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你需要知道的适用情况与注意事项

文摘   2024-11-10 22:25   浙江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雾化吸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有着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少的优势,能有效缓解咳嗽、咳痰等急慢性呼吸道症状,对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不过,雾化吸入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了解它的治疗指征、常用药物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非常关键。


1. 雾化吸入治疗的指征

雾化吸入疗法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阻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外科系统围手术期的气道管理方面,它也是近年来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治疗手段。这是因为它可以精准地作用于呼吸道,改善局部的病理状态,帮助患者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2. 雾化吸入常用的药物种类

(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ICS是目前咽喉及气道局部最强的抗炎药物。它通过影响炎症反应中关键的细胞和分子来发挥作用,能有效控制局部炎症、消除水肿,从而改善症状,在多种咽喉科疾病中广泛应用。在国内,已经上市用于雾化吸入的ICS有3种,分别是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这三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应证较为相似,主要都是用于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不过,它们在药效学、药动学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比如,它们对不同炎症细胞的作用强度、在体内的代谢速度等可能有所不同。

(2) 祛痰药物

对于有痰液的咽喉部急性炎症,雾化吸入祛痰药比全身给药见效更快。一方面,雾化吸入能增加呼吸道内的水分,使痰液稀释,更易于排出。另一方面,雾化吸入的祛痰药本身就可以直接稀释痰液,有利于咽喉部分泌物的排出。在国内,可供雾化吸入用的制剂仅有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和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这两种药物在稀释痰液的机制上也有所不同,乙酰半胱氨酸通过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成分来降低痰液黏稠度,而盐酸氨溴索则是促进呼吸道黏膜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进而稀释痰液。


(3) 雾化吸入用抗感染药物

我国目前上市的雾化吸入用抗感染药物仅有妥布霉素吸入溶液。此外,部分妥布霉素注射液、注射用两性霉素B说明书中包含雾化吸入用法。这些抗感染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感染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杀菌效果,同时减少全身用药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4) 其他药物

雾化吸入用支气管扩张剂也是常用的一类药物,包括雾化吸入用β2受体激动剂(如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硫酸特布他林吸入溶液、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等)和雾化吸入用胆碱M受体拮抗剂(如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等)。β2受体激动剂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从而改善通气功能。胆碱M受体拮抗剂则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来扩张支气管。需要注意的是,非雾化吸入制剂不推荐常规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如果使用则应按照超说明书用药进行管理。对于妊娠期哮喘患者,为了快速缓解哮喘症状,可以选择的吸入剂包括SABA(如沙丁胺醇)或含福莫特罗和小剂量ICS的复方制剂(如布地奈德 - 福莫特罗)。

3. 雾化吸入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虽然雾化吸入有诸多优点,但也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同。比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等局部不良反应,长期大量使用还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祛痰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等情况。雾化吸入用抗感染药物可能会导致局部刺激、过敏反应等。支气管扩张剂可能会引起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在剂量过大或患者对药物敏感的情况下。因此,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雾化吸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其治疗指征,合理选择药物,并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这样才能让雾化吸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恢复健康。同时,任何医疗决策都应该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有疑问或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慢性病科学预防
本公众号专注哮喘、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偏头痛、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扩等慢性病的预防,并科普营养学知识、运动知识、减肥知识等,全面打造受众整体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