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易误诊为颈部肿瘤的肿块,你诊断对了吗?

健康   2024-10-07 19:20   江苏  


来源:超人学习之家整理

病例来源: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作者:岳林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只做学术分享,侵删

编辑:小超人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75岁,因颈部疼痛不适伴颈部肿块1+周就诊。


超声表现:

图1纵切:胸锁乳突肌宽大肌束、呈梭形

图2肿块内丰富动静脉血流信号

图3 横切:肿块呈典型“龟背”样改变

穿刺病理结果:横纹肌细胞周围大量炎性细胞、纤维母细胞、巨细胞等。


超声诊断:增生性肌炎。


增生性肌炎是横纹肌组织的纤维间隔和筋膜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性病变,又称假肿瘤性病变,1960年由Kern首次报道并命名。本病有自限性趋势,多数病例可自行消退。


病因:

增生性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部分病例可能与机械损伤有关。病理学上,主要以嗜碱性巨细胞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为病变特征,病变主要累及肌肉间质,不累及横纹肌细胞本身,在横断面上可见「棋盘状结构」,局部肌肉组织呈萎缩状,或完全被取代悼。形态学表现为一种假肉瘤性病变,肿块切面呈灰白色,瘢痕样结节,无包膜,与肌肉组织无明显界限。


临床表现:

该病临床较少见,患者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男女无明显差别。病变主要发生于躯干和肩胛带的扁平肌,特别是胸大肌、背阔肌和前锯肌,有时大腿深部肌肉也可发生。临床表现主要以相应部位出现快速生长的质硬肿块为主,肿块一般<6.0cm。由于病程短、生长速度快,肿块无包膜,且呈浸润性生长,检查时肿块可有压痛、无活动,即使凭术中所见也极易误诊为肉瘤。


病理:

病理学上,主要以嗜碱性巨细胞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为病变特征,病变主要累及肌肉间质,不累及横纹肌细胞本身,在横断面上可见「棋盘状结构」,局部肌肉组织呈萎缩状,或完全被取代掉。形态学表现为一种假肉瘤性病变,肿块切面呈灰白色,瘢痕样结节,无包膜,与肌肉组织无明显界限。


增生性肌炎因此一般被视为软组织增生性假肉瘤病变(pseudosarcomatous)的一个亚型,其他亚型还包括增生性筋膜炎、结节性筋膜炎、血管内筋膜炎和颅筋膜炎等。由于这些病变一般位于筋膜处,因此鉴别不存在困难。其中增生性筋膜炎通常涉及到皮下组织,但不涉及深筋膜,通常为边界不清局限性病变。结节性筋膜炎则是位于皮肤软组织深筋膜,但仍然位于肌肉浅层,通常为边界清晰的包块。


好发部位:

增生性肌炎好发生在头颈部、躯干、肩胛带和上肢区域的横纹肌。单个或多个结节融合,肿块生长迅速,边界不清,可疼痛或触痛。增生性肌炎是自限性疾病,绝大部分病例可自行恢复。


超声表现:

1、纵切面:肌内可见沿肌纤维走形的梭形混合回声肿块,肌纤维完整,无中断,肌纤维间可见长条状宽窄不等的低回声带。

2、横切面:肌纤维束之间的间质增厚,呈“裂隙样改变”、或者“龟裂纹样”、“龟背样”、“干泥土样”改变。

3、CDFI:肿块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1、特发性肌炎:累及骨骼肌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超声表现为受累的肌肉水肿,回声减低,肌肉内肌纤维分隔显示不清,并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2、横纹肌溶解:横纹肌肌纹理模糊不清,回声增强,呈“云雾状”。肌间或者肌肉与骨骼间可见液性暗区,彩色多普勒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3、横纹肌肉瘤:一般较大,呈圆形分叶状,边界清,正常的肌纤维结构消失。

4、骨化性肌炎:一般有外伤史,早期呈均匀或者不均匀的低回声,边界清,中心部呈高回声区,后期肿块内可见散在多发的点状强回声,外周出现具有特征表现的蛋壳样强回声环。

更多浅表超声知识,主编为您推荐

《浅表软组织疾病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图谱》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抢购

已有76位超人购买了本书

点击上方图片即刻参与团购

【广告】



更多超声好文尽在↓↓↓



超声学习沙龙
欢迎关注超声学习沙龙,您身边的超声加油站!
 最新文章