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和创业的跨界人生——记著名诗人、企业家庄晓明
文摘
2024-11-05 20:18
江苏
“我属于‘不务正业’的生意人,孜孜以求诗歌文学的金字塔尖。”江都的企业家成千上万,热衷诗歌、醉心创作的却凤毛麟角。眼前的庄晓明,身材清瘦,很难把他同老板或产品发明家的身份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样的人,居然是企业家又是诗人兼诗评家。庄晓明闻名全国诗坛,作品多次发表在《诗刊》《星星》《雨花》《名作欣赏》和台湾《创世纪》等一流刊物上,先后出版诗集诗集《晚风》《踏雪回家》《形与影》《汶川安魂曲》《天问的回声》《诗与思》,随笔集《时间的天窗》,寓言小说集《空中之网》《东乡笔记》。其中,《晚风》《踏雪回家》诗集已被“艾青诗歌馆”永久性收藏,诗集《形与影》荣获省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作品入选《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中国百年新诗经》《江苏百年新诗选》《中国二十世纪民间诗人二十家》《21世纪15年中间代诗人15家》,及《中国年度诗选》《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国诗选》(汉英双语版)等多种选集。《空中之网》入选“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中华英才》杂志曾对其文学成就做了专题报道。2023年12月20日晚,创作的剧诗《伤逝·子君》,在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由凡丁剧社成功首演。曾获第二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中国地域诗歌奖评论奖、第六届中国长诗奖,以及第九届“华夏诗词奖”优秀论文奖,首届“新旧体诗前沿对话”优秀论文奖等。庄晓明是中国作协会员之一,由他主编的《扬州诗歌》已经成为扬州文化品牌。他在创作上的成就得到洛夫、叶橹、谢冕、吴思敬、林莽等名家的肯定。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洛夫先生如此夸赞:“庄晓明的近作已由抒情性提升到知性的高度,这不是一般诗人能进入的境界。”来到庄晓明的办公室,俨然是一座图书馆,与公司业务有关的文件卷宗却是少见。两旁的书橱里面挤满了各类文学书籍,在那些中外诗歌和文学理论书籍中间,夹插着他自己撰写的诗集和随笔。日常的办公桌上,诗词作品占据半壁江山,就连电脑屏幕上,也停留着他正在创作的新诗。为了专心创作,庄晓明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部利用起来,熟悉他的客户也都尊重他,自觉减少一些商业应酬。“有人上门谈生意,顺送他们一本自己写的书,很快便能建立起信任,比什么名片都好,比吃饭应酬还有效。自己的文学创作,也为公司发展带来很多稳定的客户群。”作为诗人和民营企业家,庄晓明在双重身份中来回切换,实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诗歌评论家、扬州大学教授叶橹十分关心他,“他的这种生存状态看起来潇洒,但其实十分吃力。纯文学创作背后是孤独和隔绝,而经商需要的是管理和人脉,这些分散了他的许多精力,在为企业的生存奋斗与为诗歌艺术献身的双重境界中,他日渐消瘦。”已故的“诗魔”洛夫,生前对庄晓明也很关照,两人经常通过微信交流新作,相互赠诗。“洛老与扬州结缘十载,先后十余次到扬州,其中五六次的扬州行都是我陪伴左右。”庄晓明回忆起与洛夫的初次邂逅,2005年初夏,时年77岁高龄的洛夫夫妇来到江都,庄晓明放下公司业务全程陪同,诗歌报告会、泛舟邵伯湖……他自始至终陪伴在洛夫的左右,洛夫还欣然将邵伯湖命名为“野西湖”,为邵伯湖又续添了新的佳话。诗歌让年纪悬殊的两人产生共鸣,自此结为忘年交,洛夫将庄晓明推为“最值得期待的青年诗人之一”。作为诗人,本是易沉溺在幻想中的人,庄晓明却能文亦能商,把诗性的想象力同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效益。由他研发的高效反光漆和发光消防标志牌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并且是国内独家生产,用户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由国外一直垄断的反光漆产品在应用上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反光漆主要运用在道路上的指示标牌、汽车牌照、卡车车身放大字号、桥梁、护栏、百米桩、安全岛、广告牌等产品上。如果能生产出高强反光漆,就可以超越固封多年的国际标准。为了研究完美的反光漆生产配方,庄晓明熟读化学工艺原理等多种专业书籍,经过200多次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反光强、延时长、易涂刷、造价低的高效反光漆,填补了国内空白。庄晓明认为产品的成功研发和自己平时寄情诗歌分不开,“研究和创作有共通性,都需要沉下心来、心无旁骛,并发挥想象力。”从父亲手上接下“帅印”,担任扬州都达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晓明没有像众多的企业家那样,使自己的企业如滚雪球般地发展壮大,安心做“小而美”的公司。“顺天道之常数,任自然之理,故不忧也”,这大概就是庄晓明的商业经营逻辑,他并不强求富贵,只是随遇而安、任运自然。可对于自己的人生答卷,他在万千个企业家的身影中,永远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