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董世魁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通过合作管理提升青藏高原草原生态系统的多重功能”(Multiple functions of rangeland ecosystem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can be enhanced by cooperative management),在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全球范围内展开的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草原保护修复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成果遴选中脱颖而出,成功突围入选。
该成果基于董世魁教授团队在青藏高原长期扎实的科研积累,构建了草原 “三生” 功能评价技术体系,通过对比单户与合作管理模式下草原功能差异,对功能间的权衡与协同效益进行了科学量化,有力证实了合作管理模式在提升草原多重功能以及降低权衡作用方面有着积极成效。这一成果有着重要价值,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区域层面,在国际科研领域同样显著。它为环喜马拉雅地区(含青藏高原)的草原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有效推动了该区域草原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的协同提升,切实提高了当地及下游居民的生活福祉,促进了生态与民生的融合发展。更是凭借其较高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实现了相关成果在国际范围内的转化应用,使其成为我国草原科研领域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以及北京林业大学在草原生态保护恢复研究方面的雄厚实力,备受国际同行高度关注与认可。
多年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长期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董世魁教授团队的 “青藏高原退化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 早在2019年就入选国家林草局成果推广库,并在国家级、省部级及多省区生态工程中广泛应用。先后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主推的林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里,累计推广达5次之多,并且成功入选 “三北” 地区重点推广的100项技术之列。其推广范围覆盖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新疆等诸多省区以及其他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广泛应用于退牧还草工程、三北工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藏北地区生态治理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之中,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未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将持续发力,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工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北林草学科技支撑,同时也为全球草原保护修复事业贡献北林草学的智慧与力量,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