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仪式感,总免不了大吃几顿,尤其是各类肉食,都比往常更丰富,脾胃负担大大增加。吃得多却动得少,难免产生积食,体内易生热生痰。大家吃的时候开心,可脾胃却默默承受了一切。
这时候吃一吃清爽解腻、清火又通脾胃的白萝卜,不仅能减轻脾胃负担,必要时还能预防疾病,提高抗病力。
01
蔬菜里的“清热之王”
化积滞、清内热、消痰火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季是白萝卜的主场,炖汤、炒菜、凉拌、做馅料......怎么吃都美味。
白萝卜不仅是蔬菜,还是一味“药”。白萝卜性凉,味辛、甘,归肺、胃经,能消食下气,清热生津,化痰止咳[1]。著名中医温病学家王孟英甚至说它“百病皆宜”,不论是食积腹胀、呕吐反酸,还是咽喉肿痛、痰热咳嗽,它都能对付。
白萝卜生吃和熟吃都有非常好的食疗作用。《日用本草》中记载“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
生的白萝卜性凉,熟的性平。生吃,气往上走,能生津、清肺热;熟吃,气往下走,能补脾胃、助消化。
■ 生吃:缓解口干咽痛、干咳少痰
生吃白萝卜,很明显有一股辛辣味,萝卜味辛,辛味能行,能散。气机随着萝卜的辛味往上发散,从而打通上焦的瘀滞,因而能散去喉咙的热气,缓解咽痛。
同时,白萝卜凉润,能生津,润燥,帮助身体补津液,因而能缓解燥热上火。
除此之外,如果是突然有干咳的表现,且少痰,可能是感染了呼吸道病毒的初始表现,这是及时生吃白萝卜,能帮助对抗呼吸道病毒。这是因为生吃萝卜可以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使病毒失去活性。记住,一感觉到有干咳的表现要立即吃,不要耽误。
生吃白萝卜,带皮吃的抗病毒效果更好。因为萝卜皮比萝卜肉辣多了,它所含有的抗病毒有效成分也就更多。
生吃白萝卜有两种方法:一是带皮榨汁喝,一次取三分之一根白萝卜,带皮一起榨汁100毫升左右,每天分2~3次直接喝或用温水冲服。二是带皮直接生嚼,细细地嚼碎,慢慢地咽下去。一次吃几片,一天吃2~3次。
■ 熟吃:消食化积、清肺化痰
《本草经疏》记载,白萝卜煮熟之后,可以“下气消谷,去痰癖,肥健人,及温中补不足,利大小便,化痰消导”。
熟吃白萝卜,偏重于理气、降气,气往下走,能通利脏腑,增加胃肠动力,从而缓解或消除腹胀、食积、内热、痰饮等。
冬季阳气内敛,加上过年吃得多吃得杂,脾胃负担重,很容易出现积食、内热,当身体内热重时,皮肤腠理打开,风寒湿邪很容易侵体,引起肺热咳嗽、痰多等情况。因此,过年多煮白萝卜吃一吃,不仅能帮助身体清扫“垃圾”,让身体通畅,还能防病治病。
02
熟吃白萝卜
推荐3个食疗妙方
■ 白萝卜+生姜:降气化痰,散寒清热
宽中下气,消食化积的白萝卜,搭配发散风寒,温中止呕的生姜,能很好地通畅气机,让清阳恢复正常上升、浊阴恢复正常下降。
可用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腹胀、反流烧心、心情烦闷、胸胁痞满,或者上热下寒等气机郁结导致的问题;或受寒又有肠胃问题的情况。
‖ 食疗方推荐
白萝卜生姜饮
材料:白萝卜300克,生姜20克(寒重多放姜,内热重多放白萝卜)(1人份)。
做法:白萝卜切丝、生姜切片,加水煮开后再煮20分钟,喝汤,吃白萝卜。
功效:降气化痰,散寒清热。
■ 白萝卜+陈皮:消食积,祛痰湿
白萝卜性凉,能清热化痰、下气宽中;陈皮性温,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两者搭配,能疏通脾胃瘀滞,化痰湿,止咳嗽。尤其是缓解生病后期,咳嗽痰多难断尾的情况。
过年期间管不住嘴,吃多了油腻腥荤,导致积食不消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甚至咳嗽痰多,可以试试陈皮+白萝卜煮水喝。
‖ 食疗方推荐
白萝卜陈皮饮
材料:白萝卜250克,陈皮5克(孩子份量减半)。
做法:白萝卜切块,与陈皮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再煮20分钟即可,喝汤,吃白萝卜。(积食重可加10克山楂同煮)。
功效:消食积,祛痰湿。
■ 白萝卜+青橄榄:清肺利咽,止咳化痰
橄榄归肺经,《本草再新》里提到:“(橄榄)平肝开胃,润肺滋阴,消痰理气,止咳嗽”。橄榄可“调理一切喉火上炎”,不仅可以生津止渴,还可以清上焦之热,化痰止咳。搭配同样能消积下气、清内热的白萝卜,增强清热的力度,适合内热重、声音沙哑、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肺热咳嗽等情况。
‖ 食疗方推荐
橄榄萝卜瘦肉汤
材料:青橄榄5~7粒,白萝卜200克,猪瘦肉50克,盐适量。
做法:
1. 青橄榄洗净,猪瘦肉焯水,白萝卜切块;
2. 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加适量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小时,适量盐调味即可;
3. 青橄榄不吃。
功效:清肺利咽,止咳化痰。
白萝卜虽好,但对于气虚、经常拉肚子、脾胃虚寒、有慢性肠胃疾病的人,尽量少吃,尤其避免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