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开幕式上,对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和青年科学家奖进行了颁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全国肿瘤医学领域唯一的社会科技奖励。本奖项授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在肿瘤防治医学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单位。【ONCO前沿】携手中国抗癌协会打造独家「科技有约」采访间,本期邀请“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全林教授做客采访间,为大家分享他作为消化内镜医生从诊断到治疗的非凡人生。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助理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全国青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委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隧道技术协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NOTES学组秘书
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SGE)国际会员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3),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22),上海市曙光学者(2022),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018),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9),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人才(2021)。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获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和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代表性成果包括:1、突破传统手术瓶颈,作为团队核心创立内镜微创诊疗新术式并实现国际推广,被纳入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际指南20部。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Gut和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等;2、研发国产内镜手术器械和内镜人工智能系统,有效简化手术流程,降低并发症,显著提高手术疗效。发表于NPJ Digit Med和Gastrointest Endosc等。转化专利14项,获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项;3、病因研究,发现全新发病易感突变和关键免疫亚群,解析了致病分子机制,为人群早筛、对因诊治和内镜个体化分层治疗奠定重要基础。发表于Nat Commun和Am J Hum Genet等。主要从事消化系统肿瘤内镜微创诊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内镜微创诊疗新技术创新、内镜诊疗设备研发和内镜人工智能方面做出系统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Gastroenterology,Gut,Nat Commun等发表SCI论文79篇,被引3244次,其中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个人H指数为31。
消化道肿瘤作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影响不容忽视。GLOBOCAN 2022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发肿瘤病例中,结直肠癌占比高达9.6%,胃癌占4.9%;而在死亡病例中,结直肠癌占9.3%,肝癌占7.8%,胃癌则占6.8%[1]。
消化内镜,原本作为诊断工具的医疗设备,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与设备升级,不仅极大改善了患者的检查体验,还显著提升了诊断的精确度。尽管消化内镜技术已迅速拓展至消化道疾病的治疗领域,如消化道止血、胃镜下胃造瘘及消化道狭窄扩张等,但其“诊断神器”形象依然深入人心。
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策略中,手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外科手术技术逐渐改良,仍会对手术的组织器官造成严重伤害,损害其功能,甚至完全剥夺组织器官。肿瘤在早期阶段转移风险较低,因此,早期发现并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对于患者而言,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早期肿瘤切除的优势在于既能最大程度保留器官、功能的完整性,又能降低手术损伤,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消化内镜技术能否发挥所长,实现这一目标,是李全林教授及同仁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消化内镜手术的创新领域,周平红主任无疑是一位开拓者,他率先将先进技术应用于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切除。其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消化道早期癌症治疗的金标准,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通过消化内镜微创切除即可根治。在周平红主任的引领下,李全林教授及团队致力于开拓创新,开辟了消化内镜手术技术的新篇章。
针对中国常见的非上皮来源肿瘤,如间质瘤等,李全林教授团队在早期癌症原有治疗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与创新,实现了不用切除器官,即可将肿瘤完全剥离(像挖土豆一样挖出肿瘤),或者仅切除消化道的部分组织,如食管壁,在内镜下完成缝合。这些技术已成为消化道早期间质瘤等恶性程度较低肿瘤治疗的新标准,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日本等国家,这些技术甚至被纳入医保体系,实现常规应用。
此外,李全林教授及其团队还以肿瘤治疗为基础,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非肿瘤性疾病的治疗中。例如,贲门失弛缓症等动力障碍性疾病。该疾病虽非恶性肿瘤,但会引起患者营养不良,进而导致恶病质,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内镜治疗显著改善了此类患者的预后,已成为该领域非药物治疗的金标准,并被欧美等国际指南采纳(包括美国消化内镜协会指南和欧洲消化内镜协会指南)。
目前,李全林教授及其团队创立的消化系统肿瘤内镜微创诊治技术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400多家医院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其中不乏美国的梅奥医学中心、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世界知名医疗机构。这些先进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吸引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关领域医生、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来访交流,更为推动全球消化内镜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消化内镜学作为一个独特的亚学科,其所有操作均依赖于内镜这一核心工具,犹如日常用餐时的碗筷,是手指的延伸,使得医生能够精准地进行各种诊疗操作。
