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上蒸下煮」,养生关键是对抗暑热与暑湿
↓文末有福利,不要错过~↓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唐朝·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瓜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絳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是一年中蕞热的时候,阳光蕞为猛烈,气温蕞高,雷雨频繁,雨量充沛,是万物生长蕞为旺盛的时期。
大暑物候
▼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
二候土润溽暑
土壤在炎炎夏日中变得湿润,空气中弥漫着蒸腾的水汽,形成了那种令人不适的潮湿和闷热,俗称「龌龊热」,它让人感到黏腻和不适,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形的蒸笼中。
三候大雨时行
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可能形成雨水落下,大雨频繁,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大暑后的顺时养生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古人云:暑不离湿。湿热夹杂,使人如在蒸笼中。
今年大暑正值中伏前,很热又很湿,有「煮」的意思。
所以俗话说「伏天无君子」、「大暑龌龊热,伏天拉他人」,意思是,在三伏天这样极端炎热的天气里,即使是平时注重仪态和形象的君子,也难以保持平时的风度和从容。
「春困秋乏夏打盹」,这「夏打盹」就是暑气让人提不起劲的写照。
好像给五脏六腑都上了锁,让人感觉浑身无力,懒洋洋的,心里闷闷不乐,总想打瞌睡。
同时,人体阳气浮散于表,腠理开泄,出汗较多,容易伤津耗气。
尤其是那些在烈日下干活或奔波的人,太阳一晒,容易热邪伤阴,出现头痛、烦躁、心慌、胸闷、大汗淋漓、口渴难耐、喘不上气、甚至恶心呕吐等不适。
有的人被暑气所伤,可能不会立刻显现症状。暑气有时潜伏体内,表面上看似无恙,但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体内的暑邪与正气相争,就可能引发寒热交替的疟疾。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另外,大暑时节雨水也较多,水湿互结,本身脾阳虚、脾胃虚的人难以运化水湿,痰湿重的人会更难熬,饮食上就要吃一些容易吸收的食物,不要给脾胃增加负担。
所以大暑后的养生重点——
我们既要通过生*津来滋养体内的阴液,以对抗暑热,又要采取措施祛除体内的湿气,以防暑湿。
但这两种需求有时似乎相互冲突:过多的滋*阴可能增加体内湿气,而祛*湿又可能消耗阴液。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祛❤湿的同时尽量减少对阴液的损害,以及在滋*阴时避免增加湿气呢?
一碗大暑「化阴汤」
收割津液,不留湿邪
食物在体内转化为滋养身体的精津,需要阳气的推动和转化。如果阳气不足,食物就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精津,反而可能转化为痰湿,影响健康。
从古代流传至今的酸梅汤,它能站在本草「性味」的角度,做到不伤阳的同时,还能还能把虚浮的阳气往回收,从而实现真正的化阴,在生*津液的同时,不留湿邪。
酸梅汤中蕞缺不得的就是这个梅子——乌梅,味酸、温、平、涩。
《神农本草经读》说它:「气平,秉金气而入肺;气温秉木气而入肝;味酸无毒,得木味而入肝,味涩,即酸之变味也,味胜于气,以味为主。」
乌梅被认为可以「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
俗话说,「夏食酸,bing不沾」,民间就一直有夏天吃梅的传统习俗。
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知道用梅子提取酸味作为饮料。
南宋《武林旧事》中提到的「卤梅水」也与酸梅汤类似,是一种早期的清凉饮料
到了清代,酸梅汤经过御膳房的改进,成为了宫廷中的御用饮品,被称为「土贡梅」,因其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
酸梅汤的流行与乾隆皇帝的喜爱有很大关系。据说,乾隆皇帝对酸梅汤的酸甜口感和清爽感觉非常喜爱,并称赞其「酸甜适口,清冽诱人」。后来,酸梅汤的配方流入民间,成为大众喜爱的夏日饮品。
清代郝懿行的《都门竹枝词》中描述了当时北京街头卖酸梅汤的情景,摊贩们手持小青铜碗,敲击出声,吸引顾客,一碗酸梅汤下肚,暑气全消。
酸梅汤有酸收之性,它的酸味能帮助脾胃运化水湿,减少痰湿的生成,帮助脾胃更好地转化食物中的精微物质,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精气。
在这个过程中,乌梅的酸味和收敛作用还有助于把发散太过的阳气往回收,引气归元,从而使阳气更加集中和稳固。
又因为酸甘化阴,乌梅能够刺激唾液❤分泌,帮助缓解❤口渴,增加口腔的湿润度,对于夏季因高温而造成的津液不足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不过酸梅汤的版本五花八门,选对了乌梅的草本搭档,喝下去才是真正地受益。
