那个院子里,最后一次见到陶文瑜时,我也在场。“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只有我自己知道,某年某月,在那片天空之下曾经有我出没的身影,烈日中或者雨天里,我奔走时迈动的那双脚步。”(摘自辑三《南京,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慧骐兄这篇回忆在南京三十五年来住过的地方、走过的街道、记住的美味的文章,深深感染了我,也唤起了我对南京的感情和记忆。我的父亲因病多次在南京住院,因为陪伴住院的父亲,即使在父亲走了多年后的今天,想起南京,充满了父亲还在一样的情感。我跟着慧骐兄的记叙,仿佛回到了那条有历史渊源的、梧桐遮阴下的黄埔路,回到了热闹的中山东路,那一家连着一家的路边商店,那向西不远的逸仙桥边的卖南京烤鸭的小店,一直到新街口南京最著名的新华书店……辑三《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即书名,大多数文章都是记叙慧骐兄由于求学、写作、工作结识的老师、同事、作家朋友们。一篇篇读过,仿佛“最难风雨故人来”,一边感受着师友意、诗韵情,一边跟随慧骐兄,认识的人,我增加了熟悉,不认识的人,因慧骐兄的书写而了解。原来,你一直在这里呀。作为同代人,对他回忆、记录家人的文字最感亲切。读辑二《在地图上回家》,就是跟着慧骐兄的文字回家,在《书本里的父亲》中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在《老了的母亲依旧美丽》和《羞涩》中想念自己的母亲,在《四个娃儿一台戏》《华西医院,三个我要记住的人》等文中,为他的兄妹情、兄弟爱而感佩不已。慧骐兄新著和他之前的《青色马文存》等书,他的叙往事、记亲情、忆师友、感人生等文都不长,大都一千多字,甚至几百字,最适宜一页一页慢慢读,一章一章安静想。在现在这个大众书写的时代,无论是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作家,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书写者,这样真情朴素的文字最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