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赢种子|刘学:以青年工匠之名,奏响新质生产力强音!

企业   2024-09-30 16:07   北京  


编者按:

深化新文化“践行元年”,2024创赢先锋认证活动以“一起创赢美好”为主题,面向全员深入开展“创赢种子发现之旅”,扎根一线报道创赢故事及优秀案例。本期发布“创赢种子”专题报道:《创赢种子|刘学:以青年工匠之名,奏响新质生产力强音!》,以榜样力量燃动创赢星火,号召全员传承“敢闯、敢试、敢赢”的血脉精神,创赢期待、创赢美好、创赢未来!

扎根发动机制造一线11年,从课堂、车间到全国舞台,他斩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带领团队获26项国家专利授权,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北京市汽车发动机研发与制造“创新工作室”。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这位94年出生的青年工匠,将精神根植文化、以文化引导行为,更在工作中创新业务、创造价值,是福田汽车首批“文化践行官”。


后浪激发,是智慧的接力,更是匠心的传承。他是福田康明斯制造部大修班长刘学,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用心造好发动机这颗“动力之心”。



制造发动机对于刘学来说,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像是雕琢一件工艺品。“钻”透本质、精益求精,是刘学十一年如一日的工作日常。


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异形件多......制造发动机,需要工程师对制造工具进行改造以提质增效,而这正是刘学的“拿手绝活”。经他改造后的普通工具,多次突破工具原有的加工极限,解决了多种高精度、高难度产品的加工难题。


一次党建交流活动上,刘学发现X系列发动机风扇长期工作后,风扇与护风罩存在互相干涉的风险,他立即警觉:“风扇叶磨损、水温升高......这说明客户可能面临发动机拉缸的风险,我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扎根现场,刘学开始设计、画图、制作、效果验证、数据分析……一个方案一个方案地验证,在经过18项改进点、近100个日夜的实践、500多次试验改进后,刘学最终将风扇护圈的差值缩减至5mm以内,成功做到精确控制。目前,该成果已广泛应用,并获北京市QC小组成果发表赛一等奖。


发动机铭牌自动化粘贴,看似简单,但极易受到环境光线影响,导致在不同光线条件下铭牌粘贴不正的问题,影响后续追溯识别。为此,刘学设计了一套红外线定位系统,专门用于解决发动机铭牌贴不正问题,并斩获北京市QC小组成果发表赛一等奖。


“这需要经过上百次试验和参数调试,虽然比较辛苦,但看到发动机更加完美后,我感觉非常自豪。”刘学说。

为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发动机质量,刘学每天忙完日常工作后就开始主动琢磨研制新工具工装。截至目前,已完成优秀改善文章及项目30个,提交国家专利4项,每年为公司节省成本超80万元,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福田汽车“劳动模范”“文化践行官”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作为职工代表参加“中国工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北京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为汽车强国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青春动能、贡献福田力量。

















“具备雄鹰般犀利的目光,在制造过程中精准识别质量风险问题,不放过稽查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为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追求胜利,也追求质量”的福田汽车“八条军规”,刘学主动请缨,带领由制造部核心党员技术骨干组成的A/X鹰眼稽查队,向现场质量发起总攻,“不让任何一个质量问题从制造流出。”


为方便工人理解和记忆,刘学将日常好的做法进行归纳总结,创新性提出“一二一”过程质量工作法,建立严格的制造过程质量行为规范,设立专人负责的过程稽查点及过程稽查小组,建立“控源头、不流出;战问题、查原因;推长期、去风险”的三步走工作思路,以“日会+周会+专会”围猎各类风险和锚头,进行有效防御和攻坚……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创新创效做出优秀表率。

今年上半年,为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刘学带领大修班组按照“一二一”过程质量工作法,对已经交付的发动机进行升级调整。时间紧急,客户需求众多,最终在刘学的带领下成功对2000多台发动机完成调整更新,实现了高效交付,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目前,鹰眼稽查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执行力,敢闯、敢试、敢赢,制定过程稽查指导书3份、关键要素28个,计审核工位48个,发动机超1200台,他带领的大修班组,完成20余次重大项目优化。


正是源于这份对质量的坚守和承诺,终端客户创下了车辆行驶里程超过200万公里发动机无大修的记录。敢闯、敢试、敢赢,让福田汽车“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理念,彰显在品质护航的每一公里。
















干净而又整齐的工服,干脆利落的动作……虽然是一名“90后”,但刘学已经是带领过8个班组的“老班长”了。11年来,他坚持扎根生产一线,不仅自己韧性成长,还带领团队完成专利26项、创新项目50余项,改善提案300余份。


“‘潮汐’班组,取海水潮汐之意,就是我们的员工都是由多能工组成,能胜任全线的任何一个岗位工作,大家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哪里需要涌向哪里。”为快速响应旺季生产,完成突发情况处置、特殊机型生产、质量攻关等,刘学召集装配技能技能多、质量意识高的多能工,组建 “潮汐班组”,攻坚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专啃‘硬骨头’,哪儿有困难就去哪儿!”


力出一孔,刘学将“潮汐班组”人员的时间精确到分钟,保证班组可以在只有15人的情况下,补充30人的空缺。15个人,每天在6万平的车间里,每天人均行走步数都是2万+。


在这种创新高效的协同作战模式下,“潮汐”班组不仅为公司节约人工成本50万/年,还推动福田康明斯制造部创下了月产13500+台发动机的历史纪录,确保在复杂生产模式下的高效、精准交付。


“部门在攻坚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带着大伙顶上去。”同事眼中的他,勇于担当、精益求精、知心暖心。“学哥不仅在工作中给予我们帮助,还经常鼓励我们参加在职教育,去提升学历,而且经常在创新工作室给我们‘开小灶’。”


“独木难成林,我要让更多的人掌握先进的技术。”刘学说,只有大家的水平都提高了,企业才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为此,在公司工会的支持下,“刘学创新工作室”成立,并组建了以改进改善小组、QC推进小组、创新项目小组、技能提升小组等适用于制造一线的组织架构。同时,通过师带徒、现场指导、培训讲座等形式带动生产一线的创新工作,把生产一线的发明专利、创新项目、优化改进等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总结推广,为企业培养造就了一批新时代产业工人。


他们怀揣匠心,也练就了一身本领。“刘学创新工作室”曾先后被授予“昌平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团队也多次斩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等荣誉。越来越多的青年工匠,在福田绽放青春风采,奋进可持续发展。















“我只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在刘学眼中,各种头衔、称号都不是最重要的,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匠心打造产品、用心传承技能,才是对自己所从事专业最好的尊重”。


未来,这名“90后”新青年将继续根植中国商用车的创赢沃土,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敢闯、敢试、敢赢的创业之姿,奋力书写“大国工匠”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往期精彩回顾

NEW


创赢种子|郭栋梁:一名“筑梦工匠”的22年

创赢种子|王雷:“通学车”背后的清华博士,连创3项世界第一!

创赢种子|十年成长,较真碰硬,她是福田研发“巾帼先锋”杨曼!


福田汽车人
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员工互动交流,更好地服务全体福田员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