比如乌梅配以陈皮、甘草、桂花、山楂、玫瑰茄、冰糖,这些都是比较平性的yao,没有过寒和过热,就很适合现代人矛盾的体质。
酸味的玫瑰茄、山楂,配上甘味的甘草、桂花、冰糖就能有助于人体滋生❤阴液。而陈皮有一些辛甘之味,有辛温理❤气和微微发散的之用,配上甘味的甘草、桂花、冰糖就可以化阳,有助于运化和布散阴液到体表。
❥❥可以试试正安这款原材、质、味皆优的老北京酸梅汤包。
有别于其他家汤包,国货铺的酸梅汤是由正安医师专为都市人调配,专业配比,用的都是yao食同源的食材,适合现代人体质。
到手6盒:139.5元(即买五送一)
截止7.29
组方由:乌梅、山楂、陈皮、甘草、桂花、玫瑰茄组成。
乌梅是酸梅汤的灵魂,老北京酸梅汤包精选的就是烟熏乌梅。
乌梅要经过熏制,皮肉鼓起,表面焦黑,味酸略有苦味,才能发挥xiao用。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这样煎煮的乌梅汤,保留了老北京酸梅汤的正宗烟熏味,收*敛、生*津geng胜一筹~
再加上山楂的酸,玫瑰茄的酸香,陈皮的燥,桂花的清新,甘草、调和,口感层次丰富鲜明,初入口酸味,后有回甘,以及乌梅独有的淡淡烟熏味,伴有淡淡桂花清香,真的很过瘾。
✓午后的办公室,空调的冷风也难以驱散工作的疲惫。此时,喝下一杯酸甜酸梅汤,犹如注入清泉,唤醒沉睡的细胞。
✓天热在外面,身体像是被热浪包围,汗水淋漓。回到家中,一杯酸梅汤,清凉入喉,瞬间抚平夏日的燥热。
✓在朋友聚会的餐桌上,美食当前,怎能少了一杯酸梅汤?它不仅能减轻大餐后的油腻感,还能增添聚餐的趣味,让友情在酸甜的回味中更加深厚。
✓运动后,身体需要及时的补给和恢复,这时喝下一碗酸梅汤,满血复活真够劲~
✓孩子放学回来,用酸梅汤代替饮料,酸甜好滋味,胃口大开。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大暑喝酸梅汤,其实喝的就是个原汁原味儿,天气越来越热了,建议多备几份放在家中,一份是3个人分量,建议买5盒以上划算,每周喝1~2次。和家人一起,把流失的气津喝回来,消一消身上的暑气。
健固脾胃与充盈阳气
并驾齐驱
🌈饮食安抚脾胃
大暑处于三伏天中,人体阳气在表,而内部脾胃的阳气是比较虚弱的,消化能力较弱。
暑湿之邪侵犯人体,易困阻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成痰。《景岳全书》中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肿胀满」,就容易出现食欲欠佳、精神萎靡、少气懒言、腹胀、便溏等不适。
所以在饮食上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生冷和辛辣,以免损伤脾阳。
日常饮食之中可以多食用冬瓜、薏米、茯苓、白扁豆、赤小豆、鲫鱼。
民间还有个有名食方——「四神汤」,专门护佑中焦脾胃,四季脾旺不受邪,助力生化❤气血,夏日长养。
这个方,由正安医师悉心配比、遵循古法麸炒而成。
方中有五味药食同源食材: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薏苡仁。配方「君臣佐使配伍,各司其职」.
🌈晒背灌入阳气
入伏以来,已经看到很多人在阳台上、院子里、办公室晒背了。
这段时间,自然界阳气十分充足,人体要顺应这种阴阳变化。同时,由于高温和频繁的户外活动,人体容易出汗,而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会导致阳气随汗液外泄,导致阳气不足。
人得阳气而生,借助自然界猛烈的太阳和自身上的督脉,为体内灌入阳气,可以让寒湿、阳虚体质来个大逆转。
晒背时尽量选择在早上8点前的太阳,要遮住头。晒前、晒中、晒后,不能喝冷饮,防止寒气直中,伤身。
没有条件晒背的,可以使用三伏贴,贴敷于大椎穴(特别是平时总呆在空调房,喜吃冷饮冷食,寒湿重的人),借助天时,天人合击,帮助扫去体内的湿寒之气,把冬天易发作、常发作的不适在夏季驱赶。
-广告-
今年天时阳气不足,湿气重,正安今年推出的三伏贴,是根据大寒湿之年的情况调整过的。
精选了艾叶、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干姜、当归、独活、红花、沉香、川芎、虎杖、川乌、草乌、没药、乳香、威灵仙、伸筋草、冰片等21种草本植物精炼成粉,与甘油、蜂蜜合成后制成膏贴。
日常价49.9元
贴近传统三伏贴的yao材膏芯,今年的膏芯也有了「新」升级,草本比例45%-55%,效力比往年猛。
趁大暑三伏,借天时以阳克阴,以热逼寒,充实阳气,帮助护住根本。
注意贴敷时间
特别注意的是:今年三伏的时间始于7月15日,终于8月23日(共计40天)。
2024年三伏天时间 | |
初伏 | 7月15日~7月24日 |
中伏 | 7月25日~8月13日 |
末伏 | 8月14日~8月23日 |
我们的三伏贴每盒4袋,4袋里有5贴,每次贴3-5穴位,也就是贴一次大概需要一袋(贴40天的买3盒,需要伏前伏后增强贴的买5盒)。
而且现在下单有优惠(限时价):1盒49元,3盒139元,6盒239元,截止7.28
建议大家买3盒或者5盒,现在优惠价,自己用买3盒,家里人需要,买5盒以上划算。
大暑,任暑热蒸腾、万物生长,我们自守心田,保持一份清凉。借助时节,品酸梅汤、养好脾胃、充盈阳气,舒适度夏。
❤❤❤
送酸梅汤
桂圆干
当归黑豆
焦山楂陈皮饮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图片选自摄图网,侵删。
▼戳阅读原文,购买品致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