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史料中,察雅县被写作“乍丫”或“扎雅”。在《〈西招图略〉〈西藏图考〉》一书中曾多次出现过乍丫一词,具体如下:
[清]松筠撰,吴丰培校订。
转引自《〈西招图略〉〈西藏图考〉合刊》
《西藏研究》编辑部,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此外,尚有郭罗克、德尔格、乍丫等等番部,亦常来藏瞻礼,籍来贸易,皆宜随事抚绥。教之恭顺,可期相安也。第恐不怀不来,与藏地有碍,是故述而志其概焉。
——《西招图略》[清]松筠撰,吴丰培校订。转引自《〈西招图略〉〈西藏图考〉合刊》,《西藏研究》编辑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江卡至藏大道乍丫、左贡两路地形及乍丫地势图说
上图双线圈地即作丫总辖,双线内单线圈乃现在二胡图、四仓储巴之地,单线圈外则大胡图、一仓储巴及小头人地也。乍丫东南界外皆唐古特地,属江卡管。西南界外乃唐古特左贡大营官之地,驻藏大臣及达赖喇嘛管辖。西北界外为察木多胡图之地。正北、东北界外为德尔格特土司之地,乃阜和协及驻藏大臣所辖。东南一角界外,则三岩野番地也。东西不及五百里,南北不及四百里。所谓大道六站者:阿足、洛家宗、乍丫、昂地、王卡、巴贡共六站。其雨撒、噶噶皆只半站,亦称八站。又左贡一道,系茶客往来之道,较乍丫更为近便。
——同上,第69-70页。
江卡半隅平坦,为藏炉大道,系巴塘、乍丫之中途,亦达拉宗、希桑昂邦、拉龙、春朋、官角等处之捷径也。向隶青海,雍正元年分隶西藏后,以穷番偷劫,分驻守备一员、把总二员、外委一员,设兵巡查防守焉。其疆域东至邦木宁静山界一百九十里,西至阿足山界三百十里。有汉人寺在南墩,每年七月巴、察二地客民皆云集贸易,如内地庙会。
——同上,第87页。
石板沟西南行,过大山二。寒辉腾耀,射目迷离,上下无可驻足,行人裹粮而前,八十里至阿足塘乍丫属,一作阿足鲁。蛮性难驯,颇称狡猾。有驻防塘铺,有头人给役。
王我师阿足诗:尽日山中未有涯,更怜宿处野人家。捧来酥酪灰凝面,马粪炉头细煮茶。
——同上,第88页。
洛加宗四十里俄伦多尖四十里乍丫宿。计程八十里。
洛加宗沿沟而上,傍山行路,纡曲稍平,第逼仄,多偏桥,四十里过木桥至俄伦多一作卧尤多。有柴草、人户。复西南行四十里、至乍丫。有寺院、碉房、柴草,驻防塘铺换乌拉。此地番民习性桀骜,驾驭亦复不易。
乍丫三十五里雨撒尖六十里昂地宿。计程九十五里。
乍丫在江卡西南,即《会典图》注之札雅庙也。昔为阐教正副胡土克图掌管。胡土克图,唐古特语,不迷性之调。一作胡图克图,一作呼图克图。皆音相近也。康熙五十八年大兵定藏之后,颁给胡土克图印信。系阐明黄教那门汗之印,清字、蒙古字、唐古特字三样篆文。正胡土克图住坐乍丫寺院,副胡土克图住坐卡撒顶寺院。设有守备一员、把总二员、外委二员,分驻塘汛。其疆域东至阿足塘界一百七十里,西至八贡塘界三百四里,南至擦哇冈,北界官角。
乍丫顺沟行,石径蚕丛,道多梗塞,三十五里至雨撒塘,有人户、柴草。复西行,过大雪山,路甚陡险,积雪如银,烟岚之气辄中人作病。上下六十里至昂地(一作囊地),有驻防塘铺,有喇嘛供给乌拉。
——同上,第89页。
