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位主任中医一人一张代表方,精选

健康   2025-02-01 09:20   安徽  

来源:明了中医


1、温阳益气复脉汤—病窦综合征常用方

【来源】李介鸣
【组成】人参15g,黄芪20g,北细辛6-15g,制附片12g,炙麻黄9g,麦冬12g,丹参12g,五味子12g,桂枝15g, 甘草9g,
【主治】心肾阳虚,心阳不运所致脉象迟滞结代、心悸怔忡、胸憋气短等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窦综合征以缓慢为主者,及窦性心动过缓(单纯性)。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煎。


2、理血通经汤—闭经常用方
【来源】罗元

【组成】吴茱萸20g,赤芍30g,三棱15g,莪朮15g,红花15g,苏木15g,桃仁15g,续断20g,益母草30g,党参15g,香附15g。
【主治】气滞血瘀所致闭经。症见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或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用法】 共研细末,每次服12g,用熟地30g,麦冬15g,煎汤送服,每日二次。【备注】酒军,即酒制大黄。欢迎关注公众号明了中医


3、理气逐瘀消脂汤—子宫内膜异位合不孕常用方

【来源】裘笑梅
【组成】炒当归12g,赤芍12g,川芎12g,橘红15g,姜半夏9g,炙甘草6g,制香附12g,元参12g,浙贝12g,炒川断25g,炒枳壳12g,失笑散12g,生山楂、牡蛎各20g,白花蛇舌草12g,莪朮9g,欢迎关注公众号明了中医

【主治】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4、五草汤—肾病综合征常用方
【来源】刘弼臣

【组成】倒叩草15g,鱼腥草15g,半枝莲15g,益母草15g,车前草15,白茅根15g,灯心草10g
【主治】小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感染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服。
 【加减】五草汤不仅对小儿肾炎疗效卓著,而且对泌尿系感染及肾病综合征亦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如血尿严重,可加用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止血效果更佳


5、消渴方—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常用方

【来源】谢昌仁

【组成】石膏20g,知母15g,甘草9g,沙参12g,麦冬15g,石斛12g,地黄12g,山药12g,茯苓12g,泽泻12g,花粉15g,内金15g。
【主治】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6、加味四妙勇安汤—冠心病常用方

【来源】郑惠伯

【组成】当归20g,玄参15g,银花12g,丹参15g,甘草9g。
【主治】冠心病、胸痞气短、心痛、脉结代、能治疗肝区刺痛及肾绞痛。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7、安中汤—胃炎常用方
【来源】张镜人

【组成】柴胡10g,炒黄芩12g,炒白朮15g,香扁豆10g,炒白芍12g,炙甘草9g ,苏梗12g,制香附10g,炙延胡12g,八月札15g,炒六曲12g,香谷芽12g,欢迎关注公众号明了中医
【主治】脘部胀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白腻、舌质编红。
【用法】水煎,分二次,饮后一小时温服。

①X线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加凤凰衣6g,芙蓉叶9g


②胃黏膜活检病理示肠腺化生,加白花蛇舌草12g

③腺体萎缩,加丹参。


8、止咳定喘汤—急慢性支气管炎常用方

来源】俞慎初
【组成】蜜麻黄9g,光杏仁9g,炙甘草9g,紫苏子12g,白芥子6g,葶苈子12g(布包),蜜款冬20g,蜜橘红20g,结茯苓15g,清半夏9g。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9、加减清海丸—月经淋漓不尽常用方

【来源】何炎燊

【组成】熟地24g,山药12g,山萸肉12g,丹皮9g,北沙参15g,阿胶12g,麦冬12g,白朮9g,桑叶9g,白芍15g,石斛12g,龙骨24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欢迎关注公众号明了中医

【主治】室女崩漏。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服至5~7剂后,崩块之热得减者,去桑叶、丹皮,加龟板、鳖甲、牡蛎。愈后每月经前服4~5剂,病根可除。


10、消癥利水汤—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臌胀常用方
【来源】周信有
【组成】柴胡9g,茵陈20g,丹参20g,莪朮15g,党参15g,炒白朮20g,炙黄芪20g,淫羊藿20g,醋鳖甲15g,五味子15g,大腹皮12g,猪茯苓各12g,泽泻20g,白茅根15g。
【主治】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臌胀、肝脾肿大。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分3次服。
【加减】肝病虚损严重,肝功障碍,絮浊试验、血清蛋白电泳试验异常,可加补脾肾之品,白朮可增40g,另加仙茅15g,女贞子12g,鹿角胶9g(烊化)欢迎关注公众号明了中医


11、固胎汤—习惯性流产常用方
【来源】刘云鹏
【组成】党参15g,炒白朮30g,炒扁豆9g,山药15g,熟地30g,山茱萸15g,炒杜仲30g,续断20g,桑寄生15,炒白芍15,甘草9g,枸杞子9g
【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累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12、加味二仙汤—功能性子宫出血常用方

【来源】郑惠伯

【组成】仙茅12g,仙灵脾15g,当归15g,知母15g,巴戟天12g,黄柏12g,枸杞子15g,五味子10g,菟丝子15g,覆盆子12g。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乳癖辨证属冲任不调者;血小板减少。