然而,中国内镜领域面临一个严峻挑战——进口设备与核心技术不能完全匹配。尽管近年来国内企业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双重力量推动下有所改善,但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进口设备仍占市场的80%左右。这一问题如卡住了行业发展咽喉,亟须解决。为此,在国家政策与经费的支持下,依托上海市内镜微创协同创新中心,李全林教授团队联合多家科研院所,携手企业,共同致力于内镜设备的研发。迄今为止,成果丰硕,不仅成功研发了一次性国产内镜与手术器械,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了多项器械的转化与创新。目前,他们已拥有三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一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正在申请中,并实现了30余项专利的转化。
人工智能技术(AI)的发展是内镜诊疗的得力助手。李全林教授团队将AI应用于内镜诊疗的全程管理中。从术前患者的规范化指导,如肠镜前的肠道准备与手术前的术前准备,到检查过程中的病变发现与性质判断,再到手术决策与导航,直至术后的规律随访与队列管理,构建了一个闭环式的全流程系统。这一系统不仅提高了诊疗效率与准确性,还显著降低了漏诊率。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三十多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相信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优化,将为中国内镜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在探讨消化道肿瘤的综合防控策略时,李全林教授深刻认识到“上医治未病”的智慧,即预防疾病的发生是首要任务,其后依次为筛查、诊断与治疗,直至康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健康维护链条。在中国抗癌协会樊代明理事长的引领下,“防筛诊治康”的理念应运而生,这一理念在消化道肿瘤的防控实践中尤为贴切。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从最初的炎症阶段,经由腺瘤阶段,直至最终演变为肿瘤,这一过程可能长达10至15年。这段漫长的时间窗口为抗癌工作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干预机会,可能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改变疾病的最终走向。在预防层面,内镜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医生手中的一把利剑。通过这一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潜在癌前病变,如息肉、不典型增生等,从而有效阻断它们向癌症的恶性转化。此外,内镜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监测和治疗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等,这些疾病的早期治疗对于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筛查方面,尤其关注高危人群的监测。对于影像学手段难以捕捉的微小肿瘤,内镜检查展现出了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够清晰地揭示胃壁、肠壁等部位的层次结构和微小病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的早期检出率,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经过一系列严格而全面的选拔流程,李全林教授凭借其卓越的科研成果,最终成功摘取了“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的桂冠,这一刻,他无比荣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该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对李全林教授个人学术能力和科研实力的权威认可,更是对他及其科研团队长期以来在肿瘤内镜领域,特别是在消化道肿瘤的预防、治疗以及微创手术治疗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与卓著贡献的极高赞誉与鼓励。站在荣誉的巅峰,李全林教授深刻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他深知,虽然肿瘤诊治已颇有成效,但要实现肿瘤的有效控制与最终攻克,任务艰巨。前方依然是一条漫长且充满挑战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消化道肿瘤作为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早期发现与及时干预对于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消化内镜技术作为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与评估的“金标准”,以其微创、安全、患者接受度高等独特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消化内镜的应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诊断,而是广泛拓展到了治疗领域,成为消化道肿瘤综合防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此背景下,李全林教授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够借此获奖的宝贵契机,以及中国抗癌协会等权威平台的强大影响力,积极推广消化内镜技术的实用性与先进性,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比如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与现有的诊疗策略有效融合,提升消化内镜的精准度与效率,拓宽其应用场景,优化患者体验等。力求将消化内镜的研究与实践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为消化道肿瘤的预防与治疗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加显著的贡献。
对于青年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李全林教授有着深切的期望。他认为,在科研与临床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专注深耕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建议每位青年才俊都应沿着既定的方向深入挖掘,而非浅尝辄止、面面俱到。不应频繁更换研究领域,比如今天研究肠癌,明天又转向胃癌,后天又涉足胰腺癌,甚而在完全不同的领域反复跳转,如从肺癌跳到肠癌。这种跳跃式的科研方式,无疑会分散精力,难以形成深厚的专业积累。相反,应当依托团队的优势,结合个人的专长与背景,选定一个研究方向,不懈坚持。对于肿瘤这一复杂而艰难的研究领域,专注与坚持的品质尤为重要。每个人的精力都是宝贵的,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在某一特定系统或问题上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因此,他衷心希望每一位青年医生和科研工作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持之以恒,为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与光明,为肿瘤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