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晓云
冬至,是一年中夜最长昼最短的日子。在这寒冷的时节,有一种食物总能给人带来温暖和满足,那便是红薯。
红薯,这土生土长的根茎作物,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和人间的烟火。在古代,虽不如稻麦那般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但仍有诗人为其留下了些许诗篇。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写道:“吴地霜脐犹未饱,秋来处处食新苗。”寥寥数语,描绘出红薯在秋日里的鲜嫩与人们对它的喜爱。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红薯是与冬日的炉火紧密相连的。每到冬至前后,家里总会堆满刚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红薯。那时候,天寒地冻,世界仿佛被冻僵了一般,而家中的厨房里却弥漫着红薯的香气。
父亲会在火炉边用一个破旧的铁盆,放上几块精心挑选的红薯。火苗跳跃着,舔舐着盆底,不一会儿,红薯的香味便从盆沿的缝隙中钻了出来,弥漫在整个房间。我和妹妹总是迫不及待地围在火炉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铁盆,盼着红薯能快点烤好。
终于,父亲用钳子夹出了烤得外皮焦黑的红薯。我们顾不得烫手,接过红薯便开始剥皮。热气腾腾的红薯瓤呈金黄色,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咬上一口,软糯香甜,那滋味至今仍留在我的心间。
记得有一年冬至,大雪纷飞,外面的世界一片洁白。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听着母亲讲述她小时候的故事。母亲说,在她的童年,红薯是一家人的主要口粮。每到收获的季节,全家人都会一起出动,把红薯从地里挖出来,然后储存起来,以备过冬之需。那时候,日子虽然艰苦,但一家人在一起,却也充满了温暖和快乐。
除了烤红薯,母亲还会用红薯做出各种美食。红薯粥、红薯饼、红薯丸子……每一道都充满了家的味道。
有一次,村里来了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看着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我和妹妹馋得直流口水。可是家里没有钱给我们买,母亲便安慰我们说:“别着急,妈妈给你们做红薯糖葫芦。”于是,母亲把红薯切成小块,用竹签串起来,然后在锅里熬了一些糖水,把红薯块放进去一滚,一串串自制的红薯糖葫芦就做好了。虽然没有外面卖的那么精致,但吃起来却格外香甜。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城市的繁华和喧嚣让我们渐渐淡忘了那些曾经温暖的冬日和香甜的红薯。然而,每当冬至来临,那份对红薯的思念和对家的眷恋便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
如今,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也能看到卖烤红薯的小摊。每当闻到那熟悉的香味,我总会忍不住买上一个。然而,吃在嘴里,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许,少的是那份浓浓的亲情和童年的欢乐。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在忙碌中追求着所谓的成功和梦想,却忽略了身边那些最简单、最真实的美好。而红薯,就像一位久违的老友,在冬至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用它独特的香气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生活的本质和那些曾经温暖过我们的瞬间。
在一个冬日的午后,我决定亲自下厨,为自己做一顿红薯美食。我来到市场,挑选了几个新鲜的红薯,回到家,洗净、削皮、切块。我学着母亲的样子,煮了一锅红薯粥。当那熟悉的香气弥漫在房间里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
我坐在餐桌前,慢慢地品尝着这碗红薯粥。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家。我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身在何处,那份对红薯的喜爱和对家的思念都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
红薯,这平凡而又伟大的食物,在冬至这个寒冷的日子里,带给我们无尽的温暖和甜蜜。让我们在品尝红薯的同时,也珍惜那些与亲人相伴的美好时光,让爱和温暖在心中永远流淌。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