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开幕式上,对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和青年科学家奖进行了颁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全国肿瘤医学领域唯一的社会科技奖励。本奖项授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在肿瘤防治医学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单位。【ONCO前沿】携手中国抗癌协会打造独家“科技有约”采访间,本期邀请“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丁元教授做客采访间,为大家分享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的创新之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助理
湖州中心医院院长,特聘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
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浙江大学临床名师
城东(肿瘤)院区副院长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ERAS专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外科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
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
在“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领域的研究道路上,我的最初选择深受恩师——浙大二院的王伟林院长的影响。在他的引领下,我们团队于15年前便开始了对肝胆胰精准诊治方向的初步探索。他的远见卓识和卓越领导,不仅为我们团队带来了丰富的成果和临床应用的技术创新,更激发了我对这一研究方向的浓厚兴趣。
传统上,肿瘤的诊治主要依赖于平台的经验、指南和专家共识,以及医生个人的长期积累。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肿瘤诊治逐渐呈现出规范式的特点,指南和临床路径的制定为医生提供了标准化的诊治方案。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同样的诊疗方案对不同的病人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疗效。
基于这一观察,我们认为,需要对病人人群进行更精准的细分,甚至根据诊疗模式、病理分子层面的机制的不同,对各种癌种人群进行细分,真正达到既有标准性,又有精准性的结合。
能够获得本年度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本人深感荣幸。尤其在得知临床组中仅有五位杰出的同仁获此殊荣,而我有幸作为其中之一时,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激动与感慨。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我及我的团队所取得成果的全国性肯定。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肩膀上的责任和重担,展望未来,我将与团队一道,继续秉承科学严谨、创新进取的精神,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近年来,我们在肝胆胰肿瘤诊治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并成功将其转化为临床应用,为患者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和影响。工作主要分为两大块:
首先,我们致力于肝胆胰肿瘤的精准分析。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不同肿瘤病人在接受标准治疗后的响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在细胞层面和分子层面上表现为截然不同的状态,如病理模式、生长速度、转移和复发等方面的不同。因此,我们首先对肝癌、胰腺癌和胆管癌等病人进行亚群分型,然后针对每个亚群寻找其内在的病理或分子层面的治疗、诊断或预后复发的靶点。这一工作使我们能够更精准地为不同亚群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治疗和诊断方式。
其次,我们对现有的综合治疗进行改良和补充。结合医工结合团队的力量,对已经上市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治疗药物进行了纳米化修饰。这种修饰使得药物在全身循环中更稳定,在非靶点治疗区域释放更少,从而降低了外周毒性,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同时,纳米化修饰还使得药物在肿瘤治疗部位更集中地释放,提高了单位时间内药物的浓度和达峰时间,从而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缩短了治疗周期,并预防了肿瘤的耐药。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针对细胞器的靶向递送体系。我们发现许多癌肿与线粒体相关,因此针对线粒体膜表面的蛋白、酶和通道蛋白等结构,我们设计了一些亚细胞级别的递送体系,可以在细胞内定位到线粒体,从而更精准、更高层次地杀灭肿瘤。这种干预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减小了对正常细胞的误伤概率,进一步控制了副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的工作通过精准分型与纳米化递送体系的构建,推动了肝胆胰肿瘤诊治的革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副作用。
在肝胆胰肿瘤诊疗领域,我深刻理解和践行中国抗癌协会提出的“肿瘤防治,赢在整合”核心理念。我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均是多维度、多尺度的过程,需要从整合的角度出发。
肿瘤从发生之初就是一系列分子事件的叠加,这些事件涉及基因突变、基因转录、蛋白修饰等多个层面,并最终在细胞层面和病理层面表现出来。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影响单一器官或细胞群,还涉及身体内多个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趋化因子、激素和免疫系统的平衡。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外界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基因和情绪等。只有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才能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创新,提高肿瘤诊治的效果。
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度,可以将外科、内科、中医、西医以及临床医生和辅助科室的医生结合起来,共同为防治肿瘤贡献力量。同时,我也认为需要将临床工作和前沿基础研究相结合,将临床研究的知识注入诊疗实践中,推动肿瘤治疗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