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我从来没有见过叶嘉莹先生,连远远地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但是却喜欢她,从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开始。照片上的她,已是90高龄了,脸上带着平和的微笑,眼神坚定睿智,长裙和围巾飘拂着诗意。我喜欢她的这身优雅的装扮,后来,发现她总是这样着装,越发觉得这就是女性学者的标配,以至于我的孩子所有的照片里,我觉得最好的一张,就是着大衣搭围巾的那一张,颇有学者范儿。我也想这样打扮自己,可是学识不够,追不了,怕成为效颦东施。
我读了她的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书局出版的,都有。虽不是每本都精读了,但仍然获益良多。有段时间,她的书,是我的枕边书、随身书,哪天不读几页,就觉得生活不够完整。
读叶先生的书之前,我也买了不少诗歌鉴赏方面的书籍,尽管他们给了我不同的知识和启发,但始终没有像读先生的那样,给我的那种豁然开朗的感受。有时,拿到一首诗,完全无从理解的时候,赶紧翻翻,看看先生讲过没有;有时,读到一首诗,觉得已经心领神会了,也赶紧翻翻书,看先生是怎么讲的;有时,想起了某个诗人,赶紧翻翻书,废寝忘食地读完相关章节……先生的书,给我打开了一扇窗。
刚刚当老师的时候,带领学生学习诗歌,生搬硬套大学老师“此诗首二句……”“此词上阙……”的备课模式,回想起来,特别汗颜;后来,意识到这种方式跟高中生讲诗词,枯燥乏味后,就读书看课例,有所改进以后,时不时又感到有的解读只是属于“教参”公认而已,诗歌的内涵解读不够;再后来,又感到,诗歌的内涵能解读,但诗歌之美和诗歌对美的激发又不好传递……直到读了先生的书,才有所好转。我知道,愚钝不敏的我,即使天天跟随先生,接受她的耳提面命,也不可能像先生那样博闻强识,也不可能像先生那样“天生就是老师”,但是我也确实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那一年,区里第一次搞高考学科素养大赛,不分性别不分年龄,进修校抽到谁就是谁,在学校大大小小的抽奖活动中幸运奖都不垂青的我,已过天命之年的我,被进修校青睐上了,想过退缩,可是没有门路,无名小卒的悲欢无人来相通。笔试开考前,有个男老师哀嚎,我问他哪一年的,他说“68”的,我说,“67”的在此。上课给的篇目是曹操《短歌行》,这首诗,可以说早就习惯了被人拿来参加各种活动,自带傲骄感。但是,众多的解读都让我觉得不尽如人意,对“忧”的理解都停在笼统层面,最后,还是叶先生的解读给了我启发,最后我得了个一等奖,这是我教书生涯得到的最高认可了。几年后,我把当时的课堂内容在我的公众号上发表出来,还大受欢迎,阅读量达到了3000+,要知道,我的公众号那时才开启不久,连如何排版都还在摸索中。
11月24日这天,重庆的天空阴沉沉的,时晴时雨,天黑得早,我躺在床上,玩着手机,等着看电视剧《西北岁月》。突然,《人民日报》公众号发出推文:《别了,“诗词的女儿”叶嘉莹》。我失声告诉老伴儿:“叶先生,走了……”,随后,泪水溢满眼眶,无声滑落,我知道,今生能亲自看一眼先生的机会,再也没有了……尽管先生不知道我是谁,但是我知道先生啊,我受惠于先生啊!
随后,各大公众号都开始发布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就一直等在南开大学公众号的界面,一直等到晚上八点半,南开大学才发出了讣告,我的眼泪又一次划过脸庞,这,是真的了!
(南开讣告)
入夜,雨声越来越大,我不知这些“簌簌簌”地从天而降的雨,是不是也在为我们失去了这位穿裙子的“士”而悲伤!
看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可以看到,先生真正是一生专注一件事,不管教中学还是教大学,不管在国内教书还是在国外教书,不管在亚洲讲学还是在欧洲讲学,她都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边深耕边播种,目的很单纯:于外,致力于传播,讲好诗歌中国;于内,致力于承传,“白昼讲诗夜谈词”,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把古典文化的种子种植到更多年轻人的心里去。
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她时,主持人董倩提到她捐款的事时,她明显不高兴,她说自己不喜欢别人讨论她和钱相关的事:“我从来跟那些个追求钱的人,不是一路货。我教了一辈子书,除了作为一名教师,一无所长。”叶先生就是这样的纯粹这样的淡泊!
有篇公众号文章,留言区有人留言,说不好好称“女士”,非要用“先生”。我想,这个留言的人,是把人简单按性别分了。
“先生”的字面意思是指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人。韩愈在《师说》里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现代汉语词典》的义项①释义为“老师”,所以,我们称叶先生而不称叶女士,这是敬她的学问;身处艰难,努力支撑,不放弃,不抛弃,不沉溺,我们称她先生,是敬她的人品;100年生命历程,78年站在讲台上,一生专注一件事,我们称她先生,是敬她的精神;中加建交就申请回国,打算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我们称她先生,是敬她的情怀!
11月12日,“一席”演讲题目是《不想告别,好好告别》,是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唐苏勤副教授讲的。我流着眼泪听了两遍,她说:“我们的一生都在面对失去,如何从失去中重获力量,继续前行,是哀伤疗愈的永恒主题。”先生年轻时失去了母亲,中年时先后失去了丈夫、女儿女婿,她都挺过来了。演讲中说,要穿越丧亲之痛,在完成“接受现实、经历痛苦、适应变化、重建联结”四个任务后达到“整合性哀伤”的状态,在纪录片《掬水月在手》里,先生提到女儿女婿的意外离世时,看起来已经很淡定了,但这绝不是流逝的时间洗涤了旧迹,忘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而是先生整合了哀伤,“我是在极端痛苦中曾经亲自把自己的感情杀死过的人,我现在的余生之精神情感之所系,就只剩下了诗词讲授之传承的一个支撑点”。于个人而言,面对人生磨难,哪怕在极端痛苦中,都要给自己的生命找到了一个意义!这,也是先生给我的启示。
今天,是先生离开的第七天,丧葬习俗里称为“头七”,我,用文字来纪念她,向她表达我的深深敬意!
先生和我们不是血脉相连,而是文脉相连,希望举网哀伤之后,我们也整合哀伤,把先生毕生奋斗的事业继续下去:教书的,面对古诗词,不要紧盯着鉴赏方法,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之美,培养文化自信;读书的,面对课本上那为数不多的几篇诗文,不要觉得它给你增添了麻烦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带着嫌恶之情;全网,不要发完悼念文章,就觉得尽到了一个媒体的责任;全社会,不要那么功利,一个社会离不开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但更需要精神的滋养来驱逐恶俗之气。学习古典诗词,在古典诗词中感受个人的悲欢、万邦的多难、盛世的豪情、苦难中的搏击……是对我们文化的认同,文化自信的最好姿势就是真爱自己灿烂的文化,而古典诗文无疑是灿烂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如此,当不负先生,“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
叶嘉莹先生,走了,从这个千年诗国去了另一个世界,她是带着诗心去的,在那里,先生会不会,和她的老师顾随先生一起,缔造另一个诗歌的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