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田艳涛教授:创新护「胃」,灵感源自日常生活;同心协力,整合多学科共抗肿瘤

文摘   2024-12-23 18:02   天津  

导语  Introduction

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开幕式上,对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和青年科学家奖进行了颁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全国肿瘤医学领域唯一的社会科技奖励。本奖项授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在肿瘤防治医学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单位。其中,“以提高生存为目标的胃癌精准治疗体系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科技奖二等奖。【ONCO前沿】有幸采访到“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获得者暨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田艳涛教授,和大家介绍本项目的成立初衷和成果。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媒体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一、提高胃癌生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胃胰外科的医生,田艳涛教授在临床上会接触到不少胃癌患者。截止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唯一能够治愈胃癌的办法,但是手术也只适合一部分患者:早期胃癌、一部分中期胃癌患者能够通过手术根治肿瘤;中晚期或中期局部进展期的胃癌,除了手术还要在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治疗,如药物治疗、放疗等,来降低复发转移的发生率;但是,一些情况复杂的晚期胃癌患者,他们没有手术的机会,有的确诊后已经出现肿瘤扩散,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肿瘤,让肿瘤缩小、降期,尝试转化成能够手术治疗的情况。


目前,中国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35%,而邻国日韩达到60~70%,部分分期可达80%以上,差距很大。所以,田艳涛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这一“以提高生存为目标的胃癌精准治疗体系创新与应用”项目,探索如何让胃癌患者能够活得长,活得久,活得好。


本项目团队自2011年起,通过创新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价体系,改良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方案,探索特殊类型胃癌临床特点及相关分子机制,构建了胃癌精准诊疗体系,推动我国胃癌患者总体疗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取得了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



二、创新成果斐然,观察生活迸发灵感


本项目成果丰硕,发表多篇高质量论著,治疗模式于全国10余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多部临床专著和科普书籍,推动我国胃癌诊治水平显著提升。


谈及项目的具体成果,田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团队创新性提出的“腹腔镜模块化分阶段手术疗法”。中晚期胃癌患者,如果同时伴有幽门梗阻,胃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出现腹胀、腹痛、反复呕吐等情况,生活质量很差,患者极为痛苦。


田教授团队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了手术方式改良,先采用“胃半离断 +胃空肠吻合 +4sb组淋巴结清扫”治疗胃癌合并幽门梗阻,幽门梗阻缓解后,患者可以正常进食,身体恢复后再进行抗肿瘤综合治疗。如果离断的肿瘤部分转化到可以手术的状态,再将肿瘤病灶手术切除。用两个微创手术,先解决患者无法进食的问题,再手术根治肿瘤病灶。


田教授指出,这项成果体现了MDT to HIM理念,部分原本无法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通过“腹腔镜模块化分阶段手术疗法”,实现肿瘤降期,可以手术根治,带来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次获得科技奖,是对团队整合医学思路和创新思维的肯定。


创新思维的灵感从哪里来?田艳涛教授笑言,都是从对生活的观察中而来。他认为,热爱生活,热爱科普,能够带动学术和创造性思维。


本次获奖项目中,“剪裁式胃次全切除术”就脱胎于田教授生活中的观察。胃中部癌,过去往往会进行胃全切,田教授观察胃,觉得它像一个不规则的布袋形状,不禁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个职业——裁缝。裁缝制衣,先用剪刀将布料裁成一片片,再用针线缝制成衣。胃胰外科的医生,也有自己的“剪刀”——腹腔用的电动可旋转的闭合器。


使用闭合器像剪裁衣服一样,沿着胃部曲线不断变换角度一刀一刀地剪裁掉肿瘤,同时保证切缘干净,又尽可能多的保留一部分胃和贲门,他将这种新术式命名为“剪裁式胃切除”。”田教授指出,这一术式不仅大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而且远期疗效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大为提高。


热爱生活,勤于思考的田艳涛教授,多次将生活中的场景去改良突破,创新到外科的工作中。他还为大家介绍自己胃胰外科的另一个创新成果:“垫片式的胰腺切除”。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低,吻合口瘘及术后出血是最棘手的并发症。田教授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司机在用绳索捆货物时,会拿一个苫布或者绵软之物垫在绳下以避免损伤货物包装。田教授受此启发,将这一朴素原理拿来进行胰腺的吻合。他在国内首创将心脏外科手术常用的垫片缝线应用到缝合胰腺组织,从而防止缝合线对缝合组织的割裂,大大降低了胰腺癌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并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力学学院共同进行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三、各阶段多学科整合,贯穿肿瘤全周期


整合医学理念,是樊代明院士首先提出的成建制的恢宏体系。现在,大到肿瘤整体的“防、筛、诊、治、康”,小到一位肿瘤患者的诊治过程,整合医学无不贯穿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田教授举例, 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中“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大目标,首先要做好“防”和“筛”,以科普向大众宣传如何正确预防癌症,何时接受癌症筛查,以及如何选择正确的检查项目。如果检查时发现肿瘤,那更需要整合医学的理念,从大方向将多学科整合到一起对患者精准诊治。


田教授以胃癌为例,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方面需要多学科的排兵布阵。例如化疗期间发生胃出血,需要介入科及时干预,介入止血,疗效不佳,则可能需要外科医生来进行姑息性切除,如果情况不佳,终末期的患者又需要临终关怀团队及时跟进。早期胃癌同样需要整合医学参与,如果一位患者检查发现胃癌的癌前病变,中度以上的异型增生,是继续观察随访,还是由内镜医生进行黏膜剥离术,又或者需要外科医生行胃切除术?如果内镜医生施行黏膜剥离术后,发现切缘阳性,是继续观察,还是外科医生跟进?这些都需要MDT团队讨论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分期的胃癌患者,每一阶段都需要多学科协作,需要整合医学,将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乃至患者和家属整合到一起,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四、寄语年轻医生,青出于蓝胜于蓝


田教授表示,这次科技奖获奖只是一时的里程碑,团队对肿瘤创新的思考,肿瘤科普的推广,以及肿瘤基础研究的探索不会停止,永远在路上,期待将来取得更多的成绩,也希望年轻医生一起加入科研队伍。


每位医生都是从大学的象牙塔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路走来。田教授寄语祝福这些未来的医生和刚入职的年轻医生,想要成为一个好医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热爱医学,要认真学习博览群书,首先打好专业基础;同时在临床实践中要敢于吃苦,勤于思考,多和自己的老师、上级医生互动,参与到临床工作的方方面面,跟着师长上手术台、换药,查房;要阅读文献,深入思考,参与科研项目,认真跟随老师学习。


田教授期盼,新时代的医生比前辈更出色,现在文献检阅越来越便捷,新的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微创技术、AI技术等,能够为新时代的医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促进医学的蓬勃发展。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官方公众号,秉承“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发展共赢”理念,专注于肿瘤标志领域前沿进展、品牌会议、培训巡讲等,汇聚海内外肿瘤标志领域医研企优秀人才,期待您的加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