察木多一作叉木,在乍丫西北,即古康地。古称前藏,一名界喀木,通川滇。其北河有四川桥,南河有云南桥。江巴林寺系江心濯结所建,寺左水名昌河,寺右水名都河,故又名昌都。属阐教胡土克图掌管。康熙五十八年,颁给正胡土克图印信,住坐察木多大寺。其副胡土克图仕坐边坝之西甲喇大喇嘛寺,又有昌诸巴一作仓储巴五家札总所管大小寺院五十座。
——同上,第91页。
乍丫土城周围约百余丈。
新桥在擦哇冈水,合勒楮、甲仓二河,流入察木多大河,建桥以济。余多木桥,不悉载。
阿足鲁塘兵二十名,土兵三名。一作阿足。噶二塘一作噶尔。洛家宗塘兵十名,土兵二名。卧龙多塘兵十名,土兵二名。一作俄伦多,瞻对兵十名,土兵二名。雨撒塘兵二十名,土兵三名。囊地塘兵二十名,土兵三名。一作昂地。达布擦哇塘兵十名,土兵三名。尔公塘兵十名,土兵二名。邦地塘兵十名,土兵二名。蒙固塘兵十名,土兵三名。王卡塘、巴贡塘兵六名,一作八贡。
指达喇山在乍丫东,上下颇平坦,约十里。昂喇山在乍丫西北,危峻难逾,上下约八十里,进藏要道。冬春多积雪,行者苦之。作喇山在乍丫西北,高陡险峻,上下约三十里。
勒楮河在乍丫大寺前,源出昂喇山,下合甲仓河。乐楮河源发作喇山,亦合甲仓河。甲仓楮河源发自官角,经流洛隆宗,合乐楮河,到乍丫界。色楮河源出上纳夺,经流江卡等处,西南流入察木多大河。
守备署在乍丫。把总汛一在乍丫,一在昂地。外委汛在阿足。
乍丫大寺坐西北,向东南。刺麻人等俱于寺内居住。转经阁在乍丫大寺前,男女婚姻俱于此歌唱,两情欢洽,男以糌粑结女之发间,其婚遂定。
仙女洞在官角路旁,千仞石壁中露窗隔形,其下依岩作碉房一间,内有石碣,仅存‘大番国’三汉字,余模糊不能读。有大石一方,上印弓鞋底迹。
〔出产〕松蕊石、梨干、葡萄、核桃、犏牛、绵羊、青稞。
——同上,第135-136页。
康熙五十八年,永宁协副将岳钟琪,斩逵哇蓝占、巴布木咱等九人。都统法腊于五月十八日,令永宁副将岳钟琪领官兵一千,进取巴塘;令成都县教谕杨世禄先行招抚。五月二十六日,巴塘营官结果翁布二人,随杨世禄赍土地户口册近投副将岳钟琪于奔卡木地方,巴塘、里塘始定。七月,据差成都府同知马世珩,四川提标后营游击黄喜林,报招乍丫、察娃、作贡、奔达、桑阿却宗,察木多等处。五十九年、大兵随定西将军噶尔弼,于八月定藏。雍正三年,松潘镇总兵官周瑛,勘定疆址,始定于南墩宁静山岭上为界,并建分界碑。岭东之巴塘、里塘属四川,岭西属西藏,其中叫察卡、中甸属云南,三处疆界始分。
——同上,第182-183页。
噶尔弼平定西藏碑记
布达拉磨崖碑,凡二,详载续集,此篇乃蜀志改撰为一者也。
圣天子统御中外,覆育万方,文德覃敷,化自古难化之族,武功赫濯,辟从来未辟之疆,久矣。泽被无雷,威周出日,凡秉血气,莫不尊亲。独泽旺阿拉布坦蠢尔无知,自外生成,逞并蛙之见,肆螳臂之雄,暗令车零敦多布等戕害喇藏,茶毒生灵,边臣奏报,上厪宸衷,轸此荒隅,陷于水火。爱命抚远大将军王,亲统貔貅,驻节木鲁乌苏,居中调度,指授机宜。遣平逆将军延信由苦苦儿塞一路进剿,令臣噶尔弼统领川、滇、荆、楚、江、浙满汉官兵,由蜀进剿。于康熙五十九年四月十六日,自成都拜疏起程,由蜀之打箭炉、理塘、巴塘以至乍丫、叉木多会集大兵,整队进发。一由类伍齐结东结科三达奔公为正兵,一由洛隆宗硕般多达隆宗沙弓喇弩弓喇为奇兵,订期会取喇里竹工、墨竹工卡一带地方,宣布天朝恩威,晓以顺逆大义,抚归戮叛,败散贼番,降服准噶尔,委授之藏王达格咱、碟巴阿角藏复坦,兵不血刃,于八月二十三日直抵诏地。
——同上,第211-212页。
