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分不太清,骨龄和骨密度都和骨头有关系,那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哪个又和孩子的生长发育、身高生长关系更大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骨龄和年龄不一定一致,它代表的是骨成熟度,反映的是生物年龄。有的孩子12岁了,骨龄还停留在10岁;也有的孩子才10岁,骨龄已经12岁了。
标准骨龄图
骨龄,一般通过拍摄左手X线片,了解其腕骨、掌骨、指骨的发育,根据其发育的成熟度来计数。
孩子配合,1分钟搞定~
身高的增长,实质上就是骨骼的纵向发育。
只有骨骺线未闭合时,骨骼的生长才能实现。
骨骺线的闭合状况,光靠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一旦闭合,就再也不可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掌握它的动态,并及时做好身高管理呢?测骨龄就可以看出来!
身高生长停止的标志是骨骺和骨干
完全融合成长板消失
男童约为骨龄16岁女童约为骨龄14岁
如果想要判断孩子的骨骺线情况,那最清晰的还是带着孩子去拍片,这样我们也能清楚的了解孩子还有多少的生长空间。
骨骺是骨在发育过程中,骨两端的软骨中出现的骨化点。而骨骺线,就是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在儿童的X光片上表现为一条较宽的透光带。
骨骺线与一般的终身不骨化的软骨(如耳软骨,鼻软骨等)不同,会随着生长逐渐骨化。也就是说,只要它存在,就会不断骨化,从而延长存在于四肢的长骨,助力身高增长。
当孩子的年龄增长时,骨骺线也会随之缩短,最终变成一条缝,自此骨骺线完全闭合,骨骼停止生长。
儿童骨密度检查主要是了解儿童骨矿物质缺乏情况,是否有骨质疏松风险,它能够大概反映出儿童的钙质或者维生素D的吸收与合成的情况。但是仅仅通过骨密度检查来判断孩子是否缺钙是很片面的,还要综合孩子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血液中钙、磷、血清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维生素D的测定,以及腕骨片的钙化带是否异常等检查来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是否要做骨密度检查,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东儿骨密度检测,孩子看着动画片就做完了~
生长发育正常的孩子,一年拍1次骨龄片,做好持续监测就行了。但是,骨龄偏大的孩子,建议每半年测一次。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进入东儿商城
查看商品详情(按需购买)
10月测骨龄活动
时间:10月19日(周六)
内容:测骨龄+听讲座
每月仅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