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童家班”加入上海京剧院。1964年,现代戏《智取威虎山》剧组到上海选演员,童祥苓经过考试和面试,最终被选中。这出戏早在1958年就由上海京剧院排演,之后反复修改,成为了八个“样板戏”之一。其间 “杨子荣”的演员一换再换,最终选中童祥苓成为了杨子荣。1969年,《智取威虎山》被拍摄成电影,童祥苓的杨子荣因此家喻户晓,这出戏至今久演不衰,由他饰演的“孤胆英雄”杨子荣也成为了几代人心中的永恒记忆。
作为一个中年京剧演员,对体制改革,光考虑个人的艺术青春不行,要从整个京剧事业来认真地思考问题。搞改革首先要抓班子核心。班子的人要有志气,要明确地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目标,能为京剧事业献身,要有才干,办事要公正,作风要正派,要有苦干实干精神。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们班子的几位同志能经常进行思想交流,有问题能放到桌面上来,敢说敢干有错能改。只有志同道合,真诚团结,步调一致才能带领全队同志搞好改革试验。
走不走旧戏班的老路,关键要抓团风建设。我们在《团规》上明确规定:领导干部要接受群众监督;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要求每个人不违法乱纪,要讲精神文明。在巡回演出中,对于各种宴请,我们都婉言谢绝。人家不理解,我们讲“体改”就是要改变过去一些不良作风。泰州剧场的同志说,你们不像旧戏班,是一个新文艺团体。队伍作风正,朴素热情,礼貌待人,没有架子,我们欢迎这样的剧团常来。
出人出戏培养中青年是我们剧团宗旨的一个内容。我们采取:(一)带,主要演员与青年演员合演;(二)适当地让,让B组青年上;(三)说服,剧场从观众角度要求主要演员多演,我们就做工作;(四)顶,就是青年演员上座差些也坚持演,例如见了青年演员主演时不愿包场的,我们就采取分账,不能光从经济上考虑。如武旦陈蔚在泰州演出,由于下手新配合,演出时常掉枪,剧场不让演,我们一面顶住,一面加强排练,终于从掉到不掉再到比较好。这个培养青年演员问题也要得到社会上配合和支持。这样,使有才能肯用功的中青年演员崭露了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