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流感、咽喉红肿疼痛,不管是什么病毒,这三个中成药一定要知道

健康   2025-02-01 09:20   安徽  



又说到流感了,因为最近流感肆虐,身边有不少人中招。


流感是由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而外感邪气中,风邪是老大。风性清扬开泄,容易把人体的毛孔打开,毛孔一开,热邪呀、寒邪呀就容易长驱直入。


风邪夹带寒邪,就形成了风寒。寒邪属于阴邪,最容易消耗人体的阳气,所以风寒侵袭人体引起的流感,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怕冷,这种怕冷即便你穿着衣服、盖着被子、在密闭无风的环境下还是觉得怕冷,或觉得身上阵阵风吹。


人体感受了寒邪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身体疼痛,这是因为寒性凝滞,体表经脉不同所致。一般人感寒越严重,身体疼痛就越重,有的人身体痛的好像被人打了一顿一样。


风邪夹带热邪,就形成了风热。热邪属于阳邪,当风热侵袭人体,正气奋起反抗,两阳相加,人体就会发热,所以风热侵袭人体引起的流感,最突出的症状就是发热。大家都有这个生活经验,烤火的时候,火苗是往上面走的。同理,风热邪气容易往上走,而攻冲窍道,熏灼咽喉,非常容易引起咽部的红、肿、热、痛。


最后需要说一点,我们强调风寒邪气的突出表现是怕冷,并不是说病人就不发热,恰恰病人怕冷的越严重,发热也会越严重。只是病人自我感觉怕冷重一点,但此时病人的体温可能超过39℃。


下面分享三个常见的治疗流感的中成药,分别针对风寒型、风热型和寒热错杂型(寒包火)。


1.风寒型:葛根汤颗粒


组成:葛根、生麻黄、桂枝、炒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葛根汤颗粒是一种有效的驱寒散风药物,它是根据古代名医张仲景的经方葛根汤制成的。


它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升津舒经,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症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痒、咯痰稀白、无汗。


本方是由经方桂枝汤加入葛根、麻黄而成。其中葛根甘寒解肌散邪,生津通络;辅以辛温的麻黄、桂枝疏散风寒,发汗解表;芍药、甘草酸甘生津养液,缓急止痛;生姜、大枣辛甘调和脾胃,鼓舞脾胃之气的生发。


2.风热型:银翘解毒丸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组成。


银翘解毒丸是一个强有力的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它出自温病名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它适用于风热感冒初期,表证未解,发热较重,咽喉又干又痛。


荆芥、薄荷是风药,风药的主要作用是祛风,风邪不祛,则表证不解,两个药都有发汗之力,能疏风散热,把邪气往外推,通过发汗排出去。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花类药的共同特点,质地轻,药性升散,尤其擅长宣散上焦的郁热。


淡豆豉透热外出。淡竹叶有很好的利尿的作用,通过小便引热外出。

两个药清热而除烦。


牛蒡子疏利咽喉。桔梗载药上行,使药力更好的作用于上焦胸肺。桔梗和甘草一起用还能利咽开音。


3.寒热错杂型(寒包火):大青龙汤颗粒


组成:生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生石膏、生姜、大枣


大青龙颗粒(又叫桂黄清热颗粒)外解风寒,内清郁热,是倪海厦老师治疗甲流、时疫的座上宾。这个中成药同样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


适用于外寒内热的感冒,也就是寒包火的感冒,症见高热、怕冷严重、咽喉不舒服或痛,口干、烦躁等。


用麻黄、桂枝相配合来驱散体表的风寒,杏仁宣肺止咳,这三个药再加上甘草其实就是经方麻黄汤的结构,主要就是用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的。


用生石膏来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针对体内郁积之内热。


最后用生姜、大枣来照顾一下脾胃,增强人体的正气,这个方子可以这样简单的来理解。


这三个中成药分别适用于流感的三种不同类型,使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辨证,不要想当然,否则绝世好药也会有旋踵之祸。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链接:神奇的朱雀三啄,每天坚持练一练,脸上斑点皱纹都不见了,赶紧练起来

中华仙草,治一切寒症,能令八十者有子

注意!“金匮肾气丸”不是“肾气丸”

耳鸣、耳聋、青光眼,有一味中药收效颇佳!——全蝎

海外国医
弘扬中医文化、海外名中医介绍、中医出版服务、中医学术会议、中医师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