《怀来》来者安之谓之怀,所以劳其远而慰其诚也。卫藏达赖、班禅本黄教之大宗,为内札萨克六盟、外札克四部及部尔伯特、土尔扈特、青海、各蒙古世所钦奉。六盟日哲理木,曰卓索图,曰招乌达,曰锡林果勒,曰乌兰察布,日伊克招。四部曰土谢图汗,日车臣汗,曰札萨克图汗,曰三音诺彦。以上各蒙古游牧疆界略见绥服图。而达赖、班禅自崇德七年遣使恭进丹书,克于盛京以来,各蒙古益加敬信,或遣人布施熬茶,或遣僧驻藏学艺,年年来之络绎,是驻藏大臣所应指导,达赖、班禅推诚款待以示慰劳者也。至于藏地边外,如近阿里之拉达克汗部,又库诺汗部,又近宗喀之落敏汤部,又近帕克里之布鲁克巴部,亦尝遣使与达赖、班禅通好,并与驻藏大臣请安,是应面见来使,慰劳奖赏,可使为我边地保障。又有巴勒布及卡契回众常来藏地贸易,其有早年来藏安家以贸易为业者,是应严束仆从及汉、番兵役不得稍有扰累。至藏地东北一带有三十九族,虽夷情部郎专辖,而统辖者驻藏大臣也,事无大小必宜面询实情,教之抚之,以期久安也。此外,尚有郭洛克、德尔格、乍丫等等番部,亦尝来藏瞻礼,藉以贸易,皆宜随事抚绥,教之恭顺,可期相安也。第恐不怀不来,与藏地有碍,是故述而志其概焉。
——同上,第223页。
周卫堂元戎统四千川兵由炉抵察,与南总戎会。时颇罗鼐已聚阿里、后藏九千番众由浪噶子、杨八景等五路前来,于五月二十六日围布达拉。别蚌各寺喇等愤怒,思欲复康济鼐之仇,乃不敢自擅,静候官兵,其遵奉天朝之义甚属可嘉。周元戎兵五百安设台站,东自乍丫,西连藏地,驰送文檄。复分川兵五百余,随营护送军饷。于六月二十二日,先统川兵一千名从草地兼程前去,令川兵二千于次日继发。留驻类乌齐镇兵二千亦于二十七日俱发,留驻洛隆宗。盖因藏信遥传,安否难决,未安,再为飞调;已安,免致劳师也。时川省总理西藏粮务刘公驻炉,自炉及藏,若理塘、巴塘、乍丫、昌都、洛隆宗、说板多、拉里、西招,处处贮粮。至察木多,路通六诏,壤接三巴,系群番之要隘,西藏之咽喉,蜀商滇客,辐辏而至,汉彝杂处,多滋繁扰,呼吸相应,大费经营,乃以南总戎统滇兵一千坐镇于此,遥为犄角。总戎驭兵有方,宽严并用,营垒帖然。而贮察响余八万,粮积三千,按月供支、颇无违误。迨后周元戎于七月十八日兵至墨竹卡河口,接准尚书查公咨,住候西兵。查公及都统迈公领西秦、满、汉兵八千四百,经西宁西海,于六月二十七日次木鲁乌苏会商。
——同上,第232页。
自康熙五十八年安设塘站,以炉为始,总计理塘、巴塘、乍丫、昌都、洛隆宗,说板多、拉里,前抵西藏,此官兵仓储地共计八十七站。若炉右出自霍耳之甘孜,垒尔格至纳夺,抵昌都尽属草地,再由恩达至类伍齐,亦大道也。过江达桥由铜顶至墨竹工卡合路进藏。
——同上,第234页。
乍丫多盗,察木多东五百里,其地三山环逼,二水交腾,穷僻荒凉,其俗乐劫好斗,婚姻多不由礼。
——同上,第258页。
乍丫雨撒、寒瘴交并。阿足石板,夹坝狰狞。黎树江卡,恶站吞声。古树莽里,毒阱严坑。乍丫、雨撒、阿足、石板、黎树、江卡、古树、里皆地名,详程站。大朔鬼哭,三坝山鸣,大朔即古度朔山,其地多鬼。
——同上,第262页。
七月据差成都府同知马世珩、四川提标后营游击黄喜林报,招乍丫、察娃、作贡、奔达、桑阿却宗、察木多等处,此为记左贡、桑昂曲宗之始。
——同上,第279页。
澜沧江在左贡东四百余里,江之东为乍丫、江卡、盐井诸治所地方;江之西即左贡地面。
——同上,第280页。
编辑:萧清、吕昌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