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经典古方解析:金匮肾气丸、妙香散、双和饮

健康   2025-02-08 09:21   安徽  

来源:中医书友会


I导读:用方如果只看主治病症,与照猫画虎无异。理解方子必须通过中医的理论框架,了解制方结构和理论渊源,这样才能在临床中识别出方证并随证灵活加减。


医方偶录

作者/李荣光
介绍:李荣光,男,1923年出生,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读私塾9年,15岁拜师于成都龙泉名医张旭明门下。25岁悬壶医业于柏合镇,1954后曾先后任龙泉驿区卫生协会主任、龙泉联合诊所所长等,后被四川省、市授予名老中医称号。尤擅长于内科杂证,以温补而出名,是当地温补学派的典型代表,发明“加味引火汤”治疗龙火不潜,虚火上浮之头面五官诸疾。著有《医屐残痕》一书。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这说明中医的处方,必须用中医理论做指导,否则疗效难期。余在学习古方过程中,偶录一二,以备选用。

一、八味丸方解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五用八味丸,清代的喻昌对此做过分析。
1、八味丸用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者。脚气即阴气,少腹不仁即攻心之渐,故用之以驱逐阴邪。
2、八味丸用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因过劳伤肾,阴气逆于少腹,阻遏膀胱之气化,小便不能通利,故用之温养下焦,以收肾气。
3、八味丸用治短气,有微饮者。饮,亦阴类,阻其胸中之阳,自致短气,故用之引饮下出,以安胸中。
4、八味丸用治消证。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此肾气不能摄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竭之势,故急用以逆折其水。
5、八味丸用治渴证。肾阳虚衰,不能蒸动水气,口干而渴。故八味丸以护封藏之本,使肾水温升,其渴自止。后人谓八味丸为金匮肾气丸,是治消渴之圣药,深得水火升降之旨。
肾为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元阳,肾气包括肾阴肾阳两个方面,凡病伤及肾气,以及由肾阴肾阳之偏衰而导致他病者,均可用金匮肾气丸调理之

张景岳云:“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又云:“其有气因精而虚者,自当补精以化气;精因气而虚者,自当补气以生精。又有阳失阴而离者,不补阴何以救散亡之气?水失火而败者,不补火何以苏垂寂之阴?”

这些论述,对阐发金匮肾气丸的妙用,可谓精切中肯,为用补方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妙香散方解

妙香散治梦遗失精,惊悸郁结。

方药组成:怀山药100g,党参、黄芪、甘草、炙远志、茯苓、茯神各50g,桔梗10g,辰砂3g(另研),麝香1.5g,木香7g,研为细末,与辰砂和匀。每服7g,酒下(不能饮酒者,用淡盐汤下之)。

汪昂认为,心,君火也,君火一动,相火随之,相火寄于肝胆。肾之阴虚则精不能藏,肝之阳强则气不能固,故精遗而成梦。山药益阴兼能涩精,故以为君。参芪用以固气,二茯、远志用以守神,神宁气固,则精自守其位。辰砂镇心安魂,二香开郁通窍,桔梗载诸药久留膈上,甘草调和诸药交和于中。是方不以固涩泻火立法,但重安神固气,使精与神气相依,而收梦少精秘之效。
吴谦更从丹溪之论,加以阐发。朱震亨认为,主秘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易动则相火翕然随之,虽不交会,精亦暗流而渗漏矣。所以圣人只是养人收心养性,其旨深矣。
震亨此论至当,其平生精力在补真阴以制妄动相火,深得《内经》“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之旨。近世医者唯知阳生,不知阴亦能生;唯知阴杀,不知阳亦能杀。
《内经》中虽每每指出阳脱、阴脱、阳绝、阴绝皆令人死,奈何痴迷偏见者不知回头也。即此一证,老年之人,心有所动,而相火衰不能翕然随之,虽有所梦而无所遗。
由此可知震亨用黄柏一味少佐冰片,独泻相火,而治中年火盛,梦遗而心悸者,屡用屡效,博步知病,信非诬也。

三、双和饮方解

双和饮治大病之后,虚劳气乏。其效补气益血,不热不惊,温而润之。
方药组成:白芍7g,生地5g,当归3g,川芎2g,黄芪5g,炙甘草2g,上桂1.5g,生姜3片,大枣2枚,用水煎服。
此汤乃李杲以黄芪建中汤减饴糖合四物汤之方也黄芪建中治虚劳之不足,是以补脾胃化生气血此则直补阴血,兼之温养阳气,所以减饴糖之甘,加纯阴之品,名曰双和。
如地骨饮其意在凉血热,故佐二皮以清之。圣愈汤其意在救血脱,故佐党参、黄芪以补之。而双和饮其意在温养气血,故佐芪、桂、炙草以温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此之谓也。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链接:它是著名的“长寿菜”,能调理多种慢性疾病

神奇的朱雀三啄,每天坚持练一练,脸上斑点皱纹都不见了,赶紧练起来

中华仙草,治一切寒症,能令八十者有子

注意!“金匮肾气丸”不是“肾气丸”

海外国医
弘扬中医文化、海外名中医介绍、中医出版服务、中医学术会议、中医师培训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