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组织之母聂华苓逝世

文摘   2024-10-23 05:24   美国  

10月21日深夜,被誉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的美籍华裔作家聂华苓在美国爱荷华家中逝世,享年99岁。

当天,聂华苓的次女王晓蓝发布消息称,“我妈妈昨天深夜走了,走得很安详,没有太多的痛苦。”

聂华苓是上世纪华人文学界的重要推动者之一,1976年曾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1925年1月11日,她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38年随母亲和弟妹到四川,读完了长寿十二中高中部后,于1944年秋考入当时在重庆的“中央大学”外国文学系。1947年,学校迁回南京,她继续完成学业。聂华苓的文学创作涉及小说和散文。不过她最为人称道的,是她在世界作家之间搭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1949年移居台湾,同年加入《自由中国》半月刊工作。1960年《自由中国》停刊后,聂华苓先后在台湾大学及东海大学任教,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共事。

1964年聂华苓赴美定居,任教于爱荷华大学,1967年与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前后邀请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作家到爱荷华进行创作交流,其中包括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如奥尔罕‧帕慕克、切斯瓦夫‧米沃什、谢默斯‧希尼,以及日本的芥川赏得主柴崎友香等人。

受邀参加该写作计划的中国作家数量众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名单上包括萧乾、王蒙、艾青、丁玲、陈白尘、茹志鹃、王安忆、吴祖光、谌容、徐迟、张贤亮、冯骥才、阿城、邵燕祥、汪曾祺、古华、苏童,李锐、蒋韵、孟京辉、西川、余华、莫言、迟子建、刘恒、毕飞宇、格非、徐则臣、张悦然、周嘉宁……聂华苓也因此被誉为“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聂华苓的作品以小说为主,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等二十余部作品,其中《桑青与桃红》一书荣获199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她也曾获花踪文学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