【用法】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1)出血较多、血虚加阿胶、艾叶。
(2)血热加地榆、槐米、仙鹤草。

(3)血瘀加田七、丹参、益母草。
(4)血脱加红参、龙骨、山茱萸。
(5)脾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朮。
(6)冲任虚加鹿角胶、龟板胶。
(7)肾阳虚加鹿茸、附片。
(8)肾阴虚去知母、黄柏,加女贞子、旱莲草。


13、四子平喘汤—咳喘常用方
【来源】陆芷青
【组成】葶苈子12g,炙苏子12g,菜菔子15g,白芥子12g,苦杏仁10g,浙贝母12g,制半夏9 g,陈皮15g,沉香12g(后下),大生地12g,当归15g,紫丹参15g
【主治】肾虚失纳、痰饮停肺之咳喘。

【症状】症见胸膈满闷、咳喘短气、痰多色白、苔白腻、脉沉细滑等。欢迎关注公众号明了中医
【用法】文火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


14、阳和平喘汤—慢性气管炎常用方
【来源】胡翘武
【组成】熟地30g,淫羊藿20g,当归10g,麻黄9g,紫石英15g,肉桂15g,白芥子12g,鹿角片15g,五味子15g,桃仁12g,皂角12g。
【主治】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属肾督虚冷、痰瘀凝滞而致咳喘经久不已者。
【用法】日1剂,水煎分温2服。


15、沙参银菊汤—上呼吸道感染常用方
【来源】钟一棠

【组成】南北沙参各15g ,银花20g, 菊花10g, 薄荷12g(后下),杏仁9g, 甘草9g。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脉数。
【用法】每剂煎2次,头汁用冷水约500ml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二汁加冷水约400ml煮沸5分钟,勿过煮。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小时后茶饮服。


16、滋胃饮—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方
【来源】周仲瑛
【组成】乌梅肉30g,炒白芍12g,北沙参12g,麦冬12g,金钗石斛15g,丹参12g,生麦芽15g,炙鸡内金15g,炙甘草9g,玫瑰花12g。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

【症状】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其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
【用法】日1剂,水煎分服。


17、健脑散—脑震荡后遗症常用方
【来源】朱良春
【组成】红人参15g、地鳖虫、当归、甘杞子各15g、制马钱子(剧毒),川芎15g,地龙、制乳没、炙全蝎各12g,紫河车、鸡内金各24g,血竭、甘草各9g。
【主治】凡脑震荡后遗症出现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

【症状】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
【用法】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一枚切开,以黑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


18、 升麻甘草汤—肝炎常用方

【来源】方药中

【组成】升麻30g,甘草10g。

【主治】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辅助方

【症状】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加味黄精汤合用。适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功能损害严重,转氨酶长期持续在高限,中医辨证属于毒盛者,恒合用该方。

【用法】常合入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味散、加味黄精汤方中同煎,煎服法亦同上。

19、温脐散—小儿肠麻痹常用方
【来源】董廷瑶
【组成】 肉桂15g,公丁香15g,广木香15g,麝香1g。欢迎关注公众号明了中医
【主治】小儿肠麻痹。
【用法】本方共研细末,熟鸡蛋去壳,对剖去黄。纳药末于半个蛋白凹处,覆敷脐上,外扎纱布。2小时后如能肠鸣蠕动,矢气频转,则为生机已得,便畅腹软,转危为安。如未见转气,可再敷一次,必可见功,屡用屡验。

20、消斑汤—淋巴结核常用方

【来源】李孔定

【组成】鲜泽漆15g(干品减半),大茯苓30g,黄精30g,夏枯草12g,连翘15g,山楂15g,枳壳12g,甘草6g。
【主治】斑历(淋巴结核)。
【用法】诸药纳陶罐内,清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取200毫升,煎3次,将药液混匀,分3次温服,1日1剂,连服1~2个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药期间加强营养。


21、柴胡解毒汤—急慢性肝炎常用方
【来源】刘渡舟

【组成】柴胡12g,黄芩15g,茵陈蒿12g,土茯苓12g,凤尾草12g,草河车6g
【主治】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酶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22、加味五金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常用方
【来源】俞慎初
【组成】金钱草30g,海金砂15g,鸡内金15g,金铃子12g,川郁金12g,玉米须15g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1.肝胆结石,加枳壳6g,朴硝6g。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g。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g,猫须草12g。

4.有绞痛者,加元胡12g,生甘草6g,以缓解疼痛


23、降糖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常用方
【来源】祝谌予
【组成】 生黄芪30g,生地30g,苍朮15g,元参30g,葛根15g,丹参12g。
【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温服用。

①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g,或加乌梅15g。


②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生石膏重用30~60g。

③血糖高又饥饿感明显,加玉竹30g,熟地30g

④尿有酮体,加黄芩15,黄连12茯苓15,白朮20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链接:神奇的朱雀三啄,每天坚持练一练,脸上斑点皱纹都不见了,赶紧练起来

中华仙草,治一切寒症,能令八十者有子

注意!“金匮肾气丸”不是“肾气丸”

耳鸣、耳聋、青光眼,有一味中药收效颇佳!——全蝎

海外国医
弘扬中医文化、海外名中医介绍、中医出版服务、中医学术会议、中医师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